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座谈马哲史的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章绍武 中国社科院科研局

原文出处:
哲学动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为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九五”规划,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受社科基金办公室委托,最近邀请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部分专家学者,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队伍、研究状况、“九五”规划的设想问题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主要谈到:

       一、马哲史研究的成绩。学者们认为,新时期开始至今,马哲史研究工作的主要成绩可以概括为:1、逐步形成和造就了一支研究队伍,虽然这支队伍在今天看来既不壮观也不令人乐观。2、出版了一批研究成果。如北大编写的马哲史的三卷本,人大正在出版的四卷本,以及由黄楠森等人主编的八卷本(已出版六卷);全国各地还出版了一些专著和有关资料。在谈到研究成果时,专家们普遍赞扬由黄楠森等人主编的马哲史八卷本。有同志认为八卷本是目前国内马哲史研究的最高水平,还有的同志谈到国内学者在出境进行学术交流时,谈到国内马哲史的研究工作则首推马哲史的八卷本。上述成果表明,我国马哲史的研究工作逐步走向成熟,并有了自己的思路和风格;反过来,这些研究及其成果,必将进一步推进我国马哲史的研究工作。

       二、当前马哲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专家们谈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队伍面临的问题,一是研究内容上的问题。就研究队伍面临的问题而言,虽然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支队伍,但这支队伍并不强大,在专业水平和年龄结构上都很不理想,有些中青年学者基本功差,对马克思主义原著读的很少,却急于写书。更为令人忧虑的是,后继乏人,一些研究力量较强的单位,队伍呈显老化趋势,招收本科生,研究生的计划难以完成,研究经费紧缺。专家们担心,这支刚刚初具规模的队伍,很快就要走向萎缩。因此,“九五”期间,在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方面也应有个总体的规划。

       就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而言,有的专家十分赞赏以“建设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这个尺度去审视以往的研究工作。因为研究历史、写历史虽然是总结过去,但如果研究者思想境界不高,胸襟不广阔,是写不出鼓舞人们朝前看的好作品来的。专家们认为以往的研究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各地的研究仍然集中在对马恩的研究上,对马克思主义今天的状况研究不够。无论对国内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状况,还是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各流派的研究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对社会现实的关心也不够。马哲史的研究工作,不能走纯学理主义的道路;纯学理主义地搞研究必然难有创新。如果研究工作带着现实的问题去进行,就较容易在前人的基础上,得出超过前人的新思想、新结论,也比较易于挖掘出被以往研究者所忽略的思想和观点。此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形态的研究还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恩格斯曾经说过,随着自然科学的每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哲学唯物主义必然会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至今已一个半世纪,它究竟有没有或有哪些形式的改变,人们至今很少研究。尤其在我国社会历史条件下,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当今哲学采取的是什么新的形式?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者,有义务也有条件把它说清楚。

       黄楠森在会上,简要而集中地谈到了他们所主编的马哲史八卷本的局限性。他说,八卷本的局限性主要是:1.很少有创造性的观点。因为是集体编写的著作,为了统一全书的思路和口径,故很难写出一些创造性的观点。2.基本上仍然是革命领袖的思想发展史。他认为,马哲史既然是一门科学,研究者就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马哲史就应该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工作者的成果和贡献。八卷本很少写专业研究者的贡献,是一个大的缺陷。3.回避了政治问题。近十多年来国内出了不少研究马哲史的书,在谈到政治问题时,普遍采取了回避态度。八卷本也缺乏对政治问题的反映。对此有同志补充说,作为一门科学,马哲史是决不能回避政治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都十分关心政治问题;正是从政治问题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建立起马克思主义哲学。

       鉴于八卷本存在上述局限性,黄楠森同志认为,以后研究和编写马哲史,应该重视挖掘专业哲学家的思想;对原苏联,重点应挖掘斯大林以后的专业哲学家的思想。他建议,哲学研究应开展和加强哲学评论工作,现在贯以“××哲学”的提法很多,有各部门哲学,甚至有死亡哲学等等,这些“哲学”,其哲学思想究竟怎样?应该加以研究,并要有所评论。他还认为研究哲学史应进一步挖掘历史,八卷本中的第四卷主要是写列宁的哲学思想,普列汉诺夫也写了一些,这一段历史仍有可挖掘的东西。他指出,应以科学态度去对待科学,用这个标准去衡量,我们过去的研究工作还有很多缺陷。

       三、制定“九五”规划可参考的课题。座谈会上,学者们对“九五”规划中应包含的课题发表了一些看法。如:1.马哲史研究与社会现实的关系,特别是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的关系;2.马哲史研究与政治的关系;3.马哲史的基础研究问题;4.深入挖掘史实问题;5.马哲史与专业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关系问题;6.马哲史的微观研究问题,比如对伯恩施坦、考茨基的哲学思想如何评价?对戈尔巴乔夫的思想怎样分析?7.史的研究与原理研究的关系问题;8.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研究问题;9.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的影响;10.马哲史研究对自身反思问题,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