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技术发展看现代人的个性化趋势 我们即将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给21世纪带来一个新世界,一种新人。即使是未来学家,也很难对未来时代的新人作出全面描述。但我们至少可以预言,就个人来说,新人的一个本质特征将是有独立个性的人。 这样说的根据何在? 首先在于智力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将变得愈来愈重要。在某些高科技产品的价值构成中,智力劳动已经占有决定性的份额。在现代产业结构中,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份额越来越大。这种值得注意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正在改变工业发达国家中的传统的劳动力构成。美国人彼得·德鲁克预言,在未来社会中,由于能够被机器取代的劳动都交给机器,主要的劳动力将分为知识工人与服务工人。这两种工作都与人的脑力有关,要求具有创新性,不能被机器所取代。比如说,广告创意、服装设计师、新闻记者等属于前者。有人预言,未来社会中的那些知识劳工的脑袋构成了他们所属的公司或组织的最大资产。如果有任何一个个体脱离了组织,即使再加入新人,工作成果也永远不会相同。售货员、国家公园的解说员(导游)、心理医生等属于后者。他们的工作是面对客户,当场解决不同客户的不同的需求,这种工作必须依赖个人的经验与临场反应,也无法用机器来做。总之,在未来社会的组织中,生产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具有独创性。这是精神生产的特点。 因此,在未来社会里,人们要做一个合格的劳动者,就要首先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如果不是有个性的人,他的劳动如何有可能具备独创性?在19世纪产业革命的时代里,最重要的资产是机械力,它的劳动者还无须成为有独特个性的人;在未来的世纪里,最重要的资产将是人类无所替代、无法继承的脑力——即以独创性为本质特征的智力劳动。那时候,机器留给工人去做的,就是需要进行思索和创新的能力。如果劳动者缺乏这种素质,他就注定要被机器所排斥。因为此时生产过程所需要于他的,就是机器所不能做的。在工业发达的国家里,需要创新能力的职业部门将会给求职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近年来,这一新趋势表现得十分明显。从1982年至1990年,美国制造业共增加了80万个就业机会,但是几乎所有的机会都属于经理和管理人员,第一线工人的就业机会日渐稀少①。 上面所说的高新技术产品价值构成的变化和劳动力构成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现代生产力革命的产物。所以现代人的个性化特征应当从生产力发展那里寻找根源。我们认为,正是生产力领域的革命迫使现代人非成为有个性的人不可。大家知道,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从古代的手工工具生产力、近代的传统机器生产力进到现代的智能机器生产力的阶段。托夫勒作为未来学家敏锐地观察到:与智能机器生产力一起到来的,是人的需要和产品的个性化。他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反复讲到:第一次浪潮(以手工工具为技术基础的中世纪工业)是非大量生产、非标准化、非群体化;第二次浪潮(以传统机器生产力为技术基础的近代工业)是大批量生产、标准化生产、群体化生产;第三次浪潮则是在高新技术(智能机器)基础上的小批量、非标准化和非群体化生产。 智能机器之所以能够做到在新的、更高技术水平上的个性化复归,要归功于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柔性生产系统(或译灵活生产体系)。在该系统中,各个生产环节的人员只要把生产任务编制出程序号码输送到电子计算机控制中心,由一个人通过电视装置观察机器的运转就可以了。这样,白天、夜间都可以基本上实现无人化生产。在采用这种生产系统之后,大致可以减少职工80%,降低生产成本50%,而质量丝毫不降低。尤其重要的是,传统的大批量生产同一型号或几种型号的产品的做法,已无法适应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需要迅速变化的新情况。而柔性生产系统却能根据市场需要在极短时间内(有的生产线甚至能在一两分钟内)生产出不同型号的新产品,而且是批量小、型号或品种多的“系列产品家族”。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大幅度提高短期和长期利润。 众所周知,在第二次浪潮的大批量、标准化、群体化生产中,企业长期生产数百万件同一标准的产品,而工人则终生在某一固定劳动岗位上重复着同样的、枯燥乏昧的动作。以至人们激烈地指责近代工业技术是导致个性异化的根源。正如托夫勒所说的,“第二次浪潮文明的崩溃就是在人的个性危机的‘瘟疫’中形成的”②。如果说,第二次浪潮带来的是人的个性危机,那么第三次浪潮则要求社会生活多样化和人的个性化。因为当智能机器生产力(柔性生产系统)使生产和需要的个性化成为可能时,人的个性发展也就有了更多的现实可能性。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一旦这种个性化的生产和需要成为普遍化,那么从事这种生产劳动的人也就必然要成为个性化的人,或者说,有独创个性的人。 从社会关系发展看现代人的个性化历程 现代人的个性化固然植根于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高科技的发展,但人的个性首先是社会关系演进的产物。因此现代人的个性化特征还需要从社会关系角度来考察。 从社会关系视角来考察的人的个性,也就是哲学(唯物史观)理解的人的个性(个体主体性)。动物有个体特征但没有个性,因为哲学理解的个性是同实践相联系的。大家知道,在动物与环境之间不存在主客体的关系。而人与环境之间则是一种主体与客体,改造者与被改造者的关系。人自身的发展事实上就表现为他作为主体对外部世界(客体)的改造活动以及他在这个改造活动过程中的自我改造。这就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人作为实践主体所从事的这种活动使他具有人所特有的主体性。 人作为类、群体和个体都能动地参与改造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活动,因而都表现类的主体性、群体的主体性和个体的主体性。个体的主体性也就是哲学理解的人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