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银行:掌控孩子正在发育中的理财观念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庭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3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月光族”和“啃老族”越来越多的当今,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可要让这些在蜜罐中泡大的孩子树立理性的理财观念,该有多难!这不,叶雨母子俩打起了心理仗……

      智斗小财迷:为零花钱记账

      6年前,我携6岁的儿子兆君从日本回沈阳过春节时,特地嘱咐父亲,不要给压岁钱,别惯坏了孩子,要给也别超过5元。

      第一天,兆君接过姥爷5元的小红包后,就去小超市与他的小表哥一起花掉了。第二天,兆君起床后径直去找姥爷要10元红包;第三天,他又跑去找姥爷要“大票”的。姥爷好奇地问他:“大票是多少?10元吗?”兆君说:“是100元的。”姥爷知道兆君对人民币的认识几乎是零,明白一定是兆君的小表哥在背后捣鬼。但平时难以见到外孙,姥爷自然满足了他。于是,兆君和小表哥用这钱又买回一堆花花绿绿的零食。

      那天,我外出办事回家,见兆君正认真地数他的小钱袋子,那表情简直就是现代版的小葛朗台。我惊诧,短短几天,儿子怎么变成了小财迷?老爸非常了解我的个性,未待我开口教训孩子,便开口教训我:“不许骂孩子,让他高兴几天!”我很想分辩,但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姑且让儿子过几天幸福到极点的日子吧。

      离开沈阳后,我要收缴儿子580元的压岁钱。他显然已尝到花钱的甜头,马上提出抗议:“那80元我要留着!”“不行,妈妈从来是说话算数的。”儿子见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很不情愿地交出了宝贝钱袋。

      但接下来的日子,我只要带他进超市,他就疯狂地把想吃的食品猛扔进购物筐中,我只好一次次与儿子斗智斗勇。“妈妈以前说过,每次出来只允许你买一样喜欢的东西,如果买两样需要妈妈同意。对吧?”儿子先是沉默,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搬出姥爷来压我:“记得。可是姥爷也说了,兆君想吃什么,要是妈妈不让买,就告诉他!”

      我晕!嘿嘿,现在山高皇帝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姥爷能奈我何!我说:“姥爷一年只见你几天,是想让你开心。就像一年只过一次元旦,哪能天天这样!”儿子仍小声嘟囔着:“我们家也不是没有钱,妈妈怎么这么小气!”我因势利导,“钱,咱家虽然不缺,但从小要学会节约,不能乱花!”一番苦口婆心地理论下来,总算以我的小胜利收场,儿子最后只拿了一样他心爱的零食。

      但是好景不长。儿子上了小学,见别的孩子都有自主支配的零花钱,他竟不经同意,私自拿他爸爸的钱去买了游戏卡。那天,面对我的“审问”,他说:“周末我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人家都有钱买玩具、买零食,我心痒痒,就……”我这才惊觉,这让孩子产生了社交障碍。综合各个家庭给零用钱的信息,我决定每周给他200日元。

      儿子知道他有固定的零花钱后,兴奋得眼睛里闪着光。而我的心思则是想让他从中学会自主消费、理智消费,于是给他添了许多“附加要求”,“你每花一笔钱必须有记录,妈妈要检查是不是合理。”“还有,你每周只能用100日元,剩下的一半存进存钱罐,以后你想买什么就用存的钱去买。”儿子先是不停地“嗯”,听到这话时,马上反应过来:“那以后您不给我买吃的了?那我把钱攒够了是不是可以买卡、买游戏机?”“是的。但如果你用光了,妈妈是不会再给的。”尽管觉得条件苛刻,儿子眨巴眨巴眼睛想了想,还是兴高采烈地答应了。

      超支不补,约束“月光”儿

      两个月后,就在我为彻底改掉了儿子擅自拿钱的习惯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儿子突然对我说:“您能把一个月的零用钱一次性地给我吗?”我问为什么,他说:“每周100日元太少了,我想买东西的时候,钱不够。”我突然明白,只靠少给钱来控制孩子的消费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关键是要教他学会克制、懂得自控。于是,我们又开始续演下一集家庭情景剧“磨嘴皮”。

      “每个月给你900日元,其中的500日元你存进存钱罐,剩下的400日元你可以自由支配。”

      “好哇,好哇,我不会胡乱花钱的。”

      发“月钱”那天,我反复叮嘱:“这是四周的零用钱,用完就没了。”儿子连连允诺。可我心里直打鼓,这样尝试的结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到时只能见招拆招了。

      儿子拿到钱,欢天喜地跑出去了,下午4点多,他揽着一批“战利品”回来,然后进了自己房间,悄悄记账去了。我想,八成他把400日元快花光了。我决定不再说教,并且提醒自己:如果未来三周他的零用钱没了,千万不能心软再给钱,得让他尝尝苦头。

      晚上儿子睡了以后,我忍不住翻看他的记账本。天哪!长长的一串,而且400日元花得只剩下3日元。这才一周哇,我倒要看还有三周他怎么过。

      原以为第二个周末儿子会向我伸手,我早早准备了一堆要教训他的话。可是,两个周末过去了,风平浪静,儿子不提钱的事,倒是我有点儿沉不住气了,琢磨儿子没钱了不能出去玩,是不是很委屈,几次有再给他一点儿钱的冲动。

      第三周的周末,儿子活蹦乱跳地去玩了。可到了周日,儿子吞吞吐吐地开了口:“妈妈,我还要点儿零花钱。可以吗?”看到他那可怜巴巴的眼神,我有意把视线移到别处。我知道,现在我们双方在打心理仗,就看谁能最后坚持住。

      两种声音在我的脑海里嗡嗡作响:“我晚育,生他时在阵痛中度过了难耐的35小时,难道连这点儿小小的愿望都不能满足他?”“爱有很多种方式,满足一个小孩的欲望其实很容易。而不满足他们,并诱导他们明白一些道理,才是真正要花心思的。规则就是规则,如果你不坚持,孩子就会失去自制的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