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和谐:高校德育的新视角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永芳,北京农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副教授;华玉武,北京农学院学校办公室主任,教授,通讯作者。(北京 102206)

原文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内容提要:

关注学生内心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摆脱学校德育现实困境的有效选择。学校应借鉴我国传统和谐文化丰富学生人生底蕴,突出人生理想信仰教育夯实学生精神根基,以领悟唯物辩证法养成学生科学思维方式,渗透人文关怀改进德育方法,从而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3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3)08-0010-02

       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和基础是人们的内心和谐。高校德育肩负着促进人的内心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重任,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从学校走出来的不应该只是一个专家,而应该首先是一个和谐的人。”可见,人的内心和谐不仅是人本性的内在需求,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精神源泉。引导大学生建构和谐的精神家园为高校德育开启了新的视角。

       一、内心和谐是高校德育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1.个体内心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以浓缩的形式概括了中国理想社会发展的秩序,包含着构建和谐伦理道德等文化精神诉求,为德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并内在要求人们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水准和良好精神风貌。离开由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上的和谐认同,社会就会失去亲和力。比之于构建社会生活的和谐制度或秩序,构造人们心理、精神的和谐秩序或状态要更为复杂、更为深刻、更为根本。人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主体,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内在拥有和谐精神,才能导出和谐的行动,协调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社会不仅指一个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平安,而且、甚至首先是指人们精神心理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宁静。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人们和谐宁静的心理精神秩序,就不可能有真正持久的、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构建“和谐社会”只有通过道德伦理的方式而不是政治法律方式才能真正深入人们的心理与精神世界,观照人们的心理——精神秩序问题。也只有人们精神心理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宁静,才能真正构建起现代和谐社会。[1]高校大学生和谐精神的有无及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能否从内心真正认同社会的价值观念。

       2.个体内心和谐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2](P4)德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克服“经济人”“工具人”的局限,促进人的和谐人格养成,真正按照人的本质创造人的生命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和谐、自由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体利益的内在要求和实现基础。个体树立和谐的价值理念、和谐的思维方式和和谐心态是自身各个方面和谐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只有内心和谐的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拥有自由、从容的情怀,以个人独特的方式展开自己真实自然的存在,才能实现感知与理性、情绪与意志等多种因素在其内部的生命中深度的和谐,进而充分发挥自身蕴藏的创造潜力。只有内心和谐的人才能正确对待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更能自由、自主地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从而实现更充分、更全面的发展。德育应以关注学生内心和谐为价值指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关注内心和谐是高校德育摆脱现实困境的有效选择。从根本上看,高校在组织领导、舆论宣传、经费投入、具体实施等方面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成效明显。然而,低效性也一直是困扰高校德育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或淡化学生的内心和谐。主要表现为:一是德育内容泛政治化。德育内容从属政治形势需要,以政治性准则作为内在价值依据展开教育,通常以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至上为教育原则,忽视对个人利益的尊重和保护。从而缺少心灵的交流碰撞,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甚至导致学生的抵触心理。二是德育方法简单化。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工作主要是课堂德育教学和学生管理部门组织的实践活动教育两部分。课堂教学较多沿用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模式,不能及时根据大学生心理上的需要变化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式。实践活动教育常常只重形式而不重过程和结果,缺乏启发、引导,使教育效率大打折扣。三是对德育对象认识浅显化。目前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表象层面,远非教育对象的心灵深处,对他们内心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紧张、迷茫、困惑以及关心的热点、敏感的问题,要么避而不谈,要么讲不清楚,远远没有满足学生的需求。四是德育考核单一化。课堂教学考核与学生管理部门考核相分离,将理论知识、思维与行为相分离的评价方式事实上很难真正考查学生内心的实际状况,无法有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接受态度。

       二、以塑造学生内心和谐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路径

       1.借鉴我国传统和谐文化丰富学生人生底蕴。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儒家文化,强调事物多样性的统一,一向重视人的身心和谐发展,重视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和谐统一。“和实生物”“和为贵”“天人合一”等和谐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一个最高价值目标,人自身的灵与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历代先哲修身、治国安邦的重心。德育要塑造学生内心和谐,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应重视学习继承我国传统和谐文化;另一方面要借鉴博大精深的传统和谐思想并与先进文化相结合。如孔子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论语·雍也》)人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精神需求,完善人格追求,以内在的精神价值超越外在的物质欲求,以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这些优秀的传统理念对于浮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心理调适无疑是极其有益的“心灵鸡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