内容提要 求知欲是主体认知活动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简述了求知欲的理论渊源,揭示了求知欲驱动人类认识活动的内在机制,并具体论述了这种欲望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关键词 求知欲,认识结构,认识驱动系统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宏观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把实践看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但仅仅作出这样的认识是不够的。这是因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在实践推动认识这一过程中无疑还渗透着许多其他因素的作用,这其中的首要因素就是求知欲。本文拟对求知欲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作一浅析。 一、求知欲的理论溯源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最先提出了“求知是人类的本性”①这一命题,这标志着人们已开始对“求知欲”这一认识动力的关注。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追求知识乃起源于“对万物的惊异”和要“脱离愚蠢”。②正是出于对这个陌生世界的好奇心,同时也是为了摆脱愚昧的状态,人们才不断地探索和学习知识。虽然这些观点是很初步的,但它们却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到了中世纪,一切理论都为论证宗教教义服务。对求知欲的思考也不得不蒙上神秘的色彩。托马斯·阿奎那在其《神学大全》中论述到:人类靠自然理性所获得的真理只是上帝真理中的一种相对反映,是上帝在人的心上刻印了“自然命令”或“自然律”,即行善避恶的公式,而后“又赋予人以理性、意志及某种欲求”,从而促使人们去追求那种“最高的、最普遍的善,即上帝真理”。③在这里,求知欲被看作是渊源于上帝的东西。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宗教神学的束缚被打破了,人们重新面对着自然和人。集数学家与哲学家于一身的笛卡尔从一个新的角度剖析了求知欲。他认为在人的大脑中有某种松果腺,它受生命精气的作用。笛卡尔认为,在人的血液中存在着一种“最灵活和最迅速的粒子”,这些粒子一流入大脑便形成非常细微的气,他称之为“生命的精气”。松果腺在生命精气的作用下,“从生命的开始似乎就自然而然地同思维相联系”,④生命精气运动的不同形式及强度决定了人们思维的差异及对思维渴求(求知欲)的强弱。这里,笛卡尔试图从大脑的内在生理角度来揭示认识的动力机制,这与此前的观点相比,无疑是一种突破。 此后,在辩证法大师黑格尔那里曾这样论述到:“认识的过程一方面由于接受了存在的世界,使之进入自身内,进入主观的表象和思想内,从而扬弃了理念的片面主观性,并把这种真实有效的客观性当作它的内容,借以充实它自身的抽象确定性。另一方面,认识过程扬弃了客观世界的片面性,反过来,它又将客观世界仅当作一假象,仅当作一堆偶然的事实,虚幻形态的聚集。它并且凭借主观的内在本性,以规定并改造这聚集体。前者就是“认知真理的冲力”,⑤后者是“实现意志或理念的实践活动冲力”。⑥可以看出,虽然黑格尔的学说完全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但是,他却清醒地意识到,要认识这个世界,单靠“绝对精神”的自我演变是不够的,还必须吸收“存在的世界”的一些客观因素。之所以要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克服认识的“片面主观性”;同时,也是受到“认知真理的冲力”的影响。这里讲的“认知真理的冲力”正是我们所说的求知欲。 本世纪初,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则认为,人有一种生物遗传本能的神秘冲动“libido”,它是先天的、内在的、非理性的。“libido”的原则是追求快乐与满足,而在现实当中,它又不可能达到完全的满足,这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使它受到压抑。人们为了摆脱这种压抑的痛苦,便开始转向对科学、艺术的追求,通过这些创造将本能的力量升华为智力和文化艺术。因此,弗洛伊德指出:“缺乏满足以及伴随的文化,是性本能在文化制约下生成的基本特征所致,性本能一旦屈从于文化的第一需要,便无力得到完全满足。这种能力便是文化的最大成就的源泉,而文化成就则是由于净化了性本能的组成成分之后才取得的”。⑦在弗洛伊德这里,求知欲被认为是本能力量的转移、升华而产生的。这一观点虽然缺乏完备的科学依据,但却从另一角度阐发了认识的动力机制,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本世纪60、70年代,西方兴起一种“认知失调理论”。其代表人物费斯汀格认为,在认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失调,失调的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认知要素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二是失调的认知要素的数量与协调认知要素数量的比例,其公式是:
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力求保持认知的协调或平衡,一旦出现认知失调(即所拥有的知识无法解释现实世界的种种现象)时,就会造成“认知者心理上的不快和压力,从而驱使个体努力去减少或消除失调”。⑧这就会使认知者产生求知的需要和动机——求知欲。 在西方,尽管有不少先哲从不同角度论述到了求知欲,但尚缺乏对求知欲的系统研究。在我国,传统的认知理论一直认为:认识是为了指导实践,为了改造世界,人们才去认识世界。这一观点尽管无可非议,但在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脑科学和行为科学蓬勃发展的今天,仅仅这样从宏观的角度笼统地解释认识动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于这些新兴学科的研究成果,站在微观的角度来具体揭示认识背后复杂的动力机制,这就有必要对求知欲加以探讨。 二、求知欲驱动认识的内在机制 所谓求知欲,笔者认为,就是人们对知识强烈需求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迸发出来的一股不可遏止的把握对象的冲动。它首先表现为一种需要,在这种需要的促动下构成人们认知的动机。 需要本身是主体缺乏某种东西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激发人的意识活动的基本动因。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作为一个健康的人都有不同层次的需要,如衣、食、住的基本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虽然他没有提及认知需要,但笔者认为,认知需要是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需要渗透在上述的每一层次的需要之中的。这种认知需要直接表现为求知欲和好奇心。由需要转化为人的主观意识的第一种形式就是欲望,欲望直观地表达着主体的需要,稍加发展就成为动机,而动机则是行为的直接原因。正如日本心理学家星野命所说的:“欲望(desire)一般可以成为人类的某种动机(motive),而在欲望中还存在着‘求知欲’这种高尚的东西”。⑨因而,正是人的这种求知欲望作为一种强大的内在心理力量驱动着人们去不断地认识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