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在认识和实践中的变异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求索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理论与实践怎样成功地结合,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出现了理论在实践中的“走样”。例如,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论述得都很全面、准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出现只有一个基本点或者只有一手硬。讲起来头头是道,实际中另干一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各取所需,为我所用,令不行禁不止。凡此种种,都是理论在实践中走样的表现。这是在我党70多年革命实践中很少遇到过的现象,由此,引发我们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笔者认为,理论在实践中的走样是由理论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的运动及其变异引起的,是由认识和实践的机制所决定的。长期以来,学界一直较为注意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又从理性返回实践的过程,而忽略了理性知识特别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理论知识在个体认识和实践过程中的运动。或者只简单地认为理论认识是一个不断地接近客观真理的过程。

       本文拟从认识和实践的微观角度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

       理论是这样一种信息,对于制定理论的主体来说,它是以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规律的把握为基础,在主体内在价值观念的指导下,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为一体,融真理与价值为一体的思维过程。但是,一旦它被固定的符号表述为观念形态的存在,并被以逻辑的形式表述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就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对于理论学习者来说,它就成为认识的客体,成为一种信息。于是,就产生了主体接收、容纳、掌握此种信息以及主客体双方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矛盾运动。

       在认识主体接收、容纳、掌握理论信息中构成的一对主要矛盾是主体原有的概念性思维工具(或曰认识图式、思维定势)与新的理论信息之间的矛盾。

       认识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概念性思维工具。主体运用它有选择地吸收信息,又运用它对信息进行归类、分解和组合,从而决定了哪些信息可以被储存进概念性思维工具自身丰富、充实甚至改变主体的内在观念,哪些信息只能游离于门外。因此,所谓认识主体与理论信息之间的矛盾,实质上就是主体原有的概念性思维工具与新的理论信息之间的矛盾。

       这一对矛盾之中既有对立关系又有统一关系,这种对立统一是由信息传播接收的性质所决定的。信息美学曾经指出,一件艺术品要使欣赏者能够接受,它的信息量的70%必须是欣赏者已经熟知的。这样这件艺术品才能作为“可以理解的”而为欣赏者所接受。美国心理学家拉兹洛也指出:“认识某物就是将其归入我们以前已知的事物,并通过以前有的认识将其区分开来……全新的事物是无从认识的。”①但信息的本质又决定了它们必须是对立的。信息之所以成为信息,就在于它传达了事物的变异。完全等同于主体后有认识的不能构成信息。如果说一件艺术品信息量的70%必须是欣赏者所已经熟知的,那么剩下的30%必须是欣赏者所不知的。在理论学习中,这种矛盾有一定的特殊性。理论学习本身是一个带有一定强制力约束力的观念转变过程。一个党员干部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他不能像欣赏艺术品一样,喜欢就看,不喜欢,不习惯就不看。他是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把它作为今后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学习的。即使他对这一理论根本不理解,他也必须接收、容纳、掌握这一理论信息。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原有概念性思维工具和新的理论信息之间的矛盾就更尖锐了。

       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主体原有概念性思维工具和新的理论信息之间的矛盾形成一个动态的信息交换转化系统,一个主客体双向的辩证改造运动。正是这种双向改造,导致了理论的初步变异。

       黑格尔曾对认识过程中,主客体双方的辩证运动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对我们认识理论学习过程中主客体的辩证运动有一定的意义。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指出,在认识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两种认识,一种是对对象的认识,另一种是对认识本身的认识。黑格尔认为,任何一种对对象的认识都是以对认识本身的认识为尺度和前提的(如康德认为)。但是,对认识的认识只能在对对象的认识中进行,而不是在这之前。在认识中,对象本身表现为两种“存在”。一种是自在的存在,一种是自为的存在或者说是为意识的存在。认识就是对象不断地由自在的存在变为为我的存在的过程。而主体的意识(即概念性思维工具)在认识中亦表现为同样的存在,即一是自在的存在,一是为对象的存在。“意识是把自己跟某种东西区别开来而同时又与它相关联着的。”②认识同样是主体概念性思维工具不断地由自在的存在变为为对象的存在的过程。“如果我们把知识称为概念,而把本质或真理称为存在物或对象,那么所谓审查考核就是去看看概念是否符合于对象。但如果我们反过来把对象的本质或自在称为概念而另一方面把作为对象的概念理解为对象,即是说,把概念理解为为他的,那么审查考核就是去看看对象是否符合于它自己的概念。”③因此,理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认识不断地以自身(已有的概念)与所学习的理论进行比较的过程。在这个比较中,双方都会发生变化。“如果在这个比较中双方不相符合,那么意识就必须改变它的知识,以便使之符合于对象。但在知识改变的过程中,对象自身事实上也与之相应地发生变化。因为它本质上说现成存在着的知识本来是一种关于对象的知识;跟着知识的改变,对象也变成了另一个对象,因为它本质上是属于这个知识的。……当意识在它的对象上发现它的知识不符合于这个对象时,对象自身就保持不下去。换句话说,当尺度所考查的东西在考查中站立不住时,考查所使用的尺度自身也就改变,而考查不仅是对于知识的一种考查,而且也是对考查尺度的一种考查。④

       从现代认识论的角度看,黑格尔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以晦涩语言所表述的精神认识过程,实际上是主体概念性思维工具在认识中的运行。当代认知心理学奠基人皮亚杰曾经指出,当主体认知图式处于活动状态时,它的活动一般包括两个内容,一曰把握对象,一曰适应对象。当它把握对象时,它总是以自身为规范去过滤或改变对象的信息,使之与自身相吻合;当它适应对象时,它总是以对象为依据而改变自身,使自身与对象相一致。前者即为“同化”,后者即为“顺应”。在同化过程中,主体认知图式依照自己的方式,调动各种内在要素去观念地建构、解释对象。也就是以自身为透镜、范本去审视、加工、把握对象,让对象顺应、服从自己,使客体主体化。当同化过程受到阻碍,即主体怎么也无法以原先的认知图式解释、把握对象时,顺应过程就开始了。这时主体原有的认知图式顺应新的信息,从而引发主体认知图式的结构、取向的全面变化。皮亚杰的思路是正确的,他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惑人们的思维中介的问题。即思维中介既不是天生的(如康德所认为),也不是根本不存在的(如经验主义和行为心理学所认为),而是在人的交往活动中建构发展的。但他仅仅从儿童心理学出发,把同化和顺应截然分开,则缺乏辩证的观点。人的认识,特别是处在社会中的成年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地同化和顺化的过程。同化之中有顺应,顺应之中有同化。这两处相矛盾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过程的统一,就构成人的认识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