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要贡献,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具有深邃的哲学蕴义。 一、“第一生产力”是对“首要生产力”的补充、深化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大师们曾认为“劳动者是首要生产力”而邓小平同志却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首要”也是“第一”的意思,于是有人便产生了疑问:究竟科学技术和劳动者谁最重要,谁是第一?这两个“第一”的提法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有无矛盾等?其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并不是对“劳动者是首要生产力”的否认,而对它的继承、补充、深化和发展,只是层次、角度、范围和意义不同。 所谓“劳动者是首要生产力”,是指在生产力的实体要素或基本要素中,即马克思所说的“生产过程的简单要素”中,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相比,其地位和作用是第一的或首要的,是占主导地位和起决定作用的。因为只有劳动者(人)才能掌握和使用生产资料,改进和制造劳动工具,利用和开拓劳动对象,以构成现实的活的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这些以物化劳动而存在的生产资料(包括以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有被劳动者的活劳动所抓住,才能由死复生,使它们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能创造价值和物质财富的价值。这就是说,在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系统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相比,不能不占首位。 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在生产力的大系统中,从生产力发展的动因、标志以及各要素对生产力发展的功能和意义讲,科学技术与其他要素相比则是第一位的或首要的。由于生产力不只是三个简单要素或实体要素的集合体,而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多要素的集合体。虽然马克思讲过,“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2页)可是他后来明确指出:“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关于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同上423页)“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同上53页)这里所说的“多种情况”的第一句主要是指劳动者及教育;第二句是指科学及技术;第三句是指生产中的组织和管理;第四句是指生产资料;第五句是指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也属于现实的或潜在的生产资料。显然除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这些基本要素或实体性要素外,还包括科技和教育这种渗透性要素或增强性要素以及生产组织和管理这种组合性要素或运筹性要素。相比科学技术的功能和意义最为突出,既标志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又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而且是诸要素提高和增强的原动力、中枢和内核,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因或第一动因。 科学是一种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而技术则是科学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中间环节。通常科学与技术并用,统称为科学技术,也称为智能生产力或生产力中的智能因素。在传统的生产力理论中,一般认为生产工具标志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其实生产工具不过是“物化的知识力量”或:“智能的物化”,工具的先进与否是以它内涵的科技水平或智能因素所决定的。况且工具并不是测定生产力水平的唯一标志,而各个要素从不同侧面都能反映或标志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和水平。然而科学技术或智能因素却渗透于各个要素之中,并决定着各要素的状况和水平,因此可以说它才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共性标志、真正标志或第一标志。首先科技或智能的发展水平决定着“首要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即决定劳动者技能和素质的高低。劳动者的活劳动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从古到今,人们的体力差别是微乎其微的而关键的或主要的差别在于智力。况且人类的体力发展总是有限的,而智力发展却是无限的。所以说智能或科技因素是劳动力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虽然教育及训练也是生产力的透渗性或增强性要素,但它不过是科技或智能转化为劳动力的中介环节,只是劳动者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和手段,并不与其他实体性要素发生直接联系,因而不具备科技要素那种特有的普遍性功能和意义。同样,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或智能因素,既决定着生产工具和工艺的发展水平,又决定生产过程中组织和管理的科学化与合理化程度,也决定着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规模和效能,还决定人们对于自然条件的控制和利用等。由此看来,科学技术是其他要素增强或提高的原动力、中枢和内核。而且与其他要素间的关系,并不是一般并列的加数关系,而是函数关系、乘数关系或指数关系。在整个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系统中,科学技术或智能因素则是核心动因或第一动因。因此,就生产力发展的动因和标志讲,科学技术的功能和意义是第一位的,是第一生产力。 况且,马克思在考察生产力的内容时,也多次提出“生产力里面包括科学在内”,并强调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人民日报》1992.2.10第五版《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又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内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第217页)由此可见,马克思在这里也是把技术当作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因的。而且他还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同上25卷97页)所以他和恩格斯总是把科学技术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同上,19卷372页)不过马克思等经典大师们都没有直接说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原话,而这一论断首先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所以这确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补充、深化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