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系统运行论:角度、方法和理论模式

作 者:
王霁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认识系统运行论的出现标志着认识过程研究的视角转换,它既是对以往认识过程研究成果的继承,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的认识辩证转化模式的突破和创新。为了使人们对此有个一般性的了解,就必须对认识系统运行的内涵,它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和一般理论模式等作一较为详细的考察。

      

       一、“认识系统运行论”的辞义和内涵

       认识系统运行论以承认认识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到认识系统中诸种要素的制约和影响为前提,研究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如何在认识不断深化的矛盾运动中进行实际的相互作用,研究认识发展阶段的系统性依据,以及认识主体如何才能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特点驾驭认识系统的动态演化,实现对认识形成和发展的最优化控制等等。这样,它就不能不把自己的主要视线放在认识系统的内在运行机制上。

       所谓“系统运行”最一般地说,是指参与系统行为的诸要素,在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条件下,使系统整体发生一定的合目的的行为的整体话动过程。所谓“系统运行机制”是指在一定的系统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在系统各构成要素既定的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联结方式就决定着系统运行的整体功能,决定着系统运行的方向,即一定系统在运动中是偏离还是趋近自己的“目的”。研究系统的运行方式及其内在机制,对于实现对系统运行的最优化控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认识系统的动态“运行”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它研究在认识发展的每一个具体水平或“层面”上,即认识系统的每一个“共时性”平面内,认识系统各构成要素的系统结合方式,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和往返流动,这可以称之为认识系统的“横向”运行机制。其二,它研究认识系统由“横向”的共时性结构向“纵向”的历时性结构的转化,并把认识在时间上的发展序列看作是认识系统的一系列的“空间”状态相互连结和依次转化的过程。由此,它研究各种不同层次和等级的认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辩证转化,这可以称之为认识系统的“从向”运行机制。但是,不论认识系统的“横向”运行机制,还是认识系统的“纵向”运行机制,其实都并不是两种相互分割的不同机制,而是同一认识系统运行机制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共同规定着认识系统的运行“轨迹”。所谓认识过程,也就是作为认识系统之首要要素的认识主体,调节和控制认识系统之某一共时性平面内的诸种复杂因素,使之通过相互作用达到暂时的平衡,并进而调节和控制认识系统通过动态演化,把低一级的平衡转化为高一级的平衡的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人的认识正是在认识系统的这种演化—一平衡—一演化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着由低级向高级、由片面向全面的无限发展和无限变化。

      

       二、“认识系统运行论”的研究角度

       认识系统运行论的研究角度是崭新的,它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它力图从一个新的视角上丰富和深化对于人的复杂的认识过程及其内在机制的理解,这突出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认识系统运行论从认识话动的共时性结构向历时性结构的转化以及二者的统一中揭示人的认识过程。

       认识系统运行论观察认识过程的角度的独特之外,就在于它把认识系统的共时性整合结构看作认识过程的“横坐标;把由不同观念形式的转化所表征的认识的辩证运动看作认识过程的“纵坐标”,力图通过对认识系统运行当中各个层面的共时性整合结构的动态分析,来深化对于不同观念形式之间的历时性转化的理解。

       认识系统是由认识的中介系统相联系的主体系统和客体系统的统一体,这已是无须重复的事实。认识系统运行论在认识过程的研究中引入认识系统的概念,其着眼点并不在于分析认识系统静态的解剖结构,而在于分析:第一,在认识系统运行的每一个共时性“平面”上,即认识发展的每一个特定阶段上,“主体—一中介—一客体”应该怎样微妙地“配合”,才能成为符合认识发展的“特化性”要求的整体结构、整体系统。第二,认识系统的某一共时性结构,应当发生怎样的变化,才能转化和发展为认识系统的下一个共时性结构,即不同的共时性结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和依次递进发展的内在机制是什么,主体应当采取何种有效的活动方式,才能适时地促成这种转化,以使认识得到发展,等等。因此,认识系统运行论把自己的着眼点放在认识系统运行中各个共时性结构的整合特征和历时性结构的转换性特征上。

       所谓“整合性”本是生物学的概念,它是指机体或细胞中的任何一种组成部分都不可能单独存在,也不可脱离机体的其他部分而单独地起作用。这些组成部分只有相互适应其他部分的要求,彼此之间相互契合、融合、共衍、共生,才能使机体成为一个协同动作,完成某种功能的整体系统。人的认识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这种在结构上的整合特征也表现得十分明显。

       在认识系统的动态运行中,主体、客体和中介这三个要素(子系统)都不是抽象不变的,由于实践的发展水平和对认识的要求不同,纳入认识领域的客体的方面和层次不同,主体所实际拥有的和能够运用的认识手段也不同,因此,人的认识才出现了不同环节和不同层次水平的区别,才表现为一个由低向高的时间上的发展系列。因此,揭示认识的历时性发展不能不首先注意在每一个共时性“平面”上认识系统的整合结构和整合机制。对于认识系统运行论来说,它不但要研究主体通过中介与客体发生作用的一般结构,尤其重要的是必须研究和确定在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主体通过中介与客体结合的特殊的结构,研究主体系统、客体系统和中介系统各自的微妙的变化以及彼此相契合的不同特点、不同方式,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主体把握认识形成和发展的“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