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性与教育性:移动互联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的两个问题

作 者:
冯培 

作者简介:
冯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原文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3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3)8-0011-03

      毋庸置疑,今天最易为人们感知、亲和、追随的意义世界,是一个更多地以视觉形象传输和表达为特征的图文世界。新华社最新发布的“中国新兴媒体发展报告”显示:在中国互联网应用用户数量超过2亿的十几个网络应用中,网络视频用户已达3.72亿,位居第5,而3.09亿的微博用户也较2011年增长了6个百分点。视觉传输和表达的直观性、体验性、现场感和真实感,可以冲破社会文化层级、认知水平的隔膜而便于实现对事物表象的自我解读与个性理解,也最易和受众的现实情感与心理产生最密切的链接与共鸣,进而符合大众的常规欣赏习惯。这是今天手机上网和手机视频成为中国互联网增速最快的两个指标的原因。

      而这个图文世界,恰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文本为载体、以学理为精髓、以一元传授为形式的意义世界,构成了鲜明的反差和相当程度的对峙。当今天的学生在凭借多元化、平权化、迅捷化的文化传播载体,呈现分众化、同质化、个性化的群体受众特征,追求真实性、实用性、新奇性的信息接收内容的时候,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价值导向所提供的道德榜样,遭遇流行文化的娱乐取向所推崇的明星偶像即时挑战的时候,如何通过符合学生群体时代接受特点和感受性特征的解读、表达与传递方式,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理化的正确理念感知有形,而且最终能胜于无形,深化为学生的行为规范、价值追求和人生信仰,就成为一个关乎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让师生真心喜欢、入脑入心、终身受益的现实问题。

      有研究认为,彼岸的思想文化信息对青年群体影响的过程,通常要经过选择性传导、单向性冲击、逆反性顺从、解释性接收的几个环节,最终达到此岸的综合性建构。在每一个环节的生成过程中,受众感受性都决定着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引发传导的选择性、构成冲击的强烈性、产生接受的顺从性,进而同样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内化的认同性和建构的价值性。思想政治理论固然是有威力的,但理论的威力并不在于语法的高深和句式的威严,而在于能否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诠释,平等地“化”为受众感同身受的自己的认知和范式,真实地“化”为受众自觉遵从的内在的精神和价值。所以,在当下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感受性的过程中,应加速三个方面的继续改革。

      第一,针对高校师生群体习惯上全面融入,与时俱进;取向上目标多元,需求鲜明;偏好上聚焦实用,关注交流的网络信息接收走向和认知方式,针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信息接收有效性较弱、师生群体关注度不高的现状,在受众层面,要着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与师生群体的需求相关性。从发现受众需求着眼,从引导受众需求入手,加速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内容的改变与完善。而信息有效性的充分提供,是构建这种需求相关性的重要途径。

      第二,针对高校师生群体对基于高校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有较高的认同度和参与互动的态度趋向,在作为载体的传播功能层面,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与师生群体的分享相通性。以互动交流为前提,以分享引领为导向,加速现有网络平台功能的充实与拓展。而互动平等的氛围营造,是构建这种分享相通性的重要保证。

      第三,针对高校师生群体基于网络浏览习惯和信息选择偏好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提出的创新性期待,在网络形象层面,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与师生群体的感受相融性。以丰富性增加内容感受性,保持受众关注度;用鲜活性扩展理论感染性,提升受众满意度;加速现有网络平台形象的更新与创新。而形象鲜活的风格生成,是构建这种感受相融性的重要举措。

      不可否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此一直在积极努力地创新载体和方式,在增强时代感、强调针对性、注重有效性上下了不少功夫。以鲜活生动的形象阐述学理性、用丰富多样的实践增加体验性、以灵活多样的参与展现互动性,都是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内课外增强学生感受性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特别注意到,面对越来越强调直接体验、注重交互传播的变动的师生群体,我们在以不断创新的活动和紧密跟进的现代传播形式,在试图贴近师生、增强教育感受性的同时,也存在值得警醒的两个误区。

      第一,“新瓶装旧酒”。即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传播,只是借助了包括“微博”在内的某些网络新媒介的表现形式和时尚传递方式,但依旧主导思维落伍,语境创设陈旧,大话苍白乏味。公告型的板式和程式化的语境对学生而言形如隔山回声。

      第二,“传形不传魂”。即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教学,在多媒体被广泛运用于课程教育的背景下舍本逐末,只是追求课堂现场的新奇与反响,甚至简单地以视频播放代替系统讲授,而对理论内容与表现形式内在的主从关系、呼应关系等缺乏研究和把握。碎片化的场景与快餐式的结论对学生而言也形如雾里看花;或是在注重以情感人、以事动人的同时,却忽略了“情为理而生,典为论而用”,在以理服人上缺乏功底和自信,显得苍白乏力。

      这两种现象都提示我们:在注重教育的感受性的今天,决不能忽视感受的教育性。显然,不能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发展,谈不上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因此,我们在这里所论及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受众感受性的深化,绝非只是着眼于各种创新形式的现代表达——尽管它也是不可或缺的。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为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后,师生作为主体“人”的感受性——是主体还是“道具”,是短暂的即时感染还是持续的理性认同——是否真实地得到深化和升华;更需创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化,能否既摈弃固有刻板说教的老面孔,又不是一味媚俗的新脸谱,而是以自身的境界之“高”、见地之“富”、思辨之“帅”,在关注时尚中引领流行,在研究趋势中强基固本,从而使师生群体能够把鲜活生动的形象感受,深化为自觉内省的心里感动;将即时暂短的体验感受,升华为知行合一的情理感佩;让灵活参与的互动感受,扩展为群体仿效的哲理感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