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的观点看科学向技术的转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昌曙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原文出处:
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探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向技术的转化,对于阐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有理论的和现实的意义。这个问题通常是从工程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的角度来考察的,如从哲学的观点来反思,从本体论、价值论和认识论的方面审视,或许会有助于扩展研究的思路。

      

       一、科学与技术的差别

       科学向技术的转化是以两者互有差别为前提的。如果科学与技术已全然等同或已一体化到无差别的程度,就谈不到科学转化为技术,也无所谓技术转化为科学了。

       理论界对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论述较多,对科学与技术的差别讨论较少,其原因或许是科学与技术间的依存太密切了。仅从现代词汇看,很少有两个名词像“科学”和“技术”那样相随相伴,“科学技术工作”、“科学技术水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依靠科学技术”等频频见于报刊和日常用语。人们讲到科学常要说及技术,谈到技术几乎同时必提科学,或者把它们缩称“科技”,如“科技意识”、“科技人员”等提法。

       科学与技术差别的讨论也有其困难,这个讨论涉及定义,如果它们的定义明显不同似乎就解决了。但是,要给科学与技术下个确切简明的定义,一则难以概括,二则其意义也不很大。例如,只说“科学是关于对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技术是关于人们‘做什么’和‘怎样做’的方法和手段”,仍不足以搞清楚科学与技术之间究竟是怎样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对于科学与技术这类基本概念,与其用“定义法”划界,还不如用“特征描述法”来比较和说明。

       科学与技术的不同可以从诸多方面的特征来描述和对照。例如,科学讲求要有所发现,其研究过程探索性强,相对不确定;科学劳动的自由度大些,有较明显的个体性,科学人才的“最佳年龄”较小(不难看到三十岁左右就有杰出成就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科学潜力对国家实力的影响略为间接;相比而言,技术讲求要有所发明,其研究过程计划性较强,技术活动的协作性大些,个体性弱些,技术人才的“最佳年龄”偏大(难以看到三十岁左右就有突出贡献的工程师、医生),技术水平对国家实力的影响更为直接。

       用“特征描述法”来说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也会有它的弱点。可能偏于繁琐,不够简明,特征选取的标准可能未抓住根本,主次不分,缺乏内在联系,还可能以偏概全,挂一漏万。我也曾对科学与技术的不同特征作过描述,类似于上面举例那样写了它们的若干区别,列出的特点看起来似乎比较具体、比较周全、比较通俗,而其缺陷恰是观点庞杂,立论层次不高,缺乏哲理。本文力求在对科学与技术的差别和转化的分析上略有理论色彩,当然仍会不尽人意。

       从哲学的观点看科学与技术的差别,应当有相当的论证,在后面三节会有所分析,这里只列表大致表述:

      

      科学

      

      

      

      

      

      

      

      

      

      技术对客观过程的反映和陈述

      

      

      

      

       对人工过程的创造和控制解释因果性,揭示可能性

      

      

      

      

       设定目的性,造成现实性力求全面、正确、精确,真理性标准

      

      力求合理、有效,功利性标准对假说、猜测的证伪与证实,实验、

      

      对设计、方案的选择与优化,试验定律、原理的提出

      

      

      

      

      

      

       、规则、程序的确立从特殊到普遍,从具体到抽象,从整体到 从普遍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分析

      

      

      

      

      

      

      

      

      

      

       ,从要素到综合一元性,通用性

      

      

      

      

      

      

      

      多样性,专有性

       表中分项标准不清,但这个简要的对照或许会有助于研究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或许会对讨论科学向技术的转化有点启示。本文对这个转化只论及三点,即从因果性到目的性的转化,从真理性到功利性的转化,从一元性到多样性的转化。

      

       二、从因果性认识到技术目的性的转化

       因果关系有其客观性,客观的因果性不体现人们的愿望、追求和意志,但技术是主体性的、有目的的。无论在现代、近代还是古代的技术过程中,人们的活动都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都要追求某种目标,都会表现出期待和决心。

       技术的目的性可以是技术自身的,如为了解决物质变换、能量转化或信息处理过程中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过程之间的矛盾,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增加产品功能、减少消耗、解放智能和降低污染排放。技术的目的性也可以是“超技术的”或有明显社会性的,如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提高富裕程度、促进文化传播、发展国际经济合作、抵御入侵或强化征战能力等。技术的社会目的要通过技术自身的目的实现。

       主体的目的性不同于客观的因果性,目的性又离不开因果性,而要以客观因果性为前提(与之相符),不自觉地或有意地背离客观的因果性,技术目的就不可能成立或无从实现。某种疾病本来是由缺乏维生素或遗传因素引起,以杀菌治疗为目的就无从奏效;不顾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科学发现仍去研制“不消耗任何能源的机器”,乃属自取败局。

       技术活动的目的性与客观过程的因果性相符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多见于古代)是人们缺乏对客观因果性的科学知识、科学解释,但他们的有目的性的活动却在实际上与客观的因果性吻合(暗合)。古代炼铁与柴炭氧化燃烧(原因)导致矿石还原成铁(结果)相符,古代水车运转与位能减小(原因)导致动能产生(结果)相合,尽管那时还没有关于氧化还原、位能动能的科学原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