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胜于雄辨,唯物主义最注重事实。首先我们陈述两件发人深省的事实。我国一位研究者指出:“现代社会中一个熟练工人在一天内创造的劳动产品,相当于整个原始时代劳动产品的总和。”外国一位科学家预言:“在下一世纪内将有可能看到由人工设计的各种生物体,它们象自然生物体那样复制和进化,世界将进入自然生命和工人生命共同发展的人机文化新时代。”本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人类社会中引起的巨大变革,呼唤着哲学的现代化。面对着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邓小平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结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声春雷,它极大地解放了我们的思想,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在它的启迪引导之下,在深入学习《邓小平文选》的过程中,我们悟出了和时代精神一致的哲学原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一位。” 一、干社会主义必须弄清的首要问题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2页;以下凡引第三卷只注页码)干社会主义是合乎历史大趋势的正义行动。然而,社会主义正义事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道路是十分曲折的,其中有胜利与成功,也有失误、折腾,甚至有失败和倒退。这一切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邓小平文选》,特别是它的第二卷和第三卷,可以说重点是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的。邓小平指出:建国以来,“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在摸索之中。”(第227页)又说:“我们的经验教训很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第116页)他一再强调,对于这个问题,“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第137页)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干社会主义必须弄清的头一个重大问题,江泽民把它概括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正如不分清什么是敌人,什么是朋友就不能有效地进行革命一样,不搞清这个首要问题就不能胜利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是否搞清这个首要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实践的得失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从一个方面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疑的困惑,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从另一方面来说,邓小平在总结为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中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没有民主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在深化对于这个首要问题的认识过程中,邓小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党以这一伟大理论来指导各项工作,极其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干部和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国社会主义由此走上了朝气蓬勃的发展道路,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辉煌成就。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它是由实践决定的。但须明确,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当然只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获得,然而,它不是由这种实践自发地和机械地决定的,绝对不能这样说,此种实践越长认识就越正确越深刻,假如是那样,苏联和东欧的蜕变就根本不可能。情况恰巧相反。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第139页)在苏联,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列宁比较清醒,大体接近实际;斯大林在一些方面较正确,但又提出不少糊涂看法,他的后继者可以说是一代不如一代,越搞越混乱,主要原因是他们在理论上日益脱离马克思主义。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大折腾,这些年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比较清楚了,其中当然有社会实践的一分功劳,但是,我们所以有如此的进步,关键还在于邓小平用马克思主义总结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使其从感性前进到理性,从不深刻的本质升华到更深刻的本质。他的这种功劳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客观的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理论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叫做物质第一性。理论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干预社会生活,在其间起至关紧要的导向作用,成为社会实践得失成败的决定因素,这叫做精神第一位。 二、“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溯因 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第370-371页) 为什么邓小平要强调基本路线管一百年?从哲学方面细心地追溯原因,可以简要地归结为:物质是第一性的,它具有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而精神是第一位的,它具有主导性和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处于更高的发展阶段,它理应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都相对落后,邓小平说它“不够格”。社会主义只有在创造出更高更先进的生产力后,才能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才能充分展示其优越性和吸引力。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发展生产力的目标的经济建设应该成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在我们中国,只有坚定不移地抓住这个中心不放,除非发生外敌入侵的战争,在任何情况下都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个中心,集中全力和持之有恒地发展生产力,艰苦奋斗一百年,才能基本实现现代化,在经济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才能建立起基本合格的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发展才是硬道理,管一切的大道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动摇了。发展生产力的工作受到冲击,经济必然滑坡,人民生活必须滑坡,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必须缩小,当然是“死路一条”。依据历史唯物主义,人类社会中的一切现象都有物质原因做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列宁选集》第一卷第88页)由此可见,我们所以要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是以物质第一性原理为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