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同时又是人类区别于动物、形成所谓“人”的本质和文化的本质基础。因此,揭开实践之谜,乃是人类认识自我的必由之路。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于实践的理性认识,仅仅停留在实践的浅层的功能,形式和特征等的揭示层次①。近些年来,哲学界兴起的对“实践问题”以及“主体性”问题等的探讨,可谓是这种认识已经不能说明人类自身如何看待实践活动的一种证明,同时也说明,深化对实践活动的认识又是人类认识自我和人类理性更深层次的内在要求。 探讨人与自然之间实践的发生之源,是揭示人类实践之谜的一个必然环节。透过繁纷复杂的实践现象,揭示实践的“一般本质”,尤其是人类现实实践活动发生的逻辑起点,是揭示人类实践奥秘的关键。本文拟就此及其展开形态作一初略的探讨。 一、人类实践发生的两大前提 人类祖先从动物式的活动转变为人的、或者作为“类”的本性的实践活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转变的产生必然有其客观的前提。对这种前提作出符合历史事实的解释,即是揭示实践的“一般本质”的可靠逻辑出发点。因为人类实践的前提本身就是实践发生的事实起点。 历史研究表明,在距今约三万五千年时,人类的祖先终于完成了自身整个的进化过程,转变为具有符号化思维的人类。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史里阿诺斯在他深有影响的历史著作--《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一书中这样指出:“这一转变可视作地球上事态发展的第二个大转折点,而生命从无机物中脱胎而出则是第一个大转折点。在完成极其重要的第一个大转折点之后,各种生物的进化是在通过突变和自然选择而适应各自环境的过程中实现的;这在更新世气候剧烈变动的时期表现得特别明显。但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进化过程转向相反的方面。不再是遗传因子适应环境,而是人类改变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遗传因子”②。 所谓遗传因子,据我们的理解,事实上指的是人类思维着的需要。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遗传因子与外部环境存在着矛盾,以及由这个矛盾而引起的人类改变环境的需要和环境决不会自动满足人这一现实之间的矛盾。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种矛盾是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客观存在,它也就是人类实践发生的动力基础和客观前提。没有这种矛盾就无所谓实践。可以说,正是存在着这样的矛盾以及由这种矛盾而产生的实践活动,人类才真正地把自己从动物中提升出来。为行文或后面叙述的方便,我们借助经济学上“短缺”的概念,就姑且把人类思维着的需要与环境现实之间的矛盾称为主体性短缺。 人类改变环境的需要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主体性短缺最原始的现象,同时也是人类与环境之间发生实践的最本质的现象。而满足这个最初的主体性短缺的过程,就构成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即第一个实践活动。而且,主体性短缺并不是单一的,或凝固不变的,它既有目的性短缺(各种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短缺),又有手段性短缺(工具的短缺,人类改变环境的方式方法的短缺)。并且,主体性短缺决不会停止不前,在满足第一个目的性短缺的过程中,又会引起第一个手段性短缺,而第一个手段性短缺又会再引起新的手段性短缺…… 主体性短缺就其内容而言,可以说是无所不包的。由于人与环境的矛盾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走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人类群体走到社会集团,再到具体的个人,是一种立体性的结构,主体性短缺也就从食物短缺到穿的短缺和住的短缺,走向土地和劳动力的短缺,走向资本的短缺;从物质的短缺走向精神的短缺、权力短缺以及声望短缺等等,表现得十分丰富多彩。可以说,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主体性短缺不断发展变化以及不断满足这种短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史。由于主体性短缺的满足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而主体性短缺的不能满足性却是绝对的、不断发生的和无条件的,因此,主体性短缺是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客观存在,也正是这种存在才使得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断地持续和发展。 “主体性短缺”一词与“主体性需要”一词的根本区别,在于主体性短缺是思维着的主体性需要,即已经上升到意识领域,并不得不去解决或满足的需要,否则,就将影响人类的生存、享受和发展;而主体性需要则是意义更为广泛的一个概念,它除了主体思维着的需要,还包括主体潜意识中的需要,甚至包括一定历史条件下无法满足的,但已被主体有所意识的需要。主体性短缺以主体性需要为基础,是人类发生实践的更为直接的动因。自然或环境不会赐给人类没有短缺的社会,而自身就是作为主体性短缺的产物的实践活动也不可能创造出永恒地满足主体性短缺的社会。因为没有短缺就不需要也不可能存在着实践。 主体性短缺是人类实践活动发生的前提,这是无可置疑的经验事实和逻辑事实。但是,如果认为只要有了主体性短缺就会有人类实践,那也是极端片面的。人类实践活动作为满足人类主体性短缺的手段出现,之所以与动物式的活动有着根本性的区别,还存在着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前提,这就是人类的符号化思维及其能力。众所周知,人的智力是人类之所以在地球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奥秘。远古代史研究表明,在四次大冰期和三次间冰期的更新世时代,急剧变化的环境迫使所有的动物都必须能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对人类祖先来说,适应新的环境不取决于蛮力,也不取决于耐寒的能力,而是取决于智力的增长以及如何较好地运用智力③。正是智力的良好运用才使人类祖先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的环境,也正是智力的增长才使人类祖先能够顺利地完成自己的进化或转化过程。但是,当人类祖先还处在进化的过程中,他的智力尽管比其他动物高出一筹,却也还是反应式的智慧,与其他动物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层次上的高低而已。因此,人类祖先与这种反应式的智慧相应的活动,其功能也只表现为适应环境,而不是使环境适应自己。这就是早期猿人虽然也能够制造石具,但“它”的活动却还不能称为实践的原因。人类祖先彻底完成自己整个的进化过程,是以人类形成了一种具有符号化思维的智慧为标志的。正是这种智慧才使人类社会真正与动物完全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