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钦定正史考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阚红柳,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学术研究

内容提要:

封建王朝的官方史学至清代发展到了顶峰,标志之一即为乾隆朝正式确立了“钦定正史”的史学模式,即通过君主公开认定以及官方出资刊刻的方式赋予特定史籍以王朝正统的含义。耐人寻味的是,自乾隆朝后,有清一代还发生了另外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钦定正史的行为,其性质和内容与乾隆朝相似,而时代背景和最终结局则呈现明显的反差。此次钦定正史发生在政局衰颓的清朝末年,其时光绪帝、宣统帝以及南书房、国史馆官员均对此事给予了普遍重视,却以未果而告终。通过详细梳理清末最后一次钦定正史的前后经过可以看出,在清末民初时代的演进过程中,钦定正史一事的结局似乎预示了清王朝无法挽救的政治与文化危机。并且,清末钦定正史事件已经预示着封建王朝确立的正史观念亦面临着危机,随之而来的,是清末民初正史观念前所未有之变局。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3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3)08-0100-06

      一般来说,正史指由官方编纂或认可的、最正规最重要的史书。实际上,正史在史学史上有其复杂演变的历程,其含义是不断累积的。①正史之名首见于南朝梁阮孝编著的《正史削繁》,但由于其书无存,故无法展示其时正史具体指代的书籍状况。至《隋书·经籍志》,则将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史记》、《汉书》列为正史。唐刘知幾撰《史通》,把《尚书》、《春秋》以及其后的纪传、编年体史书均视为正史。清人纂修《明史·艺文志》延续了刘知幾的看法,亦以编年、纪传二体史书为正史。及至清乾隆四年(1739年)编纂《四库全书》,钦定自《史记》至《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②为正史,私家不得擅自增益,所谓“官方编纂或认可、最正规最重要的史书”之含义方正式、全面地确立。可以说,乾隆朝确立钦定正史的模式,既是封建王朝官方史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亦为其时王朝政治、文化统治臻于鼎盛的表现之一。关于乾隆朝钦定正史的前后经过及其价值与意义,本文不拟赘述。应该说,乾隆朝的钦定正史行为已经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与认可,有不少相关研究成果。与之相比,清末的钦定正史则研究成果不多,③引起的关注亦明显不足,甚而少有人知。笔者拟以清末最后一次钦定正史事件为研究对象,尽可能详细考述事件的前后经过,进而探讨和总结钦定正史行为与王朝政治统治间的微妙关系。

      一、魏源初衷:列入正史

      乾隆朝钦定的二十四部正史之中,《元史》质量至为低下,《四库全书总目》称:“书始颁行,纷纷然已多窃议。殆后来递相考证,纰漏弥彰”。[1]梁启超更明确指出:

      《元史》之不堪,更甚于元修之史。盖明洪武元年宋景濂之奉敕撰《元史》,二月开局,八月成书,二次重修,亦仅阅六月,潦草一至于此!虽钞胥迻成文,尚虞不给,况元代国史本无完本,而华蒙异语扞格滋多者耶?故或以开国元勋而无传,或一人而两传、三传;其《刑法》、《食货》、《百官》诸志,皆直钞案牍,一无剪裁,于诸史中最为荒秽。清儒发愤勘治,代有其人。[2]

      有清一代学人自清初及至清末,乃至民国,皆致力于重编或改造《元史》。咸丰年间成书、光绪年间刊行的魏源所著《元史新编》即为其中的代表性史著之一。光绪末年,翰林院编修袁励准呈请将魏源依据旧《元史》重修之《元史新编》列入正史,光绪帝命国史馆官员详加审核考论,至宣统元年,经柯劭忞勘定,以体例未合为由驳回呈请,《元史新编》另入于别史,是为清末最后一次钦定正史事件。此次钦定正史从动议到最后无果而终,始于光绪三十四年,终于宣统元年八月,历时近一年之久。

      概而论之,这次钦定正史事件可分为三个阶段。追溯渊源,最早动议将《元史新编》列入正史者,为其作者魏源。咸丰六年(1856年),《元史新编》于杭州脱稿之时,魏源已有意将其列入正史。据魏源所著《拟进呈元史新编表》云:

      臣源恭读《四库全书提要》云:《元史》二百十卷,成于明初,承前代文献不足之馀,加以纂修官宋濂、王祎皆系文士,疏于考订,昧于衮钺,有史才而无史学、史识,八月成书,是以疏舛四出,或开国元勋而无传,或一人而两传,顺帝一朝之事,虽经采补,亦复不详,至其余诸志,刑法、食货、百官,全同案牍,在诸史中最为荒芜。臣源考武英殿国子监颁行廿三史,有《旧唐书》,复有《新唐书》,有《旧五代史》,复有《新五代史》,皆于旧史之外重加整理,往往后胜于前。[3]

      有鉴于此,魏源“于修《海国图志》之余,得英夷所述五印度、俄罗斯元裔之始末,枨触旧史复废,日力于斯,旁搜四库中元代文集数百种及《元秘史》,芟其芜,整其乱,补其漏,正其诬,辟其幽,文其野,讨论参酌数年,于斯始有脱稿。乌乎!前事者,后事之师。元起塞外有中原,远非辽金之比,其始终得失固百代之殷鉴也哉。”[4]宋欧阳修所著《新唐书》、《新五代史》,经由皇帝钦定,与《旧唐书》、《旧五代史》一并列入正史,这是乾隆朝钦定二十四史的成例,一方面,私修之史书借由钦定,列入正史,与王朝的正统画上等号;另一方面,新旧史书亦可同列并存,互为补益。有鉴于此,书成之后,魏源进而产生了将《元史新编》效仿成例,与旧《元史》一并列入正史的想法:“稿成,原拟托浙抚某公④上之当道,俾得乙览,而与《新唐书》,《新五代史》,同列正史,传诸天下后世。”[5]当然,如史著得以列入正史,供天下士子阅读学习,亦为魏源经世致用、以元鉴清之志向得以实现的最佳方式。

      可惜,魏源在世之时,《元史新编》列入正史的愿望未能实现,“魏氏为人颇为兀傲;为文亦相当自负。当其完成《元史新编》时,深以其书可与欧阳修的《新唐书》及《新五代史》相媲美,而期朝廷列为正史,以补《旧元史》之不足。故曾一度转托当时的浙江巡抚何桂清为之代呈。嗣以时局危亟,未克实现”。[6]其实,魏源初衷之所以未能实现,除了王家俭所言“时局”⑤的关系之外,还有另外一些因素。

      首先,魏源委托代为上呈的浙江巡抚何桂清很快因病去职,⑥而魏源本人也在次年,即咸丰七年(1857年)九月殁于杭州,代为呈请者离开浙地,无法继续承担魏源的托付,而作者本人亦不幸去世,应该说这些是魏源托人呈请的愿望未能实现的直接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