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二十一世纪,哲学发展前景”笔谈(二)

——未来哲学展望

作 者:

作者简介:
高清海 1930年生,黑龙江省虎林县人。现任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哲学的憧憬》、《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主编,上下册)、《欧洲哲学史纲新编》(主编)等代表作。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再过5年,我们就走完20世纪,迈进21世纪了。这样的转折,正所谓千年一遇,十分难得。人们珍惜这样的际遇,总要沉下心来缅怀一番既往,展望一下未来。未来尚未存在,它究竟会怎样,是可以预测,但难以预料的。不管怎样,乘这世纪转换之机,能使我们静下心来,暂时超脱繁扰的世事,从过去走过的道路中挖掘出点过去没有看到的什么,以便把它注入未来,让将要走的道路更顺畅些,总是一件好事。所谓展望,不过就是一种希望,而人就是一种不断追求希望,并从希望去创建未来的动物。岁月、世纪、千纪转折之可贵,就在于它可以燃起人们新的更大的希望之光。

       未来的哲学会怎样?我们可以断言,肯定不会同过去的哲学完全一样,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这从人们对于过去哲学的不满足中就可以推断出来。如果回到中国的现实,情况就更是如此。我们在同他人对话中,除了古代的传统哲学,很难拿得出堪与我国的地位相称,能够称得上我们自己的现代中国哲学理论。

       那么,哲学将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呢?上面的断言是抽象的,可以从推论中得出;要说出它在未来的具体变化,仅仅靠抽象推论就不够了。这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困难不等于不能做,不必要做。从对哲学现状特别是它存在的问题的具体分析中就可以作出大体的预测。这样的预测是有作用,也有意义的,已有许多学者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这是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谈点想法,即着眼于更远处,就未来去谈谈未来。

       哲学的未来会怎样,应当怎样?这样提出问题如果不落入“遐想”,就需要有一个支点来支撑。在我看来,尽管哲学包罗的范围很广泛,内容量很多,几乎没有什么是它未曾涉猎过的;但归根究底来说,哲学表现的本质不过只是人理解和把握自己的一种自我意识理论。哲学有过的状态就是人所经历过的状态,哲学走过的道路也就是人的成长道路的理性映照。从这一意义我们可以说,人既是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理解哲发展的支点,我们从人在未来的发展状态就可以预断哲学的未来状态。

       人是在人的历史发展中生成为人的。马克思曾把人的成长过程分解为三大阶段,归结为三种形态,即“人的依赖关系”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联合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页)。这三个阶段或形态,从人作为主体的生成角度可以分别看作群体主体形态的人、个人主体形态的人和类主体形态的人。人的成长必须依次经历这三个发展阶段,最后也必然会走向作为类存在的最高形态的人。

       哲学的理论形态与人的发展形态是完全相适应的。人变化了,随着人的存在方式的变化,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变化,人对待世事的态度和方式的变化,人就要重新去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调整自己的关系,更新自己的观念。这就是哲学观念和哲学理论发生变化的根源和实质。

       从当今时代的本质特征说,人类已经基本走完了两个发展阶段,完成了两个发展形态。现在世界上虽然还存在有群体和群落,群界依然在起着作用,群体主体支配一切的时代应该说已经成为过去。今日的世界不但在大多数国家普遍确立了个人的主体地位,而且随着世界经济、国际贸易、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全球日趋一体化的形势面前,个人本位的那种社会格局已经暴露出大量的社会弊病和弊端,呈现出日落西山之势。今天人们面临的已是如何从个人主体本位向类主体本位转变的问题。像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核威胁问题等等这类全球性的问题,都是只有从类关系才能获得真正解决的问题。如果说20世纪是人类从第一形态彻底转向第二形态的最后较量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就得是人类走向新的开端即向更高的类形态转变和发展的世纪。从已经出现的种种迹象可以断言,下个世纪是真正属于马克思的世纪,他的预言不只会得到进一步证实,而且定会逐步变成现实。

       现在让我们回到哲学上来,与人类的发展状态相适应,哲学理论也同样走过了两个发展阶段和发展形态。古代哲学反映人对异己力量的依赖关系和依赖状态,创造了以非人的形式表现人,以追求终极存在、永恒本体和绝对真理为特征的理论形态。从近代迄至现代,适应个人走向独立发展的状况,哲学便被引向弘扬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价值关系,形成了以相对主义和多元化为基本特征的理论形式。可以有把握地肯定,随着人从个人本位转向类本位,哲学思维方式也完全发生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从以个人体验为主体的哲学转向具有广阔宏观视野的类主体哲学。

       至于类主体的哲学应该是什么样子,描述这点为时尚早。现在我们能够做和应该做的,首先是探讨走向类主体的涵义,然后依此去捕捉哲学的某种发展趋向。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实践活动是类本性的活动,因而以实践为本性的人也就是一种具有类本性的存在。在已往的历史中,只是由于实践不够发展,人类才被分割为不同的群体,而后又分裂为独立的单子,使人处于相互冲突并与自然对立的关系。这样的发展阶段在人化过程中是不可避免也不能越过的。只有通过结群的力量,使个人获得自主和自律的能力,然后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社会集体,才有可能充分展现人的类本性。所以人的类本性,也就是人与人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人与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人与自身存在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这是一种达到了自为的自由和自觉地存在状态,它只能是对于群体形态和个体形态的否定之否定的产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