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域生存空间的认知与建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金凤君(1961-),男,内蒙古赤峰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E-mail:jinfj@igsnrr.ac.cn,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原文出处:
地理研究

内容提要:

生存空间是指人类或其中某一群体能够控制、利用和管理的由物质和环境构成的地表空间范畴。认知与建构空间并对其进行有效组织一直是人类社会矢志不渝的行动,基本目的是通过对生存空间的不断再造实现某种人类价值的彰显。生态文明既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行动,探索空间与行为的双约束机制是促进人类发展生态文明转向的必然选择。本文从空间的工具价值与系统功能切入,阐述空间的工具价值特质、空间的系统功能与建构的基本价值取向;解析生存空间的经济社会属性,以及空间约束的自然价值内核;提出人类利用生存空间所应遵循的空间公正、行为公益、社会公平的三大永恒原则。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3 年 06 期

字号:

      修订日期:2013-06-17

      1 生存空间的工具价值与建构

      1.1 生存空间的工具特质

      由物质和环境构成的地表空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自人类主宰世界以来,由特定地表空间构成的“生存空间”就被动地或被迫地成了我们改造和建构的客体对象,它的功效由人类来决定的成分越来越大,功利性和目的性越来越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空间被用来生产剩余价值,空间及空间生产、空间消费都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中介和手段,这确定了生存空间的客体地位和它越来越从属的工具价值。

      从文明进步的轨迹看,工业文明导致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人类的定居性不断强化,以国家、城市为活动空间的基本范式被固定下来,人们在追求多样的城市、繁荣的经济、丰富的生活和宜居的环境等理想目标中,总是对特定地域空间的功能、效力和效率等方面提出要求,这种要求转化为意志和愿望,导致“人”这一主体对自身赖以生存的地表空间产生强烈的塑造感和建构动力,营造出多样复杂的功效空间,成为人类从事“扩大再生产”的空间工具。

      所以,我们所依赖的地表空间已经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演化为生存与发展必须利用的工具,尤其是我们建构的各类功效空间,作为生存空间的有机组织部分,其“容器”功能和系统关系结构是其工具价值的特质。这一特质由于人类规模和能力的扩大已经从抽象虚无变得客观实在,已从无限广袤转化为整体局促,已从范围模糊实现了界限精划,已从功能自在天赋转变为人造建构专属。这一客观现实使人类发展面临“容器”和“关系平衡”效应:这是一个绝对的容器还是一个相对的容器?我们利用的潜力还有多大?如何与其他物种共存——是由我独用还是天赋共享?如何与我们自己共存?我们通过什么方式和技术扩大约束我们的“容器”?等等。回答上述问题需要从科学与哲学上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归纳起来,在人类发展生态文明转向的大背景下,关于生存空间问题需要在三个方面重建理论和认识的基础。①空间的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我们对空间中要素的价值已经认识的非常清楚,但对包括自然和社会在内的空间的整体价值认识还比较模糊。人类将原本有机联系的自然系统分割的越来越破碎的过程中,空间的社会工具价值越来越突出,自然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面临巨大挑战。要创造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境况,需要理论上的重新建构。②空间的工具价值与要素的配置关系。是要素的自然和人为配置形成了实现的功效空间并决定了其工具特质、进而决定了生存空间的质量?还是空间的基本自然价值或复合价值约束并决定着要素的配置和自身的工具价值?如何使二者有机统一?如果我们首先建构实在的功效空间,那么如何改造指导我们发展的经济学理论以防止资本的极端逐利行为所导致的空间福利的损失?这是一个难题。更为重要的是,如何重塑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演化的逻辑关系和准则?这可能比认识地球从方的回归圆的所需要的认知时间还要长。③空间与经济社会各利益系统的相互作用。既有的理论在分析各利益系统的演化规律中,空间是虚无的,各系统间也是相互独立的。但现实世界中功效空间是实在的,尤其是社会空间具有排他性、分割性、固定化、距离感等特性[1]。如何将功效空间的特质和经济社会各种利益系统有机联系起来还需要在理论和方法方面完善和探索。这包括经济系统与功效空间系统的相互联系、社会系统与生存空间系统的相互作用、物质空间与行为活动的有机匹配等。更为重要的是,在生态文明转向发展中,如何确定彼此的因果关系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涉及二者谁规范谁的核心问题。社会建构方法和手段造就空间景观和行为是人类发展的一种方式,空间建构方法和手段规范社会行为也是人类发展的一种方式,但二者的出发点显然是不同的。

