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历程视角下的广州市居民居住迁移的时空路径

作者简介:
古杰(1984- ),男,河南郸城人,博士研究生,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地理和区域经济;闫小培,周素红(1976- ),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地理、城市交通和GIS应用等。E-mail:eeszsh@mail.sysu.edu.cn(广州 510275)。

原文出处:
地理研究

内容提要:

转型与重构是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在这一背景下,从个体生命历程的视角研究居住迁移的时空规律和影响因素有助于从深层次理解城市空间结构重构的内置机制,同时,对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2007年进行的一次入户调查资料作为基础,研究了广州市居民居住迁移时空路径的生命历程特征。结果显示,广州市居民居住迁移的时空路径呈现出年龄偏好和空间偏好两个基本规律,这两个规律可以用“N”形曲线和“微笑曲线”来表达。“N”形曲线揭示了居住迁移率随年龄变化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最后再上升的规律。微笑曲线则揭示了老人与孩子的居住迁移的方向较为集中而中年人的居住迁移方向较为离散的特点。文章据此从不同生命历程居民居住偏好的角度分析了产生上述居住迁移宏观规律的原因。从而证实了广州市居民居住迁移的时空路径具有若干生命历程的特征,对转型期广州市住房的供给与公共设施和服务的空间配置有着积极的意义。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3 年 05 期

字号:

       修订日期:2012-08-09

       1 引言

       居住迁移是一个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与讨论的话题,特别是在中国,学界对居住迁移的研究还呈现出逐步升温的趋势。从研究的视角来看,居住迁移受到关注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居住迁移是反映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指示器,通过居住的变化来研究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1-6];二是居住迁移对城市不同区域的住房的需求有重要的影响,并最终影响到住房价格和产权结构等方面[7-9];三是居住迁移所引发的人口结构的变化影响到公共设施的配置,比如在城市的一部分区域幼儿设施供不应求,但老年人口设施却有较多剩余,因此需要根据居住迁移的情况配置不同比例的设施[10,11];四是居住迁移对于城市交通状况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学者们对职住分离和职住一体的争论一直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尽管它在内容上并不直接涉及居住迁移,但是居住迁移作为一个隐性影响因子始终存在[12-14]。

       相对于国内,国外学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居住迁移过程中的产权的变化。住房拥有率是国外学者研究的常用关键词,居民在迁移的过程中选择把房子卖掉还是出租是他们较为关心的话题。不少学者通过不同年龄阶段住房拥有率的统计数据发现,不同的年龄阶段在不同的生命历程中对房子的拥有率有较大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在对这一现象的解释过程中,学者之间的意见差异较大[15]。早在1965年,Yaari就提出住房拥有率的生命历程理论[16],后来不少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但实证的结果与理论的吻合性较差,Hurd等指出这种现象的症结在于居民并不把房子与退休金等同看待[17,18],换言之,多数居民在退休之后并不会把房子卖掉供自己消费,而是作为遗产留给子孙[17,19]。另外,不少学者把不同年龄阶段住房拥有率变化的原因归结为三个非经济因素。第一个因素就是家庭单位的解体,比如离婚或丧偶[20,21];第二个因素是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的改变,不少家庭为了降低开支而转变为房屋出租者[22,23];第三个因素是改变居住区,比如不少老年人会离开自己的原住地到距离子女较近的地方生活,这样他们既可以得到子女的赡养又可以帮助照顾孩子或者卖掉自己的房子而与子女一起居住[24]。中国经历了30余年的改革与发展,在城市化突飞猛进的过程中,城市的空间形态不断被塑造与重构,因此从时间变化的视角研究居住迁移是有意义的。另外一方面,这种塑造与重构也夹杂了居民生命历程更替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实行非常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婴儿潮和非婴儿潮交替出现,因此学界关于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研究定然会受到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有效地分析居民居住迁移的生命历程特点,对城市住房的空间供给,基础设施的空间配置等问题的解决都将有所裨益。

       本文运用时间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连续的年龄为时间尺度,从动态和连续的角度研究不同生命历程广州市居民居住迁移的宏观特征和规律,并从不同生命历程个体居住偏好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于2007年的入户调查。调查区域选择广州市11个街区,每个街区的范围大约1km[2],数据既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属性,比如年龄、性别、收入水平、家庭结构、工作状况等内容,也包括居住迁移的次数、年份以及具体位置等信息。问卷共抽取800户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006份,其中633份问卷包含搬家信息。学龄以下儿童及无工作的人不在调查之列,被调查的男女比例基本持平。本文对居住迁移的调查并非是被访者一生中的迁移情况,而是在最近10年来(1997-2007年)的居住迁移状况。主要原因在于在1997年以前,我国住房市场尚未进入较为成熟的市场化阶段,居住迁移在被调查的家庭中所占的比重较低。

       由于问卷的基础数据并非居民一生中的居住迁移状况,研究居民居住迁移的生命历程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采取的办法是通过不同个体的连续年龄阶段来替代生命历程,正如在生物学观察洋葱细胞分裂的实验中,较难通过肉眼观察到洋葱细胞分裂的缓慢过程,但是可以通过显微镜下处在不同分裂阶段的细胞来观察洋葱细胞的分裂。本文假定居民的居住迁移的历程如洋葱细胞的分裂一样具有某种固定的生命历程规律,运用观察洋葱细胞分裂的原理研究居住迁移的生命历程特点。

       数据处理的基本步骤包括三步:居住迁移时空数据库的建立、时空路径的生成及分析以及3D展示。居住迁移时空数据库的建立:在时间地理学中,人类做任何事情都被称为行为[25],所有的行为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进行;居住迁移时空数据库的建立一方面要包含行为人的基本属性,同时要包含迁移过程中的空间坐标,迁移的具体路径采用直线距离表达。时空路径的生成与分析:首先利用3DGIS的分析工具,并借助STPath分析插件①1,生成居住迁移的时空路径曲线;再利用属性计算工具求出迁移路径的长度,并计算出每一年龄段迁移地点的中心坐标。借助于GIS的Arc scene模块进行展示,形成以年龄作为时间坐标的时空路径曲线,并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居住迁移的路径特征。

       3 居住迁移的时空路径

       3.1 居住迁移的年龄和空间特征

       在0到8岁之间,所有的时空路径均为直线,表示0到8岁之间所有的居民均未发生居住地的改变。原因在于问卷调查的最小年龄是18岁,并且仅考虑他们10年来居住地的迁移状况,因此他们8岁之前的迁移记录是空白的,图1中假定所有的被调查者之前居住在他们居住迁移的第一个地点。8岁之后,居民居住迁移频次开始增加;30岁前后,居民居住迁移频次开始达到了峰值,之后居住迁移的频次开始逐渐下降。而从居住迁移的空间关系来看,人口迁移主要发生在旧城区城市中心附近。图中居住迁移的曲线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中心区之外的曲线数量较少,反映了居民居住迁移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附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