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范畴及我国行使主权沿革考

——兼论“南海断续线”作为中国传统海疆线的历史依据

作 者:

作者简介:
任念文,广东海洋大学,广东 湛江 524088 任念文(1968—),女,山西太原人,广东海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副教授,历史学博士,海洋经济与管理中心研究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边疆历史地理、区域经济历史。

原文出处:
太平洋学报

内容提要:

“中国南海”作为地理概念的产生与命名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中国历代政府对南海作为国家海洋领土长期占有与实际控制的事实,并在近现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民国时期在维护国家海洋国土的斗争中,以“南海断续线”标注于我国地图,既是对“中国南海”传统海疆范畴的考订与昭示,也是遵守当时国际法前提下的主权宣誓,更是依托当时国际习惯法维权的具体手段。本文认为,“南海断续线”具有“中国传统海疆线”的法理地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应条款所规定的历史性权利要件,是不容否定的,这应作为我国与南海周边诸声索国就南海问题磋商与谈判的关键性法理支撑。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3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049(2013)02-0085-14

       修订日期:2013-01-10。

       由于国家海洋国土特殊的物理属性与地理属性,海洋国土的主权捍卫与治理十分困难。一直以来,我国学界普遍认为古代封建中国重视陆疆维护,轻视海疆维护,致使我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过渡时,海疆危机频频,直接影响当代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事实上,从已掌握材料看,中国人的海疆意识古已有之。又由于中国历史上在亚洲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核心角色的扮演,使其与围绕中国海的国家交往基本处于主宰地位,①因此围绕中国海(包括中国南海)的海洋开发、海疆维护是存在的,且古往今来不断加强。同时,也确实存在与周边国家就南海的海洋开发与海洋管理的不对等状态。即使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发展低谷阶段,中国历代政府也不断适应并接受西方主权理念,顺应现代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迅速转型为现代民族国家,融入国际社会,遵循国际政治秩序的一般法则与国际法,积极捍卫国家陆地与海洋国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不断增强,对南海诸岛以及中国传统海疆的主权宣示与维护也更加得力。

       目前,中国南海诸岛归属问题的争斗日趋白热化,关键在于南海周边各声索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要求存在重叠与冲突。我国作为开发南海历史悠久的东方国家,在最早发现、开发、管理南海诸岛方面有着十分丰富与确凿的证据。但是按照1982年联合国颁布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显然不能厘清历史上我国与东南亚诸声索国对南海诸岛主权诉求的复杂关系。当前,矛盾焦点集中在中华民国内政部于1948年向世界公开发行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中一条“南海断续线”的标示是否具有国家疆域即国界线的地位。这条“断续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政府通过地图标示的形式,正式向国际社会宣布中国对南海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与管辖权范围。同时,这一国界线自颁布之日起至今60余年中,在我国涉及中国国家版图的地图中均无一不标示与体现,且在国际社会中无人提出异议。只是在1968—1969年西方学者论及南海蕴藏大量海底石油、天然气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颁布后,才有所谓的“声索国”对其合法性提出质疑,并作出相应举动。如一些国家对南海诸岛的非法占有行动、菲律宾擅自将“中国南海”更名为“西菲律宾海”,企图通过修改海域名弱化中国对该海域拥有主权的历史性影响。因此,对该断续线的产生背景、划线依据及其合法性的认真考证很有必要。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南海”作为世界通用地名及其范围的考证,梳理有关“中国南海”演变的历史事实与关于边疆的基本理论,证明“南海断续线”的产生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它作为中国传统海疆线的地位,为我国“中国南海”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维系提供了历史与法理的有力证据。在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就南海诸岛主权归属讨论以及海洋划界博弈中,这应成为重要依据,不容犹豫和退让。

       一、“中国南海”传统疆域四至考证

       中国对南海的发现、认识、开发与命名,源于古代中国封建国家政治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与政治实力的不断加强。国家形态的出现,意味着疆域治理的开始。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诗经·江汉》有“于疆于理,至于南海”的记载。中国作为最早建立的中央集权封建皇权国家,海疆思想古已有之。秦始皇统一全国,在今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设立“南海郡”,治所广州,虽为在陆地的政权建制,但由于岭南先民发达的海洋性文化生活特质,其控制范围已入南海海域。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立包括“南海郡”在内的岭南九郡,也是以中原王朝为统治核心,加强对南部濒海边疆的控制,并确定行政区划命名。这一时期,中国对南海控制所及包括环北部湾在内的南海北部地区。

       我国古代与南海周边国家往来频繁,期间我国一般史籍文字对南海的记载又泛称其为“涨海”,这一名称活跃于汉唐以降直至明清。《后汉书》载:“交趾七郡贡献皆从涨海出入。”②鉴于当时交趾(今越南中北部)的地理位置,该地时而作为中国郡县时而作为中国藩属国的地位,可以肯定北部湾、海南岛以南水域均在中国海疆范畴。南北朝时期,南方各割据政权海上活动频繁,依托南海贸易实力大增。东晋末年,刘裕与卢循领导农民义军发生著名的南海海战,“虎骑鹜隰,舟师涨海”③,证明这一时期南海也即“涨海”已对传统中国具有政治地理的深刻内涵。这一时期,阿拉伯人是由西向东穿越阿拉伯海、印度洋、南海,成为与中国贸易的主角,在他们的海洋地理中“涨海”(Cankhay)即“中国海”④。20世纪研究中西交通史的中外国学者经过多方考证,指出古代“涨海即海南岛迄满剌加海峡(今马六甲海峡)间中国海之称”⑤。而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则直接将中国古籍记载之“涨海”翻译为“南海”,可知传统中国海疆形成之早,并为当时世界所认同。自宋以来,“涨海”范围与今天的“中国南海”范围相同,并成为往来于此间的各国使者、商人、航海家所认同的共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