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体论和社会本体论问题研讨综述*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对世界本体的探索——这一被称为人类寻求安身立命之本的学问,以它的哲学研究领域中的前提性、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地位而一直是各派哲学所注目的焦点,各派哲学以其各自的特征对其作出了不同的解答。近代哲学虽经认识论研究的转向而使本体论研究曾一度被淡化,但在当代哲学中,由于哲学和科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和层次的深入,许多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本体问题的合理解决,本体论研究又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主题之一,以致有人称为本体论的“复兴”。为此,武汉大学哲学原理博士生指导小组的部分师生就本体论尤其是社会本体论问题展开了研讨。现将讨论中的一些基本观点综述如下。

      

       一、本体论研究的学科地位及意义

       就本体论问题能否和是否应当被逐出当代哲学研究的视野的问题,博士生导师欧阳康教授指出:我们对此的回答是否定的。理由是:第一,世界本原问题的提出是有其历史和理论的必然性的,它哲学地反映着人类产生以后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为物质与意识两大类现象这样一个最为重要、最为根本和最为普遍的现实状况,也记载着人类理性思维在自我追寻和自我反思中的哲学升华。面对着分化了的世界去追寻和说明世界的统一性、终极性及其基础,正是人类理性思维的最本质、最自然的追求,也是其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本体问题是一个哲学视野中的真问题而不是假问题。其二,从现实的角度看,关于世界统一性及其基础的本体论探讨不是也不可能是一劳永逸地解决的,它要随着人类实践和科学的每一次划时代的发现而不断地被重新提出和加以说明,而人类哲学思维能力本身的发展和哲学视野的拓展也会将此类真正的哲学问题重新提出来加以审视和说明。其三,就其科学地位而言,本体问题的解决自觉不自觉地成为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必要前提。相应地,认识论问题、价值论问题、人的问题、评价论问题、实践论问题、方法论问题,都需要一定的本体论规定作为自己的理论前提。蒯因提出本体论承诺,实际上反映了逻辑经验主义的深入发展对于本体论前提的一种自觉要求。因此,本体论问题是不可能被取消的,它要随着其他哲学问题的不断深化而不断地被提出并且推向深入。其四,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来看,它要作为一种哲学世界观来向人们提供一个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图景,以便为人们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哲学信念、哲学原则和哲学方法,它也不能没有自己的本体论。

       欧阳康教授认为,当前本体论研究的复兴或重建,实际上是哲学观的又一次自我调整与变革,是哲学发展中的又一次否定之否定的升迁。本体论的沉浮取决于又反映着哲学观的演变。本体问题是人类自觉提出的第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也是神话思维向哲学思维跃迁的重要标志,是哲学思维的第一个自觉形式。在古希腊哲学家那里,本体问题与哲学问题几乎具有等价的意义,本体问题就是哲学问题,哲学就是研究本体论的。本体论成为哲学的主体内容和基本形式。哲学研究由本体论中心向认识论中心、主体论中心的转变,实际上是哲学的性质、特点和功能发生了变化,是哲学观的改变。近代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实际上是哲学视野和方法的一次根本性转变。当前我们提出本体论研究的复兴或重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哲学性质、特点和功能的一种再反思和再认定。

       博士生郑文先指出:所谓本体论的当代“复兴”,不是对传统本体论的回归、回复,而是经过严格的语言分析阶段之后,在当代条件下对哲学本体性质的重新思考和规定,是本体论的“重建”。当代对本体问题探讨的本体论不能也不应再自封为与对象相符合的真理,作为终极意义上的理论前提和思维的逻辑基点,它只是一种信念。信念无真假可言,但却有合理与否之分,对科学系统采用何种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前提进行合理性论证,正是当代本体论哲学所应承担的任务。按照这一思路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本性的恢复,一方面可以同传统本体论对于科学的代替论以及现代西方哲学某些学派的取消论划清界限,另一方面通过对本体的现代性质、地位、作用的揭示,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博士生刘远传认为:任何哲学研究甚至任何科学的研究都要以一定的本体论承诺为自觉或不自觉的前提和出发点,而作为哲学研究来说,本体论的追求则是自觉的本体,哲学的功能则蕴含于这种本性之中。作为追根溯源、反思世界的深层本质的哲学本性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的哲学功能不能不断地思考世界的本性,在这种思考和建构中,不仅不断地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更合理的信念、基础和方法,而且也不断地扬弃和发展着哲学自身。在本体论研究中,如果说现在对自然本体论的研究是重建,而对社会本体论来说,则还处于初创和建立时期。社会本体论研究由于自身的特点和难度,一直还是一个薄弱领域而更加需要加大力度进行研究。同样,人文社会科学已发展到需要对其本体的自觉反思的程度,因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许多重大、深层的理论问题都根源于其本性前提之中,都有赖于其本体论的解决。所以对于本体论问题的研究的提问不应是需要与否或有意义与否的问题,而是如何建构和建构什么样的本体论的问题。当代的时代特征既提出了建构社会本体论的需要同时也为这种建构提供了可能。

       欧阳康教授在谈到社会本体论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时说:作为一个哲学问题,对社会的本体研究长期被掩蔽在一般本体论之中,没有成为一个专门的分支。这是与对社会的认识长期落后于对自然的认识、人文社会科学远远落后于自然科学相关联的。在对社会本体的哲学解答中,长期以来,至少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之前,是唯心主义占统治地位,其原因除了认识水平的差异外,主要是社会历史的复杂性——如何在人的自觉能动与社会总体运动规律之间寻求统一性?唯心主义者只看动机、思想观念的作用,旧唯物主义者则否认或不能解释思想、观念的作用,都陷入唯心主义,这给我们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