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与历史客观性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青岛大学分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主体性问题是当代哲学和人文科学最为关注的一个理论热点。近年来关于主体性问题的探讨,涉及哲学、文学、美学、史学等诸多学科,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起到了很大的观念启迪作用。然而,在讨论中也出现了两种从不同的极端曲解主体性的倾向:其一是将主体性与客观性根本对立起来,把主体性看作是唯心主义的同义词和专利;其二是将主体性绝对化,把主体性无限地夸大、抽象地发展。如何科学地理解主体性?客观的历史是否排除主体性?主体性与历史客观性是否根本对立?在客观的历史过程中如何充分地发挥主体性?对这些问题进行专题性研究,作出科学的阐述,不仅对于哲学和史学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主体性是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特性,是人通过能动的实践活动所确立的对客观世界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向重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问题。马克思在他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①在这里,马克思既指明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同时又看到了唯心主义无视客观性、抽象发展主体性的倾向,从而表明了对主体性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历史地分析了人类主体地位的丧失和重新获得的现实可能性,进一步科学地说明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问题。②可以说,主体性问题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范畴是在批判继承费尔巴哈的人的直观性和黑格尔的思辨能动性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一范畴克服了脱离实践活动的单纯理论性和脱离客观对象的主观随意性的严重缺陷,从而上升为理论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统一、主观认识和客观现实相一致的科学范畴。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虽然有了人的主体地位,但他的“人”与世界保持的是一种直观的关系。费尔巴哈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因而他对主体的规定(费尔巴哈把主体规定为肉体和精神)仅仅停留在抽象的人上,停留在直观的方面。他的唯物主义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是一种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③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具有能动的性质,但却是脱离客观对象的思维的能动性。在黑格尔看来,精神意识的思维活动具有能动的普遍性,思维的能动性表现为一种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辩证运动过程,它外化出客观对象,又克服对象与它的对立,从而实现思维与存在的统一。黑格尔把观念当作主体,他“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④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与客观世界的实践关系出发,科学地改造了费尔巴哈的人的直观的主观性和黑格尔的思辨能动的主观性,使之上升为人对客观世界进行能动作用和改造的主体性。⑤

       主体性表现了人的一种本质特性,这种本质特性就是人的实践性。人之所以为人本质上是由于实践的结果。主体性不是自然成就的,而是人通过实践活动奋斗得来的。人的实践活动是从制造和使用工具开始的。工具不是天然存在物,而是人的创造物。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自觉活动的开始,是人实际地确立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的开端。人的实践活动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成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主体。在实践中,人发现和发展了自己,自然界越来越听命于人,人也就由盲目地崇拜自然转变为自觉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实践的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是人将自己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物化于对象的过程。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⑥实践本性使人类历史地脱离了它所从出的动物家族而提升为客观世界的主体。

       主体性的根基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从人的实践本性出发,主体性无疑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性:一是自主性,这是主体性的基础,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任何主体,只有能够支配自身,成为自己的主人,才能真正支配外界事物,成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动者。二是能动性,这是主体性的根本特性,它主要表现为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世界的选择性。由于客观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体必将面临多元化的选择。主体的活动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活动。三是创造性,这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是主体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正是主体有着不可遏止的创造世界的特性,历史才有了永恒变迁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创造性已经成为主体的最高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主体性的上述特性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地反映了主体性的实现和作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⑦正是在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认识和利用中,主体才实现了对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和改造,人的实践本性才得以充分地发挥。

       今天,弘扬主体的呼声连绵于整个时代。在哲学理论上,对主体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作出科学的分析,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只有科学地理解了主体性,我们才能进一步探讨主体性与历史客观性的一系列相关问题。

      

       二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⑧人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主体,是自然界的改造者和人类社会的创造者,社会历史是人活动的产物。人的活动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科学的、文化的、艺术的、宗教的一切活动,无一不打上人类活动的印记。生产、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都是人的活动构成的,决不是什么离开人而独立运转的客观物质过程。一切理论、方案、体制、科学、技术,都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人既是历史的演员,又是历史的编剧。“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⑨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恩格斯指出:“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不自觉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在所发生的任何事情中,无论在外表上看得出的无数表面的偶然性中,或者在可以证实这些偶然性内部的规律性的最终结果中,都没有任何事情是作为预期的自觉的目的发生的。反之,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⑩历史发展的动力本来就是出自于自觉参与历史活动的人们自己。如果离开了人的自觉活动,离开了人的主体性,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了的书本”,也就是说是人的主体性的展现。由此可见,主体性是客观历史本身的基本规定和内在要求。客观的历史不仅不排除主体性,而且还内在地包含着主体性的作用机制,并以主体性的作用机制为前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