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历史观”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 者:
诚鸣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学海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本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核大战的威胁、自然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人口的爆炸性增长、某些能源的危机、某些资源的枯竭……都是世人注目的全球性问题。但,从普遍性、长期性、根本性和系统整体性的高度看,人(类)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乃是最根本、最深刻的全球性问题,不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全局性机理,很难有对全球性问题的真知灼见,也难于取得“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真正协调。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全局性机理,是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理论基础,也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视野着眼,本文拟从大历史观的视野进行研究。那么,什么是大历史观呢?

      

       一、“大历史观”简介

       所谓大历史观,就是整合唯物史观、生物进化论、自组织理论而得到的历史观,它是社会历史观和自然历史观的贯通和统一,现代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一体化,是它的科学根据。

       科学工作者知道,普利高津以前的物理学是不承认“时间箭头”的,爱因斯坦就说:“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的区别只是一种幻觉”。①假若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没有真正的区别,那也就等于说,自然界没有真正的发展变化,即没有历史可言。在牛顿力学、相对论力学、量子力学中,把时间t换成(-t),方程的结果不会发生变化,这就是说,时间向未来延伸与向过去追溯,对事物的进程不发生影响,这与爱因斯坦的上述意思是完全一致的。这种情况表明,本世纪中叶以前的物理学,的确是不承认时间箭头的,即不承认自然界是有历史的。1969年以来,普利高津揭示,除“存在的物理学”之外,还有“演化的物理学”,从那时起,以耗散结构为先导的自组织理论(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用严格的科学方式,把历史观念引入了物理学。于是,越来越多的自然学家突破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局限,承认了自然界也有历史演变。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文世界的历史演变,达尔文等人的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生命世界的历史演变,普利高津等人的自组织理论又揭示了物理化学世界的历史演变。于是,我们有可能通过唯物史观、生物进化论和自组织理论,把人文世界、生命世界、理化世界的历史演变整合起来,这种整合的哲学表达,就是“现代科学的大历史观”。②

       美国天文学家萨根的“宇宙日历”给出:第一宇宙年的元月1日发生原始大爆炸、5月1日银河系形成、9月9日太阳系形成、9月14日地球诞生、9月25日地球上出现生命、12月31日22点半地球上原始人出现、12月31日23点46分北京猿人学会用火,……12月31日23点59分50秒埃及文明出现……。不难明白,萨根的宇宙日历在浓宿宇宙历史、清晰表达宇宙事件发生的时间价值坐标之同时,也直观地显化出,大历史观已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等哲学家的预见,而且是现代科学的事实了。③

       大历史观认为:历史不是人类社会所独有,而是自然、社会皆有,历史就是事物在时间流中演变的行程。现代科学观测所及的“宇宙岛”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在时间流中进化着的、有统一规律的物质进化史,这个物质进化史,迄今已历时200亿年,涉及的空间范围约200亿光年,假若把这段历史浓缩为一年,那么有记载的人类史便只有10秒钟。这段历史就是大历史,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是大历史进化到高级阶段所出现的合乎规律的现象。④从“大历史观”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比较容易看清人与自然关系的全局性问题:人来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人高于自然又复归于自然、人与自然的差异应该协同也能够协同。

      

       二、人来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一人是名符其实的万物之灵

       从物质、能量、信息的视角看,人体作为客观实在的系统,也同一般的自然物系统一样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但,从大历史观的视角看便不难明白,人不是一般的物质、能量、信息系统,而是特殊的、自组织程度很高级的物质、能量、信息系统:原生自然中的物质、能量、信息,在漫长的大历史进化中,自组织程度越来越高,到了人这样的进化阶段,已自组织成为一种独立(相对的)于自然的、有自觉能动性的、能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智能系统。换句话说,人体(尤其是大脑)所自组织的这部分物质、能量、信息,已经由于其运动、结构和性能的高级而智能化了。

       那么,智能化又是什么意思呢?

       由于人有了智能,人对环境的感觉已不同于一般动物对环境的感觉。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只有感觉而没有思维,只有对客观对象的感觉,而没有对自身活动的意识;人则不同,人有智能,人对环境的感觉是在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中行的,也就是说,人的感觉中带有一般动物所没有的理(理解)性,人不仅感觉到客观对象的属性、特征,而且能注意到自身的活动,即人有自我意识,有把世界区分为自我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的能力。于是,人的智能把人自身从原生自然中独立出来,升华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动性主体。所以,智能化就是主体化,就是人化。

       在人(智能主体)诞生之前,人类祖先(猿)作为一般动物,是与自然界统为一体的。但是,随着猿的进化,它们距离智能主体的自组织水平越来越近,当这种动物进化到逐步学会制造简单工具时,人特有的劳动实践便出现了,人的历史也就同时开始了。从那地起,由动物本能中分化、升华出人类智能,由动物水平的自然属性(兽性)中分化、升华出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性)。于是,人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萌生了自己的本质特性,从生物进化中萌生了人的进化。一切动物“都不能在自然界上打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作到。”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