      1.2 生存空间建构的价值观

      生存空间的建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利用我们居于其中的地表空间,满足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但是,这一建构是否都必须以完全满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最终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这关乎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和我们所采取的行为。将我们自身置于自然界中,“主—客”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方面,也是我们建构生存空间一直遵守的基本宗旨,但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应从“主客二元论”的基本价值取向向“主客一元论”的价值取向转向。

      笛卡尔-牛顿哲学范式是工业文明的主流哲学范式,其基本特征是二元的存在论、还原主义的认识论和分析主义的方法论[2]。在这一范式下,由于突飞猛进的技术进步,使人类形成了一种普遍的观点,即“人类的智慧和技术进步为人类提供了‘无限的资源’,这种资源将解决‘世界是有限’的这个问题[3]”。将空间占有、空间分配、空间流通、空间消费完全按照商品等价交换的规律进行,客观上把空间作为塑造市场化的生产关系的工具[4]。在这一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对生存空间的建构以改造为主,以狭义的人类福利为最高准则,攫取资源、彰显物欲是基本表象。从自然大系统看,人类活动的强化正在导致地球系统功能的“单一性”,这是人类社会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根源。

      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在利用我们既有的智慧、技术和手段解决我们面临的生态危机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在意识层面和理念上改善我们的行为,即以整体性的认识论、关联性的系统论、经济上的循环论、资源利用的俭约论、关系维系的协调论为指导建构我们的生存空间。以主客一元论代替主客二元论,以“生存中心主义”代替“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也就是在人类针对自然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中,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和对人类自身的自觉改造统一起来,在改造自然中使人类自身得到改造。“自觉地”改造自身与“积极地”改造自然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与互利。

      1.3 生存空间建构的核心内容与目标

      所谓空间建构是指对特定空间的合理属性、结构、质量、容量、能力、产出和伺服状态等设计一系列“文明准则”,确定其功能、效力和效率,以及对景观、行为、关系、范式的空间安排,是空间组织的观念基础和基本准则。空间建构的最高境界不仅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有意识的控制,而且表现为对生存环境的增益性建设与管理。具体而言,作为一种他组织,人类建构生存空间的主要内容集中在3个方面:①物质空间。以物质形式充填自然空间是人类建构生存空间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对各类功效空间的物质实体进行属性、结构、质量、容量、能力、产出和伺服状态等方面的预设或期望性安排,并以要素配置为手段形成实体景观和结构。其本质目的是确立享受自然提供的福利、满足人类的物欲、高效集约利用生存空间。②利益系统。所谓利益系统是指具有明确利益主体、表象和共性的相互作用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体或组织整体的事物的集合分布。对这一系统的建构就是对其体现的关系、行为和状态进行有目的的安排。现实中人类社会里存在的利益系统包括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系统、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等,在此之下还可以分化为无数的子系统。③行为范式。对经济社会活动的行为、程度、目的的约束与引导也是空间建构的基本内容。从可持续的视角看,建构的目标是营造出多样的城市、繁荣的经济、丰富的生活和宜居的环境,如此,普世的空间行为范式是至关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一切空间景观形态、空间结构模式都是人类某些空间行为范式的表象和作用结果。利用信息化和技术做支撑,构建生态文明框架下“集约效能化”的空间行为范式,应是人类需要不懈探索的主要方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