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发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价值追求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丽荣(1964-),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吉林 长春 130022

原文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关涉人的精神成长的教育,在对人的精神引导过程中完成个体社会化和政治化的使命,并达成提升人的精神品质之目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遵循“人与社会”两大逻辑起点,“人的发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价值追求之一,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于“基于人性、弘扬人性”的教育,使社会教化建立在对人性的尊重和完整把握上,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3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13)05-0197-04

      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关注意识形态的内容选择与社会控制作用,其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社会需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实现和保证社会成员正确的政治方向与道德思想,以“人的社会化”为其研究的主要任务。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经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20多年的持续努力,使得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相对完整的新学科,同时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在党和国家的建设中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自上而下”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取向,因单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教化目的,也直接窄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引起了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反思及关注。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这一论述则进一步指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预示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遵循“人与社会”两大逻辑起点,将“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两大价值定位,而“人文关怀”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价值追求之一。

      一、人性预设: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是活生生的人,而非自然现象,或者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研究都是围绕着对人的不同认识而展开的,对“人是什么?”这一古老问题的回答,则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大逻辑起点。

      人是什么?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研究视角,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人既是主体也是对象,作为主体的人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具有本体论关切,即对人生态度、政治方向和道德理想的关切;作为对象的人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所把握的人的精神世界的客观存在状态。以此反观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实:“一方面肯定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另一方面又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局限于马克思主义,以偏概全。”“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理解中,要么单一地将其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既认识不到它的社会功效,更认识不到它对人的建设作用。”[1]仅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局限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阶级或阶级社会所需要的人”,仍然将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于工具性目的的范畴,忽视了对人的事实的关切,没有能够系统地回答“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研究的不是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是人,这一学科性质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生命、人的成长密切相关,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应具有强烈的人性观照与人文关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高度重视人,这是由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发展影响的结果。实际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现代人的工作,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以人为本”——既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典型特征,同样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性选择。强调以人为本并非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社会价值的否定,倡导人文关怀也并非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社会导向功能的忽视,实际上,形成“以人为本”的研究理念,是对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补充与修正。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两大逻辑起点:一是从社会需要出发,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与社会价值,研究的主要课题是向被教育者传递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二是从人的发展出发,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与个体价值,研究的主要课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能够有效地促进个体的精神成长。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单纯集中于社会价值的实现,过于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功能,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主体特征。正如鲁洁教授在分析我国道德教育的现状时所说的一样,当前我国德育理论与实践“既不是以人特别是受教育者为主体的,它所传授的又是剥离了人性内涵的空洞的道德规范,在实施中又背离了把握人性所特有的过程和规律,正因为如此,本来应当是充满了人性魅力的德育,变成毫无主体能动、没有道德意义、枯燥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和说教。”[3]虽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强调其目的是“培养人”,但又将其限定为“培养阶级和阶级社会所需要的人”,依然没有将人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对待,此时的人是被动的、受控制和灌输的对象,只能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观念的强求,没有真正将“人的发展”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中。

      人的最本质特征是“人性”,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质的规定性。将“人的发展”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实际上意味着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对人性的完整把握上。

      如何完整地把握人性?对人性的把握是建立在对人性完整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人类社会对人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不断演进的过程。在古希腊早期,将人与自然统一在同一世界中,认为人与宇宙是合二为一的,用自然的问题来说明人的问题;苏格拉底则完成了西方人性研究的第一次转向,将人性的研究直接指向人自身。“我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试图说服你们,青年人和老年人,要首先和主要去关心你们心灵的最大的幸福,而不要去关心肉体享受和财产。”[4]他将关注的焦点由万物本原转向人生,也转向了人类的心灵世界。到了中世纪人性沦为上帝的奴役,用灵魂统辖肉体,人性则变成了神性。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人性由“神”又一次转向了“人”,人性得到了解放。但此时灵魂与肉体、精神与物质依然是分离的。1879年,当冯特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也标志着人性的研究开始转入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内,人性问题也开始由过去的哲学问题逐渐变成了今天的心理学问题,而对什么是人性的追问,也就变成了什么是人的心理的探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