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刻帖《墨缘堂藏真》卷四中收有苏轼小楷书《四十二章经并跋》,篇幅之长,在传世苏书中罕见,且署款元符三年十一月,距苏轼去世仅半年多的时间,如为真迹,则十分可贵。 作品传刻情况 《墨缘堂藏真》刻成于清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为蔡世松撰集,钱祝三摹,摹刻精美,刻自唐至明的名家法书共十二卷。容庚《丛帖目》云:“蔡世松,字友石,号听涛,江苏上元(今属南京)人。嘉庆十六年进士,官顺天府尹,降太仆寺少卿。翰墨精妙,尝手摹名人墨迹,刊《墨缘堂法帖》。”①又,《墨缘堂藏真》卷十之末有蔡世松之子蔡宗茂的小记,云:“先大夫工书法,精鉴别,每见古人真迹,辄追摹爱玩,不忍释手。箧中收藏以及生平过眼者,得《藏真帖》十二卷,钩勒上石。工未竟,而椿堂弃养,不孝荷承先志,敬谨卒业,手泽之存,临颖泫然!道光甲辰岁八月,上元蔡宗茂记。”②由此可知,在蔡世松生前,并未能完成《墨缘堂藏真》的刊刻工作,而是在其去世以后由儿子蔡宗茂继续完成的。 另有《餐霞阁法帖》,为嘉庆二十二年(一八一七),由常州毛渐逵撰集,卷三亦收有苏轼书《四十二章经并跋》,此法帖刻成时间早于《墨缘堂藏真》二十七年。据《丛帖目》记载,《餐霞阁》中《苏轼四十二章经并跋》后有悟静和王元吉二跋,③《墨缘堂》中《苏轼四十二章经并跋》后有悟静、哱存素、王元吉、蔡世松、钱泳跋,④悟静与王元吉二跋相同,可证二帖所刻为同一件作品。 又,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记:“文忠书《四十二章经》真迹,余于乾隆六十年二月在福州观于汪筠庄明府斋中,书在绢素,织成朱丝阑。高九寸许,长七尺二寸。小楷,微带行笔,共一百廿八行,前有十数行破裂者,而后幅完好无阙。有宋僧悟静、元王原(元)吉、哱存素、石羊山樵四跋。吾友陈无轩载入《寓赏编》,兹不复赘。后为筠庄子元度携于行箧,在晋陵舟中遇贼窃去。越二十馀年,京口杨子坚忽于友人家见之,今不知所在,惜哉!”⑤陈焯《湘管斋寓赏续编》中记载:“宋苏文忠公小楷四十二章经:右绢素织成朱丝直阑,高八寸七分,长七尺二寸余,字如指顶,楷书微带行意,每行廿二三字,连起空共一百廿八行,虽其前有十数行破裂,而完好者精神墨气奕奕动人。”“嘉庆丙辰九月与金匮钱上舍立群同客都,转治中见之,钱君许余即诧曰:“此有虫蛀,非闽中物耶?”始知为汪大令焕所藏,盖官闽时得之,大令号筠庄,宜兴人,乾隆己丑进士。此卷筠庄之子携归宜兴,舟中为盗胠箧而去,至不敢与父言,广为物色不可得,又不知为何人鉴赏也。然瓌宝终当出世耳。己未冬再记。”从钱、陈二人的记载中可知此帖墨迹的形制尺寸及在乾嘉时期的流传情况。 《墨缘堂藏真》中蔡世松跋云: 坡公书传世者已稀如麟凤,况小楷耶?此《四十二章经》,朗润虚和,姿韵绝胜,以远藏岭峤,故东南鉴赏家多未寓目,而跋尾则已见《志林》矣。道光二年春二月,有人持卷入都求售,余损清俸得之。惟绢本,前卅行坼裂破碎,不可触,余急命良工葺治,乃可观览。甲午岁在皖江臬署钩摹入石,刻成漫记于后。上元蔡世松。 此跋记述了蔡氏得到该帖并钩摹刊石的经过,与《履园丛话》及《湘管斋寓赏续编》中所记对比,可知,至晚清,此卷墨迹仍然存世,前三十行已破损(钱泳和陈焯见时只损十数行),后面保存完好。《餐霞阁》与《墨缘堂》二刻本都应是据墨迹本钩摹上石,其中《墨缘堂》刻本为蔡世松于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刊刻。惜乎墨迹本今已不可得见。 帖后的几段跋语,对于了解此帖的流传情况很有帮助。
清刻 墨缘堂藏真帖四十二章经并跋(部分)破禅室藏
清刻 墨缘堂藏真帖四十二章经并跋(部分)破禅室藏 师祖普济奉敕旨建佛迹院道场,演说经典。至理宗皇帝宝庆二年,岁次丙戌,中元日,奉皇太后懿旨,差官秦琛赍水陆蘸(醮)九坛,苏轼书《四十二章经》一卷,着本山主持永远守护吉祥如意者。守山住持悟静记。 此跋者悟静为南宋僧人,佛迹院守山住持。此佛迹院不知具体所在,《东坡志林,游白水书付过》中提到“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⑥若正是这个寺院,则在“罗浮之东麓也,在惠州东北二十里”。⑦据此跋,说明该帖在宋代曾流入内府,南宋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复由朝廷赐予佛迹院保存。帖首有“敕赐佛迹院道场印记”一枚,也可与此跋相印证。 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真迹,近世士大夫争购,一字一珠尚不能得。今见此《四十二章经》,乃苏长公为南华重辨长老书舍。后入内,复赐佛迹院道场住持守护,非龙神佛力,安得无蠹损哉?元贞元年,岁次乙未六月,佛弟子哱存素熏沐礼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