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账”压垮优秀女孩

作 者:
铭心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华家教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3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母亲:建“感恩账”以激发女儿的学习热情

      周一,一对母女来到了我的咨询室。母亲马女士衣着朴素,脸上透着掩饰不住的焦虑,紧随其后的女儿紧咬双唇,神情沉郁。

      马女士说,女儿李雯所在学校举行期中考试,没想到,考卷刚发下来,老师提醒大家先审阅一下试卷的时候,女儿李雯却狂躁地撕烂了试卷,哭着逃离教室。监考老师怕她出安全问题,赶紧通知了班主任,班主任一边看护着李雯,一边通知马女士赶紧来学校领走孩子。

      马女士说,她看到女儿时,李雯狂躁不已。把李雯领回家,马女士专门请假陪护女儿,看到她情绪不稳定,也不敢劝她回学校继续上课。她心痛地说:“为了女儿上这所学校,家里花了这么多钱,她突然撂了挑子,以后我和她爸还有啥盼头?”

      没想到,一直默然坐在旁边的李雯却突然说:“你不就是心疼钱吗?你对着账本算算,我花你多少钱,以后还你多少钱!”

      “账本?”“什么账本?”李雯激愤的话语带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信息。在我的询问下,马女士讲述了有关为女儿建账本的由来——

      马女士今年40岁,是一家不太景气的国企职工,丈夫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女儿李雯是他们未来的希望,2011年8月,女儿考入一家区级重点中学,因为不属于片区内就学,马女士要交一笔3万元的择校费。

      缴完费用,马女士觉得为孩子上学投入这么多,应该让她有一定的压力,有了压力学习上才能有动力。然而,该用什么办法,让孩子明白父母的期望呢?

      一次,马女士看到一篇《给儿子建本“感恩账”》的文章,不由得眼前一亮:是啊,生活中,我也有记账的习惯,何不另外给孩子建本“感恩账”呢?孩子学习松懈时,可以拿出来让她看一看,让她心里有些压力,学习起来才能更勤奋。

      从那时起,马女士专门准备了个本子,中规中矩地记起了账。此后,女儿的每笔支出都赫然在列:择校费、学费、住宿及每月生活费、各类学习用品,甚至是衣着支出,都在账本上记得清清楚楚。一年半时间,各类支出已将近5万元。

      女儿:妈妈的“感恩账”让我几近崩溃

      马女士提起为女儿专设的感恩账本滔滔不绝,坐在一旁的女儿李雯眼里却闪着怒火,我让马女士先出去一会,我要和李雯单独聊聊。

      李雯沉默了两三分钟,缓缓开了口。她说,那是去学校报到之前的晚上,妈妈拿着个本子,一脸严肃地说:“雯雯,你要上初中了,从现在起,妈妈为你建了个账本,以后你的每一笔花费都会记在上面,将来这些钱,你都是要还的!”看妈妈不像是开玩笑,内向的李雯也没说什么。于是,妈妈当着她的面,认真记上了第一笔账——择校费:3万元整!

      此后,李雯发现,每次她从学校回来,妈妈与她的话题就多了一项:这周花了多少钱?然后拿出账本来,当着她的面一笔一笔地记下。一次,李雯半开玩笑地问:“老妈,将来我还不起你的钱怎么办?”没想到妈妈毫不犹豫地回答:“还不起也得还,爸妈可不是白养活你的!”李雯心里很不高兴,再加上妈妈每次记账后,总会有意无意地说一句:“现在给你花的钱,将来都得还我!”她渐渐相信妈妈是动真格的了。

      李雯泪眼汪汪地看着我,说:“阿姨,你知道吗?在学校,我看到同学们买起东西来那么潇洒、随意,十分羡慕。而天热我想买个冰淇淋,都得考虑几分钟,总觉得自己背后有双眼睛始终盯着我。”

      在这样的心境下,李雯学习虽然刻苦,却始终带着一种情绪。初一学年第二学期,她在班里的成绩只能排在中等,妈妈很难接受,拿出那个账本对女儿说:“你看看,这一年你连择校费在内花了4万块钱,取得这样的成绩能说得过去吗?”李雯心里难受极了。

      进入初二后,妈妈仍继续着记账的行动,长达十页的明细让李雯感到了不小的压力,她也变得越来越不愿意与妈妈交流了。在同学的眼中,李雯变得郁郁寡欢,有时还会莫明其妙地发火,周边同学的一举一动都会招致她的反感。每个周末,看着别的同学欢天喜地回了家,李雯的回家脚步却异常沉重。

      不久前,学校举行期中考试。李雯在考场上听见同学哗哗啦啦翻试卷的声音,心慌得厉害,脑子像炸裂一般,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抱着头大喊:“烦死了,我不想活了!”喊完,她跑出了教室——

      沉重的“感恩账”让亲子关系降到了冰点

      李雯的诉说让我暗暗吃惊,从刚才马女士的叙述中,我能感觉到她对女儿的这些心理变化一无所知,至今还在为自己的“感恩账本”得意呢!

      于是,我把马女士从外面叫了回来,待她坐定后,我把李雯刚才的诉说,原原本本说给她听,马女士听得大睁双眼,并连连摆手说:“不,老师,我设立感恩账的本意是想督促女儿好好学习,哪想让她还呀?”

      听着马女士的辩解,一旁的李雯忍不住了,她愤怒地指责妈妈说:“你太虚伪了,你说让我还钱的话有上百次了,现在否认有意思吗?”

      女儿的话让马女士更着急了,她急忙给女儿解释,母女俩争执了一通,都气得不理对方了。我笑着对马女士说,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好的动机不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别人的教育经验可以借鉴,但要区分对象,用对了人,事半功倍,用错了对象,反而带来负能量,所谓“南橘北枳”就是这个道理。据我观察,李雯这孩子较为内向,她平时学习压力大,你当着她的面记账,反复强调“这些账都是要还的”,无形中给了她很大压力。孩子住校,你和孩子沟通很不够,让她一直带着情绪学习。你对女儿的爱她不但未能体会到,还从相反的方面去理解,认为妈妈“冷血,不爱她”,这让她学习失去了动力,日积月累,不出问题才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