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及其新发展

——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作 者:

作者简介:
余继坤 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

原文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5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生产力观的问题,无论在我国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建设中,还是在物质文明建设中,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从理论上探究生产力观的内涵,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在当代的新发展,这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弄清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推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

       何谓生产力观?概括地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基本观点或理论,包括生产力的科学定义、特性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的原理原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生产力是标志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范畴,它是人们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一种客观的实际能力或物质力量,它具有客观性、物质性、主动创造性等社会历史性等显著特性。生产力的客观性是指“人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因为任何一种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马恩全集》第3卷321-322页)每一代人都只能继承前人所创造的一定生产力的现实,并以此为基点来开展改造自然的活动。换句话说,每一代人所面对的现实生产力,具有一种不依自己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既得性”与“不可选择性”。生产力的物质性,是指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过程所具有的客观实在性。虽然从现象上看,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它不能避开意识的“介入”和“纠缠?”,即必须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发生的这种改造的活动,但是在本质上它是物质的。因为它的各个构成要素均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作为主体的人是有血有肉的物质的实体;改造的过程是物质力量之间(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等物质力)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结果也是对象客体的物质性(包括形态、性能、性质等等)的改变,应该说物质性是生产力的一种更为根本的特性,因而才使得人类的生产力呈客观的物质的力量,而与其他社会活动区别开来。生产力的主动创造性,是指生产活动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改造活动。一方面它必须掌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还必须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依据社会的需要,对对象客观实施的改造过程。这种主动创造性实施于生产过程中,就是一种实际的能力—一主动创造力。此外,生产力的社会历史性,是指生产力不是超历史地发生的,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生、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物质力量。

       马恩指出:“社会……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地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的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马恩全集》第3卷320页)“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同上,322页)这两段话极其深刻地阐明了生产力既是现存生产关系得以确立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同时,也是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变化发展的最深刻的源泉和动力,它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样,由生产力的的科学定义、特性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等方面的基本原理,构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完整的生产力观。我们要研究历史,认识现实社会及其发展的状况,就必须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才能揭开历史发展的奥秘,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

      

       二

       考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关系,我们发现这一反映社会历史发展最一般规律的学说,是从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生产力出发揭开社会基本关系的奥秘的。它认为在人类社会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为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该社会的上层建筑,从而一定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状况来决定或作出最终说明的;并且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推动着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形态的变化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总是以自己独特的思维视角,紧紧地盯在作为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的生产力上来观察、分析和说明问题的。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这里表现出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马恩选集》第4卷477页)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肯定: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关系中,生产力观处于核心的地位,它是唯物史观其他理论得以确立的基本依据,其他理论原理则是根据这一观点所作的展开和补充。就是说整个唯物史观是围绕着生产力观这一核心所形成的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因此,没有生产力观,就没有唯物史观的产生;离开生产力观,唯物史观也就失去了其得以确立的基本依据。

       我们之所以说生产力观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其主要根据如下:

       第一,生产力观揭示了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因而为认识社会,把握社会的状况,提供了最基本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阐述唯物史观时,首先指出的基本事实是:人们必须解决吃、喝、住、穿即生存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社会才能存在。而生产活动是提供这些物质资料的基本来源,社会生产的状况如何,直接地决定着社会物质文明的程度,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了社会历史的基本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及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所以,不了解生产力及其发展的状况,当然也就不了解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的状况。

       第二,生产力观揭示了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刻动力和源泉,提供了一把打开社会历史发展奥秘的钥匙。唯物史观认为,一种社会形态的存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着的。社会形态变化发展的奥秘在于: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由于它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地变化发展。而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也或迟或早地必然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导致社会形态的更新。当然这种发展更新,不意味着是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恰恰相反,它必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中来获得实现的。可见,离开了生产力观,社会变化发展的奥秘就无法揭开和把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