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的现代化的诠释与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傅丽芬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

原文出处:
理论探讨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全国人民为实现我国全面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今天,在社会上还存在着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人的现代化的倾向;在对人的现代化的理解上也存在着种种误区。这就有必要引起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足够重视,认真对待和正确理解人的现代化问题。

      

       一、什么是人的现代化

       所谓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文化素质的现代化,说到底,就是适应现代实践发展需要的人的主体能力的现代化。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长、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但是,这并不能保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主体。这是因为,衡量主体的尺度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个时代都有对主体的特定要求。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而对人的素质和主体能力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的。一个人在过去的实践中可能是一个合格的主体,但在发展了的更高的实践面前就不一定是一个合格的主体。为了使自己永远保持住主体地位,我们就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自觉地学习和掌握适应新时代的实践要求的各种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发展自己的主体能力。人通过学习,使自己的能力适应现代实践要求的过程,就是人的现代化过程。

       人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每一个时代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要在新时代的实践中成为一个合格的主体,我们就必须抛弃过时的旧观念,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观念取而代之。在改革大潮中,我们正在从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这是一场社会实践的伟大变革。伴随着这场社会变革,也需要有一个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只有使我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现代化,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

       从个人来说,人的现代化,就是个人的文化素质的现代化,而从整个民族和国家来看,实现人的现代化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科研、教育、文艺、伦理等众多文化事业的现代化。只有实现了这些文化事业的现代化,才能实现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现代化。在这些方面的全面现代化中,教育的现代化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教育的功能就是“生产”人的主体能力。教育作为一种广义的生产,与一般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有质的区别。教育“生产”的不是一般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它“生产”的是能够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因此,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人的现代化。

      

       二、在人的现代化问题上的种种误区

       尽管人的现代化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态度上却存在着种种扭曲现象:

       1.有些人错误地把人的现代化理解为单纯的“消费现代化”。在一些人看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都是与现代化格格不入的旧观念;只有在消费上高标准,才算使自己现代化了。于是,“大把赚钱,大把花钱”,“在消费上向最高的看齐”就成了很多人尊崇的人生模式。

       当然,我们并不反对随着生产的发展适度地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但是,在我国还没有完全解决温饱问题的条件下,这种对超水平消费的盲目追求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官员中腐败现象的滋长,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加剧,不能说与此无关。

       在我们的社会还没有进化到能够用金钱合理地兑现人的价值的条件下,聚敛金钱的多少,消费水平的高低并不能标志人的价值的大小,也不能标志人的现代化程度的高低。我们的许多有贡献的科学家,同大款们相比还是清贫的,但是,他们的工作是很有价值的,他们的能力也是非常现代化的。

       2.在一些人的观念中,人的现代化就是在生活方式上西方化。因为西方国家是现代化代表,因此,在许多人看来,如果不在生活方式上西方化,就不是一个现代人。我们并不一般地反对中西生活方式上可以有某些融合,但是,如果不注意学习现代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而只是一味地模仿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并把它看成人的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就使人的现代化走上了邪路。

       3.也有一些人肤浅地把人的现代化理解为在观念上“非传统化”。有些人,特别是有些年轻人,对我们的传统的东西有一种逆反心理,只要是传统的东西,不管好坏,他们都反感,并把这种态度叫做现代人的潇洒。这也是在人的现代化问题上的一大误区。诚然,在现代化过程中,有些传统观念是应当抛弃的,如封建观念、小农观念等。但是,我们的民族传统中也有很多好的东西,特别是在过去的革命战争中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许多优良传统,则不仅不是与现代化相矛盾的,而且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应当继续发扬光大的。每一个民族在现代化过程中都不可能与民族文化传统彻底决裂,日本可以说是现代化与民族文化传统相结合的典型例证。

      

       三、忧虑与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迅速发展,但是,在文化建设方面却不尽人意,与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此,有人著文疾呼:“文化沙漠”正在中国大地“蔓延”(参见1994年4月17日《中国青年报》),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揭露了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令人堪忧的问题。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