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统性认识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摘要 完整的具体的认识过程应包括三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理性认识阶段、统性认识阶段,即理性和感性相综合的认识阶段。上述三种认识可分别简称为现象性认识;本质性认识;关于现象和本质相统一的现实性认识。坚持把统性认识作为认识的最高阶段,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层次体系;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经验论和唯理论两种倾向;同时也为普遍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介性认识环节提供了理论的概括和认识论的说明。

       关键词 现象 本质 现实 统性认识

       以往人们把认识分为两类:一曰感性认识;二曰理性认识。长期以来,笔者通过对一系列完整的认识过程的研究发现,人类的认识除了以上这两类以外,还有第三类认识,那就是统性认识。

       统性,即统一性和整体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作为统一的整体而存在的,因而都具有统性。

       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的统性认识根源于反映对象的统性,是对客观对象的统性的主观反映。

       所谓统性认识,不是从感性角度指谓的感性具体,如格式塔心理学所理解的“统觉”①;也不是从理性角度所说的思维具体;而是指感性和理性相综合的认识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在人类认识的形成过程中,以上三类认识的先后顺序是: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统性认识。

       从认识的手段来说,感性认识的手段是感知;理性认识的手段是抽象;统性认识的手段是综合。

       从认识的内容来说,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官对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外在表现形式的认识,因此,感性认识可以简称为现象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因而,可以把理性认识简称为本质性认识;统性认识是关于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相统一的现实运动过程的认识。因此,可以把统性认识称之为现实性认识。

       从认识对象的角度来说,现象是客体的表层,本质是它的深层,现实则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是全体。黑格尔说:“现实就是本质和实存……直接形成的统一”。“实存即现象”。②又说:“无形式的本质和无休止的现象……,以现实为它们的真理”。③

       现行哲学教科书只讲现象和本质,以及满足于对二者辩证关系的一般考察,而不讲现象和本质的现实具体的统一;与此相联系,只讲在实践中形成的感性认识,必须要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不讲在回到实践去的过程中,理性认识还须进一步与感性认识相综合,以达于统性认识,才能用来指导实践。应该说,这是不完善的。

       感性认识具有生动丰富的特点,这是它的优长。但是,感性认识只是人的认识的起始阶段,人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阶段。因为感性认识除了有上述优长以外,还有与上述优长相联系的局限性,即表面性。因此,人的认识如果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那就难免会陷入经验论、直觉论,甚至会被复杂的现象所迷惑。所以,人的认识必须透过多变的现象,去寻找和揭示其中稳定的联系,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必须使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深刻性。正如列宁所说:“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及其他等等,一句话,那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地反映着自然”。④深刻性,这无疑是理性认识的优长。那么理性认识还有没有局限性呢?关于这一点,现行哲学教科书是没有涉及的。它把认识达于理性阶段看作是认识的最高阶段,其实,这是不对的。统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最高阶段。理性认识只是达于统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环节。因为理性认识本身也有局限性,因而有待超越。这种局限性表现在,人的认识在从感性阶段上升为理性阶段,使感性认识的表面性得以克服的同时,也丧失了感性认识的优长,即它的生动丰富的特性。或者换句话说,理性认识所把握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以理论的抽象形态存在的本质和规律,而不是以现实形态存在的本质和规律。因此,黑格尔说,感性认识所反映的“现象世界”变动不居,“保持着转化和变化的原则”;而理性认识所反映的“规律的王国”“却没有这个原则”,是静止的。⑤因而在这里形成了二者的对立。为了克服这种对立,人的认识就不能以达于理性认识为满足。不然,就可能会陷于思辨的教条和唯心主义。关于这一点,列宁指出:“人类认识的二重化(比如,观念中的“一般的房屋”和个别的房屋的对立化——引者注)和唯心主义(=宗教)的可能性已经存在于最初的、最简单的抽象中。”⑥为了克服理性认识的局限性和由此可能引起的认识上的失误,就必须使理性认识发展到统性认识。

       统性认识的客观根据就在于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作为现实运动过程的辩证统一。具体说来就是,事物的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形之于外的动态表现;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现象的藏之于内的静态联系。人的认识即不能迷恋于感性认识所反映的“现象世界”,也不能陶醉于理性认识所反映的“规律的王国”,而必须将二者将以扬弃。统性认识就是要对事物运动过程作整体考察,去揭示和说明上述“内”与“外”,“静”与“动”相统一的各种具体形式。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按上述认识顺序而展开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卷中分别考察了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所呈现的各种现象,并透过这些现象去揭示了资本生产过程的本质。以此为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则是“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作为整体考察时所具有的(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⑦也就是说,《资本论》第3卷表述了马克思对资本运动过程的统性认识。不难看出,统性认识并不是对现象和本质统一的一般考察,而是对这个统一的动态过程和所采取的具体形式的考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