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Berliner和Brimson(1988)的成果表明:产品设计阶段锁定产品总成本的70%,然而实际中企业对设计阶段的投入只有产品总成本的5%。可见,在产品设计阶段的投入是降低产品成本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而控制新产品成本、降低已有产品成本、进行产品的创新或更新,都离不开企业的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增强,要以企业的研究和开发(R&D)活动为根本。通过对R&D活动的投入,增加产品的战略优势,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 目前,国内研究产品设计阶段对企业经营绩效、产品成本影响的文献相当少,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2006年以前,中国会计准则没有要求企业披露研发支出,学术界的研究无从下手;二是企业对设计阶段投入的决策不够重视,原因是企业一般用销量和利润来衡量产品成功与否,而并未将设计阶段投入与利润直接关联。 本文以电子制造业企业为例,研究产品设计阶段投入与经营绩效、产品成本的关系。在该行业,产品设计环节包括了整个产品外观、结构和性能的研发,这正是企业进行R&D投入的主要内容。因此,对于涉及业务不复杂(仅仅从事电子制造业及辅助业务)的电子制造业企业来说,R&D投入就是企业设计阶段的投入;企业的R&D投资决策就是对设计阶段投入的决策。基于本文结论,为制造业企业在设计阶段进行投入起到一定指引作用,增加企业的战略优势。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产品设计成本与企业经营绩效 就日本的经验来看,产品设计阶段对整个产品战略、经济附加值、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内涵方面的影响超过70%;美国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基于不同企业的规模,在设计阶段每投入1美元,就可以增加2500-4000美元的销售收入(张大为,2012)。Wernerfelt(1984)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中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复制的和难以替代的资源。可见,在产品设计上的R&D投入是必要的,只有从设计阶段统领产品战略,才能从根源上控制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二)R&D投入与企业经营绩效 R&D投入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理论界众说纷纭,其中大多数的学者认为R&D投入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William N.Leonard(1971)对美国制造业企业的研究、Ben Branch(1974)对美国的七个行业进行分析、Dietmar Harhoff(1998)对德国制造业企业的研究都表明:R&D投入会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梁莱歆、张焕风(2005)对高科技企业的研究,周江燕(2012)对制造业企业的研究及徐欣、唐清泉(2010)的研究表明:R&D投资能有效提高企业价值和经营业绩;罗婷等(2009)、陈守明等(2012)及王军彩、王淑芳(2008)研究表明: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有滞后效应。 上述中外文献的结论基本肯定了企业R&D投入通过降低成本或者提高收入,总体上提升企业经营绩效。 本文认为,若进行R&D活动的企业ROA较高,企业会对设计阶段做出投资决策;若相对于没有进行R&D投入的企业,进行R&D投入的企业ROA没有显著优势或者ROA降低了,则认为企业不会对设计阶段进行投资。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 H1:企业进行产品设计阶段的R&D投资会正向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 H2:产品设计阶段的R&D投入与企业当年经营绩效正相关。 H3:产品设计阶段的R&D投入与企业下一年度经营绩效正相关。 H4:产品设计阶段的R&D投入会降低企业下一年度的营业成本。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2008-2011年制造业行业中电子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剔除业务过于复杂(即并非以电子制造为主业)的企业。将剩余的企业按照有无R&D投入分为两组。研究中所用到的年报均来自巨潮资讯网,R&D投入数据来自财务报表附注中的“开发支出”的本期增加额,其他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 考虑到滞后效应,R&D投入数据选取2008-2010年的数据,其他数据均选取2008-2011年间的数据。 (二)变量设计 1.因变量。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通常是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而ROA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企业绩效操作化指标(Lee et a.1,2009)。设计阶段的R&D投入本年就可能影响企业经营绩效,而且很有可能影响年度超过一年;同时,R&D投入的当年对企业的营业成本并不一定会有影响,反而可能由于支出项的增大,成本提高。所以,ROA有当期和滞后一期的因变量,成本水平用滞后一期作为因变量。 2.自变量。一般来说,对R&D的研究分两种,一种是R&D投入与总资产的比值,本文称其为研发力度;另一种是R&D投入与主营业务收入或者营业收入的比值,即研发强度。因为本文的因变量是ROA,为了与因变量相匹配,自变量选择研发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