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体行为的多尺度城市空间重构及规划应用研究框架

作者简介:
柴彦威(1964-),男,甘肃会宁县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城市地理与行为地理研究,(E-mail)chyw@pku.edu.cn,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刘天宝,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塔娜,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内容提要:

中国城市转型面临多尺度的空间重构,从社区、中心城市到都市区、城市群等不同空间尺度。一方面,每个尺度上的空间组织特征及居民行为模式彻底改变;另一方面,一系列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问题出现并累积。面对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和新问题,需要依托行为研究,梳理多尺度城市空间的概念体系,揭示其形成机理,判断其环境响应,并以低碳和和谐城市为导向,提出规划策略。具体内容包括:整合GPS、手机、网络、问卷和访谈等多种行为数据,建立中国城市多时空尺度居民行为数据库;分析城市、都市区和城市群尺度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和居民行为特征,创建基于个体行为的中国城市空间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解析多尺度城市空间组织及居民行为模式与社会矛盾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以社会公正、和谐和低碳为导向,提出不同尺度城市空间调整优化策略和居民行为引导策略,面向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可持续性的提升,推动形成多尺度的居民生活圈和城市空间单元。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3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13)04-0001-07

      修回日期:2013-05-31

      1 中国城市转型与多尺度空间重构

      在经历了30年的转型发展后,中国城市正处在从以土地开发、经济发展为主导的模式转向以空间优化和社会建设为核心内容的新阶段,城市社会-空间转型推动了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进程,引致了中国城市空间在城市、都市区和城市群3个尺度的空间重构。城市尺度表现为以郊区化为基本特征的空间扩展[1-4]和伴随单位制解体引发的社会经济要素重新布局[5-9];都市区尺度表现为以城市空间的扩展和区域社会经济联系的加强为推动力的“都市区化”与日常通勤圈的形成[10-13];城市群尺度则表现为城市群分布范围扩大、数量增长[14-18],城市群已经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基本单元,同时也是推进城市化战略和实现城乡统筹的基本着力点。经过重构的3个城市空间尺度在未来城市发展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构成了理解和规划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落脚点。

      而多维度、长时间和大规模的中国城市转型也导致了深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响应,前者是转型在“人地关系”方面的表现,后者是转型在“社会群体关系”方面的表达。人地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两个方面,在空间方面表现为土地资源大量消耗、空间组织的无序及其导致的高碳化[19-23]。社会环境方面,社会分异加剧、社会阶层断裂现象[24]不断深化,在空间上表现为社会隔离与排斥,新城市贫困群体、女性、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日益边缘化[25-28],同时随着核心家庭比重的提高以及居民日常就业、出行模式的调整,家庭分工与和谐也成为日益重要的社会问题。城市转型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响应形成时空累积劣势,逐渐成为城市生态和社会可持续性的重要障碍。而随着城市多尺度空间重构的推进,这些问题越来越显著地暴露在城市空间的不同尺度,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不同水平上城市空间的优化。

      在“十二五”规划后,以“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为主线,以“以人为本、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为特征的二次转型,更加突出人的全面发展[29],为城市发展与城市研究提出了更强的社会需求。“二次转型”、“新型城镇化”、“公平”、“正义”等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词。中国的城市空间发展不能只从经济发展的目标出发,更重要的是从城市个体的生活质量、个体健康、社会公正等以人为本的视角出发,从个体行为出发,刻画和理解中国城市转型的环境响应,并面向低碳和社会和谐,提出空间组织和居民行为优化。而紧随西方地理学社会转向、行为转向和人本转向的趋势[30-32],近年来中国城市空间研究中逐渐开始对人的空间行为予以正面关注,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研究的重要性得到认可。城市空间研究的视角逐渐由城市物质空间转向社会空间,从功能空间转向行为空间,关注点从土地利用的空间合理配置转向人类行为的空间表现,研究的目的也从重视生产的经济目标转向注重生活质量的社会需求目标[33]。同时,信息技术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时空行为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34-35]。

      流动性不仅是城市尺度空间组织的基本特征,更是基于通勤圈的都市区和基于社会经济密切联系的城市群形成的原动力和核心表达。城市尺度是实现居民日常行为空间有序和生活质量提升的基点,都市区尺度是发挥市区辐射功能、提升社会经济组织效率的基点,城市群尺度是促进城市互利合作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点。因此,在理论上需要对城市、都市区和城市群的概念、空间范围、运行机理和相互关系进行梳理、总结和挖掘,增强对多尺度城市的解读;在实践中需要对城市的发展进行多尺度的优化和调控,增强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可持续性。从多时空尺度展开居民行为及城市空间研究,形成基于行为的中国城市理论体系,以背景分析、数据采集与管理、分析与可视化、理论提升与总结和规划应用探索为核心内容,形成中国城市行为研究的基本范式,为今后相关研究的深化和扩展提供指导和支撑(图1)。

      

      图1 基于个体行为的多尺度城市空间重构及规划应用研究框架

      Fig.1 Framework of individual behavior-based multi-scale spatial reconstruction and its planning application

      而建立基于个体行为的多尺度城市空间重构与规划应用研究,其核心是从个体行为角度理解多尺度的城市行为空间,分析行为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重构不同层次的城市空间概念体系。因此,本研究将从行为空间的多尺度框架出发,分析不同空间水平下居民行为空间的主要特征与构成要素,结合居民行为空间的前沿研究,提出基于个体行为的多尺度城市空间重构与规划应用研究体系。

      2 行为空间的多尺度解读

      个体为满足自身需求而在城市空间开展各种日常活动以及活动之间的移动所包括的空间范围就是其行为空间[36]。基于城市居民空间行为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以及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等实证研究与规划应用尝试逐渐增多[37-38]。但是,随着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发展,城市要素和职能的外溢和扩散与城市人口结构及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相互作用,城市内部已经不能满足居民日常行为的需要,都市区、城市群内部的社会经济功能协同和生活空间网络逐步形成[39-40]。

      多尺度城市行为空间强调城市居民在不同城市空间尺度地域范围内开展各种活动所形成的空间形态与结构,基于行为类型和行为与空间相互作用模式构建“城市-都市区-城市群”的多尺度行为空间研究框架(图2)。城市行为空间指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城市居民利用各种设施进行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空间范围,是城市空间重构作用下的居民基础生活圈,按照活动行为的类型可分为通勤空间、居住空间、休闲空间和购物空间等。都市区行为空间是指在中心城市和外围县之间形成的紧密相关的都市区空间范围内以通勤行为为核心而构建的“一日生活圈”[41]。城市群行为空间是指在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和功能协调的背景下不同城市居民通过区域产业、医疗、旅游、文化等高层次的城市职能和社会需求的共享[42-43]以及由人口迁移、休闲旅游和部分城际购物而形成的拓展生活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