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西方雕塑的手法和概念引入中国后,国内雕塑家一直在进行本土化、民族化的探索。但当我们还在继续高喊雕塑民族化口号的同时,雕塑界内部已经开始悄悄异化和跨界。有些雕塑家开始把声光电引入雕塑中,合成立体的视像作品;有些雕塑作品则更像装置,雕塑家们开始将雕塑与装置进行结合,雕塑的边界开始模糊起来。今天,我们已经很难界定哪些人是雕塑家,而哪些又是装置艺术家。一方面,雕塑内部主动诉求是艺术前进的动力;但另一方面,在雕塑“泛雕塑化”的过程中,不乏鱼目混珠的作品。非雕塑与劣质雕塑在雕塑概念模糊的过程中有了可乘之机,以致于民众对某些内容空洞、形式浅薄的“泛雕塑”作品产生审美障碍,甚至对雕塑产生误读。雕塑本体语言与新的观念和形式发生碰撞所体现出的“泛雕塑”倾向,究竟是将雕塑变成一种更具包容性的艺术种类,还是将雕塑引向某种更加虚无的形式主义怪圈中? 雕塑的边界 邢莉莉 【作者简介】 邢莉莉,天津美术学院史论系讲师、博士。 【原文出处】 《美术观察》(京),2013.7.22 雕塑这种传统的艺术,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正在发生改变。古老的雕塑艺术现今不断地跨界,与装置艺术、观念艺术、影像艺术等新的艺术门类相融合,以至于越来越无法界定自己的边界。传统雕塑的材料、风格、技巧规则日益受到挑战,人们惊讶于雕塑变得越来越不像雕塑。当青铜、石材之类传统的材料不再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时,也意味着传统雕塑在空间、形体、结构、质地上的特征和技术上的优越性亦被消解。 形态改变的背后其实是雕塑更大的雄心——观念的改变。雕塑似乎开始迫切地想要摆脱其古老的实用性的特征,不再只服务于某种宗教的、现实的或纪念碑性质的目的。雕塑也不再囿于客观世界具象的再现,或者对客观世界三维抽象的提炼。它不想再只是昔日神殿上的塑像或者某位伟人英雄的塑像,或某一事件的再现;也不想只是今日室内美化的装饰,或者某座城市、某一场所应景的三维符号。雕塑渴望需求一种更高的精神性,雕塑家具有前卫性的当代精神,因为对于一种极致精神性的追求才是艺术唯一不竭的动力。 新兴的装置艺术为雕塑的这一精神追求提供了一种可能。二者均具有三维性和空间性,为这种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先天的契机。而装置艺术在观念表达上的前卫性和无可替代性,则为雕塑寻找新的观念表达提供了一条出路。于是,装置艺术中的“现成品”成为雕塑家创作的重要手段,由“现成品”的导入而带来雕塑向装置艺术的转型,这就影响了雕塑艺术的发展。雕塑原有的物性也不再是它的全部,雕塑失去了它原有的规定性。雕塑也借由装置来寻求观念的暗示、隐喻、比附、象征,获得对世界新的理解和解读。装置等新形式的混入使得雕塑的规定性发生了变化,这是对传统雕塑的颠覆,但也是对雕塑的扩展。 进一步追问,这种转变和扩展的必要性何在?雕塑边界的不断扩大,雕塑与装置艺术等结合从而出现的“泛雕塑”,推本溯源则是因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艺术的扩展,背后总是精神的推进。在一个后现代艺术家看来,艺术不是现实的反映;恰恰相反,现实是由艺术构成的,现实成了一种虚拟的、构造出来的实在。 因此,艺术毋须再热衷于对客观世界的模仿,因为新兴的科学技术手段可以胜任对客观世界的模仿。而且,人与外部世界的隔绝、人自身的异化,导致原本雕塑与现实世界之间的那种同步关系已然紊乱。作为艺术手段的雕塑自身退却了对客观世界三维复制的热望或者空间语言的提炼。这种非同步性使得雕塑作为陈述手段与其所陈述的对象不再一致,对世界意义的揭示也显得无力。对于精神前端表达的诉求,使得雕塑在物与世界的关系中去寻求意义。借由装置艺术,雕塑在各种物性的材料中挖掘思想隐喻和象征意义,并通过技术上的陌生化、语言上的不可沟通性,来脱离其传统的指向性,获得精神上的前卫性以及对文化迂回的批判。这更新着观者对雕塑的经验,获得了超验感知。 雕塑边界的不断扩大让我们重新思考雕塑的本质。也许,出于对本体虚无的一种不安,我们会本能地想要捍卫传统中的雕塑概念。但如果心胸宽广地遨游更久远的历史或者更广的文化类型的时候,或许我们会发现即使就物质性而言,我们头脑中固有的传统雕塑也许只是“雕塑”发展阶段中的一种形态,而在今天雕塑与装置艺术之间的那道鸿沟也并不那么明确。随着观念的扩展,雕塑的物质性实体也许会越来越模糊,雕塑原有的定义也会颠覆了。我们这里无意宣告雕塑或者装置是谁更符合未来艺术发展方向,或装置和雕塑谁该宣告结束。但艺术有时却仿若一位堂吉诃德式的孤胆英雄,无畏甚至充满悲悯之气地去追求至高的精神,这是艺术的宿命。一种艺术形式也许会有发展的尽头,重要的是那无极无尽的精神。追求终极意义是对艺术无尽的召唤,一种具体的形式尽管可能终结,但终极的追求总会诱使另一种外化的形式继续为其驭使。至于我们称呼那种新的艺术形式为雕塑,还是泛雕塑或者无所谓雕塑、非雕塑,相较之下,似乎不再是最本质的问题。 并非概念惹的祸 陇艺梅 【作者简介】 陇艺梅,云南艺术学院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美术观察》(京),2013.7.23 20世纪中国雕塑几乎完全被西方式的雕塑取代。中国自己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基本上销声匿迹,只有少量在民间流传。中国现当代雕塑是在一个国际化的语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20世纪初,从国外留学回来的雕塑家刘开渠、李金发、程曼叔等人在当时非常艰难的条件下,在参照国外雕塑艺术形式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民族文化背景,站在写实的立场上为中国的现代雕塑形态的产生做了坚实的铺垫。中国现代雕塑和绘画一样,学习西方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立体主义、照相写实主义、观念雕塑等,实验无数。然而这些并没有脱离雕塑三维空间和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特点。近年来,世界各国出现了装置艺术与雕塑混合使雕塑的概念模糊,或直接在现代艺术中出现了反传统的四维雕塑、五维雕塑、声光雕塑、动态雕塑和软雕塑等,业内称之为“泛雕塑”。因此,传统雕塑的概念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但雕塑和泛雕塑,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