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可思公司调查报告显示,近几年国内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2%,与美国大学毕业生20%~30%创业率差距甚远。另一项统计显示,中国大学生初次创业成功率仅为2.4%①。目前,国内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对社会开放度不足,高校对所在地区的社会初生创业者的总体服务能力不强②,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效仍亟待提高。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构建创业服务枢纽平台的必要性 (一)扩大团组织在创业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 共青团组织是代表广大青年利益诉求的先进青年组织,共青团组织需要扩大在各类青年中的影响,只有这样,共青团组织的生命力才能持久,引领当代青年的使命才能更好发挥。创业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有重大意义③。活跃的创业活动是支撑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创业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④。扩大共青团组织在创业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对共青团工作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高校共青团组织需要努力将更多富有创业意识的青年团结到自己的周围,通过更有效的创业教育项目,使他们在提升创业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所在地区的创业活动。高校共青团组织通过创业服务枢纽平台建设,构建校内外互通的长效机制,把本地区社会新生创业者的现实需求与在校大学生参与社会真实创业活动的需求进行有效对接,通过吸纳本校专家教师参与来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创建机制,使项目成果反哺第一课堂教学,最终实现多方共赢。创业服务枢纽平台的开发建设可以有效扩大共青团组织在青年创业群体中影响力。 (二)激活隐性创业教育项目的活力 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接受来自于结构化的、看得见的显性教育,更接受着大量的隐性教育。隐性教育包括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受到的教育,也包括学生在学校硬件环境及制度文化等软件环境中所受的潜移默化的教育。隐性教育紧贴学生,无处不在,具有与显性教育同样强大的教育作用。近年来,高校显性创业教育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已经在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教材开发等方面做了不少探索,但对隐性创业教育项目的开发深度尚显不够。高校共青团组织构建创业服务枢纽平台,可以为在校大学生展示周边社区真实生动的创业案例,提供既有纵向的创业发展动态信息,又有横向的创业分类对比信息,便于学生近距离接触甚至直接参与创业项目。创业服务枢纽平台提供给学生的活动将不再是以模拟为主,而是要求学生在接触和操作中自己感知、体悟、学习。创业服务枢纽平台将吸纳大批教师参与其中,这些师生参与的项目将拓展高校隐性创业教育内容,丰富隐性创业教育的形式。 (三)缓解第一课堂创业教育的淤结 课堂教学是高校创业教育的主阵地。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已把增加创业类课程、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作为本校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推进这项工作中,高校大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优质教材开发和优秀教师培养等方面,而对高校原有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尚缺乏足够的关注。创业教育是以增加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为诉求的教育,创业知识具有典型的“缄默知识”的特征。“缄默知识”具有个性化、松散性、难于抽象与言表及突发性的特征,⑤这类知识很难成批量地通过正规讲授进行传递,需要学习者在特定的情境中去行动、观摩、体悟。创业素质提升很难靠理性的说教来实现,高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创业素质的提升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推进我国高校课堂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并不在于短期内能推出多少门创业教育类课程,而在于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使高校的课堂改变“教师漠然在讲,学生安静在听”的局面;使课堂成为学生能深度参与互动的“生命场”;使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不再仅仅是身体的“在场”,而是互动的思想和灵魂的“在场”。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开拓精神教育、事业心教育、创新意识教育,如果高校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主体意识、思辨意识,那么教学方法本身就具有了创业教育的功能。显然,在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整体推进力度不足的大背景下,新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实现“跨越式”的变化,实现教学方法的实质性变革。高校共青团组织构建创业服务枢纽平台,在第二课堂采取灵活有效的作法,进行大胆突破,建立校内外互动机制,缓解第一课堂创业教育的淤结,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二、高校共青团组织构建创业服务枢纽平台的可能性 (一)团组织具有开展创业教育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号角首先是由共青团组织吹响的。1999年共青团中央举办首届中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它是我国开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标志性事件,这项赛事两年一届,一直持续到今天,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全国大学生重大赛事之一。之后,共青团中央与全国青联及国际劳工组织将KAB创业教育项目引进中国,团中央还与全国青联、全国工商联共同倡导发起青年创业教育项目,⑥这些努力切实扩大了创业理念在中国青年群体中的传播,高校共青团组织通过鼓励在校大学生参与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整合了校内创业教育资源,初步构建了校内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组织体系。高校共青团组织由于目标定位清晰,紧贴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并有学生干部选任、入党推优、评奖表彰等诸多导向机制,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高校共青团组织是高校党组织的助手,具有较为丰富的行政资源。高校共青团组织的组织化程度和规范化程度都很高,在同外界联系合作中容易建立互信关系。这些都为高校共青团组织突破校门限制,整合校外资源,展开互动合作,建立创业服务枢纽平台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创业教育的意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所认同,大部分高校学子虽然对直接从事创业实践心存顾虑,但对于无风险或低风险的“创业接触类”活动却有着巨大的参与愿望,这从各高校举办“创业孵化班”、“创业孵化园”等项目时学生的参与热情就能够看出。可以想象,如果高校共青团组织建立一个长期运行的平台,使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多方位地深度接触本地区真实的创业者群体,深入了解创业实践,那么它一定会因满足了学生的需求而受到学生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