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 知性 志性

——人类心灵的层次结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人的心灵究竟包括哪些基本方面?权衡诸多之说,我们认为古老的“知、情、意”三分法仍可作为今天继续探究的出发点。

       远在古希腊时代,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阿列本札斯就把人的灵魂分为“理智的”、“勇敢的”和“嗜食的”;其后德谟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理智在头、勇敢在胸、情欲在肝,试图确定三者的生理部位;柏拉图基本上也持此论,认为理性位于头部半球形头盖骨髓,意志位于心脏,情感位于横膈膜以下,由于三者所占比重不同而区分为哲学家的灵魂、军人的灵魂及农工商的灵魂。①

       这种三分法近代以来仍为许多思想家所肯定。费尔巴哈提出人的本质在于“理性、意志、心情”②;据传是马克思撰写的《新亚美利加百科全书》的“美学”条目,一开头便写道:“最可靠的心理学家们都承认,人类的天性可分为认识、行为和情感,或者理智、意志和感受三种功能,与这三种功能相对应的是真、善、美的观念。”③的确,据心理学史家称,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意识心理学的“大多数代表者都主张把意识的表现区分为认识(智力),情感和意志”,虽然对它们的关系未作阐明。

       对于人的心灵能力的剖析,无疑当推康德最为深入。他的整个“批判哲学”体系即是建立在“知、情、意”心理剖析的基础上,并将三者提升为感性、知性、理性,它们展现为由浅入深的不同层次。

       但是“理性”一词在人们的交流运用中涵义相当混乱:有的认为它应包括人类心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切能力,如法国哲学史家约瑟夫·祁雅理即持此议;有的以它指称人的心灵中受现实原则控制的那个部分,如弗洛伊德等;最普遍的用法是把它作为“理智”的同义词;最独特的用法是康德著作里,“理性”被看作是以无限者、无条件者为对象的思维能力。康德的用法不仅前无古人,而且后少来者,更为甚者,正如叔本华指出的,“康德对于理性也从没作过一次正式的充分的规定”,往往只相机作出“一些不完备的”说明④。为了避免外延的混淆和求得内涵的明确,笔者认为将康德所谓的理性称之为“志性”更为切当。

       我国古代哲学有“志”范畴,儒家对它非常重视,道家(主要是庄子学派)对它也有独到的理解,特别是到了王夫之,融合儒、道、释各家的一些观点,认为志以道为骨,是性所自含;为心之本体、人心之主,乃体天于人和以人相天的极重要的心性因素⑤。《说文》释志为“意”是不确的,宋明思想家认为后者不过因感而生,前者则恒存恒持,所谓志主要指决定人生价值的自律意志。先秦时代的先哲即有知、情、志的区分(如墨子学派)。

       人不仅能“感”(感性),而且有“知”(知性)、存“志”(志性),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精神实体,使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我们将感性理解为人在实践中对对象外部形式的直观感受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感性直观和感性体验。前者或称为“外在的感觉”,主要取空间形式;后者或称作“内在的感觉”,主要取时间形式。

       人们对感性直观方面研讨较多,公认它是认识活动的出发点。从感觉(反映事物个别属性)到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已初显在认识活动中人的心灵的统括作用。实际上,人们所感知到的事物的外部形式并不完全是脱离主体的纯客观存在。例如自然界本没有什么五颜六色,也无所谓乐音噪音,它只存在光波与声波,一定范围(380~760纳米)内的光波作用于人的视网膜而形成各种颜色,不同频率(20~2000赫兹)的声波作用于人的耳鼓膜而 形成不同的声音。由此可见,主体的能动性在认识的起始阶段即已表现出来。

       长期以来,人们对感性体验方面研究不够,因此有关艺术与宗教现象的阐释较之科学认识论远为落后。现实的人不是一种抽象物,有血肉且有灵性,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必然伴随着内部体验。其一,人为万物之灵,接触外部事物时往往产生一种“内摹仿”,由事物的运动形式而获得快感和不快感;其二,人作为活生生的个体存在物,总是带有感性需要去感受外物,因此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感性评价活动;第三,主体还常常把内心情绪“外射”到对象上去,产生立普斯等所谓的“移情”现象……由于这种种情况,感性的东西因之具有较多个体性品格。

       直观之表象与体验之情感相互作用而在心灵中出现的意象世界,必然地与客观的现象世界有所不同,而不同主体的意象世界也必然存在差别。德国画家、雕刻家路德维希·利希特曾在回忆录中谈到,有一次他同三个朋友外出画风景,四个画家约定要尽力画得与自然不失毫厘,可是虽然他们画的是同一个画题,而且各人都成功地再现了眼前的风景,结果四幅画面竟大相悬殊。

       人的知性力图规范通过感性所获得的材料,摒除其个体性,抽取出普遍性;舍却其生命情调,把握其客观品格。我们把知性理解为人的头脑将感性材料筛选加工,而后组织起来使之构成有条有理的知识的思维能力。它体现于认识和评价两个方面。

       知性主要依据分析与综合两种基本途径把握事物的逻辑联系。保尔·拉法格认为一个天才思想家必须兼备这两方面的才能,马克思正是如此,因此能保证其思想航船准确到达彼岸。分析与综合同推理中的演绎与归纳有必然的联系,康德把知性判断区分为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并认为前者是在先验的基础上演绎而出,后者则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归纳而出。知性又被称作“理解力”。理解,即头脑中先验“范畴”(康德)、既存“秩序”(爱因斯坦)对外来信息材料的整合梳理。马克思说:“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被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⑥认识活动中心灵的统括性在知性层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康德提出综合比分析更为根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