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改革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

作 者:

作者简介:
蒋显荣 长沙交通学院社会科学部 长沙 410076

原文出处: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提要]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社会改革的历史普遍性和历史必然性,社会改革的动力问题,社会改革的选择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社会改革具有历史普遍性与必然性,社会改革的直接动力是人的需要,社会改革具有主体选择性。

       关键词:社会改革;直接动力;主体选择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制约着社会生活的其它矛盾。社会生活的一切矛盾都应从社会基本矛盾中求得解答和说明。从社会基本矛盾及矛盾运动中,我们可以给社会改革下这样的定义:社会改革是在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需要。也就是说,社会改革是某一社会形态当中具体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变革。社会改革在人类历史上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它是人类的一项创造活动,是人类自我解放的一种方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领会社会改革,对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 社会改革具有历史普遍性与历史必然性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社会改革的历史普遍性,不是讲在某一种具体的社会形态中普遍存在,而是指在所有的社会形态中都存在。恩格斯在论述社会主义时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应当和其它任何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的和改革的社会。”①恩格斯在这里不但肯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必然性,而且指出了改革发生于各种社会制度的普遍性。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以往经历的各个社会形态都发生过社会改革。原始社会,进行了从血缘家庭到氏族公社的改革,从母权制氏族到父权制氏族的改革等等。奴隶社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如在世界古代史上,公元前六世纪,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对政权机构,军事组织,贡赋和税收等进行了改革。公元前594年,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执政官梭伦进行了有名的“梭伦改革”。在中国奴隶社会史上,周公制礼就是典型的社会改革,“礼”是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的社会制度。封建社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例如在中国,从秦朝到清末,几乎每一个朝代都发生过社会改革,如商殃变法、王莽“托古改制”,王安石变法,朱元璋力改元政之失,实行改革等等。“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改革比较典型的一次,列宁称誉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期的改革家”。资本主义社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演变就是适应生产社会化的改革过程。从个别企业的独立经营,自由竞争到同行业联合经营的托拉斯再到国家干预经济以至跨国公司。社会主义社会历史虽然还不长,改革也是经常发生的事。20世纪初,列宁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期,由于客观形势的需要,苏联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是到了1921年苏联进行了社会改革,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也是不断的改革过程,例如在政治体制上,我们经历了把人民公社改革为乡人民政府的过程;在经济体制上,我们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

       以上讲的改革都没有改变同一社会形态的根本制度,是在根本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具体制度的变革,即社会改革。由此可见,社会改革在人类历史发展各个阶段上都普遍存在,也将在以后的社会形态中普遍存在。

       社会改革发生于各个社会形态之中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有其深刻的客观依据。社会改革同社会革命一样,它的依据存在于社会基本矛盾之中。我们知道,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在某一具体的社会形态中,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开始都是由基本适应走向基本不适应。基本适应时,有部分不相适应的地方,克服部分不相适应的东西,就产生社会改革的要求,基本不相适应的时候就产生社会革命的要求。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由基本适应走向基本不适应是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生产力每发展到新的水平,不相适应的东西就越多,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中的质变(相对社会形态的更替来讲)。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是由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再由基本不适应到基本适应,是周期性交替出现的,因而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是交替出现的,不能互相取代。

       社会革命是历史的进步,社会改革也是历史的进步。如果认为社会一有矛盾就让其扩大,等待社会革命去解决,这是忽略社会改革的进步意义。社会改革一方面是发展生产力,通过改革各种具体的管理制度,实现生产力各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现实结合,直接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社会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就是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方面和环节进行调整和变革。社会改革就其社会功能、结果或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深远意义来说,它是一场革命。

       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现象,我们只有辩证地把握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的时机,才能少犯或不犯“左”倾右倾错误。

      

       2 社会改革的直接动力是人的需要

       社会改革是人类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在人类社会运动中有种内在的动力促使社会改革。

       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一般经历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两个过程,因此社会改革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及矛盾运动。社会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要通过生产关系的改革来解决,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要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来解决,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要通过上层建筑的改革来解决,上层建筑的内在矛盾要通过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意识形态的改革来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