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卡片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3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少年的多元社会性别与性取向

      ——基于2010年14~17岁全国总人口的随机抽样调查

      黄盈盈/潘绥铭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2010年对14~17岁全国总人口的随机抽样调查数据,从主体建构的角度出发,分性别地分析性别气质、异性交往等因素与“同性恋取向程度”之间的关系。数据显示,中国现在的少男少女对于自己的性别气质都缺乏自信,少男的自信程度远高于少女。在少男中,那些自认为男人味足的少男,其同性恋取向程度的均值,比男性气质自信不足的少男低,这与社会上的认识比较相近;但是少女的情况却相反,自认为女性气质(女人味)比较足的少女,其同性恋取向程度反而要远远高于“女人味不足”的少女,这显然与大众的认知大相径庭。在生理性别发育方面,不管是少男还是少女,感到自豪或喜悦的人,其同性恋取向程度也比较强,尤其是女性。这恐怕也会违背大多数人的认识。此外,在少男中,出乎人们想象的是,无论他们是不是爱上过女性,既没有显著地增加,也没有显著地减少他们的同性恋取向程度。那种“鼓励异性恋就可以减少同性恋”的说法,在生活中没有根据。少女的情况更加复杂一些。与人们通常的想象相同的是,那些现在有一个以上男性密友的少女,同性恋取向程度低很多。但令人惊讶的是,如果少女的魅力大,如果她们爱上过男性,这两种情况不但没有减少她们的同性恋取向的程度,反而增加了。

      摘自《中国青年研究》(京),2013.6.57~63

      美国青少年色腥问题及法律规制

      色腥(sexting)是由sex和texting结合而成的,指的是通过手机或者网络发送或者张贴具有性信息内容的图像文字,例如用短信发送自己或者他人的裸照或半裸照,以分享情色。色腥在青少年中广为流传,它是技术发展的产物,改变了青少年交往的模式。青少年迷恋色腥的原因:在倡导性自由的现代社会,人们每日每时都浸淫在性图腾的媒体文化氛围中,以至于色情文化变得越来越普遍,人们对性的价值、性的体验以及性感的自我形象建构变得越来越关注,青年亦概莫能外;风险社会下,通过手机和网络平台,青少年每日每时在精心地表演,经营自我的正面形象、确立亲密的关系、扮演性别角色,这就是经营自我,而色腥则是青少年经营自我时的一种风险而已。应对色腥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手段,除了教育之外,法律规制也不可少。然而,利用儿童色情法来起诉青少年色腥与立法的旨趣相左,而且有过苛之嫌,宜修正儿童色情法,与时俱进地应对科技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

      摘自《当代青年研究》(沪),2013.3.113~121

      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构建

      与家庭有关的儿童悲剧频频发生,其指向的制度短板是缺乏顶层设计的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儿童的特性决定了儿童福利不单纯是普通社会福利,而是集合了物质保障和权利保护双重需求的一种特殊福利。目前依靠对“孤儿”的多变解释牵引中国的儿童福利发展已难以为继,缺乏清晰的制度设计目标使现有的儿童福利制度构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亟需儿童福利制度顶层设计。在儿童福利制度的框架设计上,以儿童的现实需求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确立的原则作为指导原则,具体框架结构包括三部分内容:监护支持制度、监护监督制度和儿童安置制度。同时,要深刻认识到监护制度对儿童福利制度设计的影响,包括:监护人应是资格主体而不单纯是权利主体,以及以监护困境儿童为基础探寻监护制度完善。

      摘自《青少年犯罪问题》(沪),2013.4.13~2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