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进步的最后“瓶颈”·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①。人是历史的产物,又成为历史的原因,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造就出不同素质的人,而正是不同素质的人,改造推动着社会历史向不同阶段发展。后者意义上我们确认,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其发展方向及速度高低,相当程度取决于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人的素质。我们党和国家一直是把提高全民族素质置于国家根本大计的前列。小平同志就多次强调,“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② 社会文明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作为社会生产实践的主体,其认识的内在层次变幻越来越复杂,对实践客体的把握也日趋系统化、整体化,它对每一个人的素质结构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如果说人类以往的劳动要求劳动者的只是简单的执行,那么现代大生产则要求每一个劳动个体都变成创造过程的积极参加者。人的生产技能的基础,主要不再是靠体力,而是靠智力,靠知识和气质,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力量,也更多倚重于这个民族、国家的科学和文化。正因为此,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把对人的素质的培养,把发展科学文化放在首位。许多国家要在各个领域赶超其它国家,往往都从改革国民教育入手,战后的日本、德国是这样,今天的美国也是这样。克林顿政府的态度是,要振兴经济,关键在于提高社会整体的知识水平。恢复国际竞争力,必须从培养“人”开始。新政权的核心政策就是教育政策。事实上,当前国际范围内的教育竞争,已成为各国政治、经济竞争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要想在全球性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只有狠抓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狠抓人的素质塑造。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拥有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举世无匹的人力资源,但十一亿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农民,职工队伍的文化、技术等综合素质也普遍不高。全国总工会新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69万名职工中,大专以上和中专(高中)以上学历分别占6.5%和23.6%。此一。其二,高、中级科技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调查的职工技术人员有高级职称的仅占4.2%,他们的年龄都在45岁以上。许多技术骨干对高科技感到陌生,对引进设备、引进技术处于被动守机状态。③我国目前人的整体素质偏低,使我们许多潜在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难以发挥出来。我们的经济能否再上新台阶,关键取决于人的素质。 越来越多的人已清楚地意识到,经济高速发展存在着一个大前提—一交通、石油、煤电、通讯的先行发展。它们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些基础设施铺垫不好,经济发展就缺乏持久后力,国民经济建设就势必遇到制约发展的“瓶颈”。目前对国民经济做结构调整,加大对基础设施的经济投入,就是为改变以往投资不够、先行后落的格局,为经济建设打通“瓶颈”。然而人们同样应当意识到,对于经济高速发展而言,还有一个比上述基础设施更为基础、更为根本的“瓶颈”所在,这就是从事经济建设的人的素质。千“瓶颈”万“瓶颈”,人的素质当为最根本的最后的那个“瓶颈”。如果说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瓶颈”,尚能折回头用5年10年时间来补救,那么树人百年,待到日积月累铸成“人”的“瓶颈”再回头,恐怕就为时太晚。世界经济在竞争,人类社会在发展,到时候的损失恐怕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都无法追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概括的正是这一规律。 ·人的素质界定的“新概念”· “人的素质”对文化、技术程度要求有多高?其内在涵盖面有多大?这是目前无法定量界说的问题,但在定性理解中,“人的素质”不是个单一概念,它包容着人的文化知识、技术能力、艺术气质、品格精神以及心理、体质等多方面因素。人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的最佳发挥,是通过这个有机体内部多维要素交流整合实现的。因此具有复杂内涵的人的素质不是仅仅通过识文断字训练就能塑造的,更不是仅有专业才能就可替代的。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还在抓扫盲、堵盲,这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最基础一步。据报,扫盲工作见诸成绩的吉林省,青壮年非文盲率已达99%,提前8年实现了国家提出的到2000年基本扫除文盲的目标。然而可喜的同时又让人生出忧虑,所剩“1%”是这样一个数字概念—一16万。这意味着仅在吉林一省今天就仍有16万青壮年目不识丁。而“非文盲”的概念界限又仅仅是识得若干汉字,扫盲验收标准仅仅停留于自编《识字扑克》、《识字课本》一类扫盲教材的水平上。④吉林如此,偏远地区状况又如何?扫盲是我们提高全民素质的最基础措施,但全社会目光如果不去超越《识字课本》,不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视野中去认识人的塑造这个紧迫问题,“提高全民素质”就可能永远只是一句赶不上时代发展的口号。 现代世界,知识的高速发展更新,使“文盲”概念早已失去传统内涵。十多年前埃德加·富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就已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⑤这意味着当今时代对“人的素质”已有了更高更新的概念含义。它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不仅是认识多少字,甚至不仅是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更多的是一种驾驭学习的智力能力。如果说传统的“仓库理论”把人的大脑视作“储存知识的仓库”,要求受教育者死记硬背大量知识内容,那么今天要求一个人死记住他所学过的知识就越来越显得没有意义。有关专家指出,如果知识以现有的速度发展,那么,今天出生的一个孩子,当他达到50岁时,他所学的知识将有97%是在他出生后产生的。⑥据专家测算〈以化学学科为例〉:到80年代,全世界每年共发表有关化学化工方面的文献约50万篇,平均每天发表1370篇,这些文献是用60多种文字发表在一百多个国家的14000多种刊物上,假如有一位精通数十种不同语言的化学家,从年初开始,每天读文献30篇,读到年底,也只能读完全部文献的五十分之一,他要想将80年代某一年发表的化学文献全部读完就需花上50年时间!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知识陈旧率越来越高。资料表明,18世纪,知识老化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缩短为40年,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老化周期已缩短到3-5年。7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到90年代,其掌握的知识几乎90%已陈旧过时。如此,一个人如果工作时间为45年,那么工作中接受“继续教育”获得的知识应占有一生获得全部知识的80%以上,才有可能跟上当今知识时代的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