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与被表达  

——“90后”代际话语权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金定海(1955-),男,浙江绍兴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广告文化传播研究,上海 200234

原文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90后”的成长自有其不同于以往世代的精神养成性,特别是认知的充分性与行为的挑战性之间形成了极大的反差,造就了“90后”独特的叛逆、孤傲而又有些与世无争的个性内涵。“90后”的形象经常被众多主流媒体所挟制,媒体自动充当他们的代言人,因此“90后”身上也被贴上了诸多标签。成长中的“90后”没有话语权,但是成长于数字网络时代的“90后”自有他们的表达渠道、表达方式和影响空间,他们不在乎社会和媒体对他们的污名和标签。“表达”与“被表达”是每一代人需要思考的话题,因为在它背后表现出来的是个体成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是世代之间的矛盾。在当代社会中,对“90后”现象的评判,折射出社会价值尺度的公正与否,关乎媒体传播的客观与否,以及全社会对未来世代文化冲突的宽容与否。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3 年 10 期

字号:

      对“90后”的研究应该始于对“80后”的研究,由此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概念是“代际”。代际是一个社会学术语,随着对代际现象研究的深入,这一概念已经被运用到多个学科中。1970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出版了《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一书,它被认为是对代际研究最有影响力的著作,米德肯定了年轻一代在新时代中的历史作用。20世纪80年代,代际理论引入我国,国内有学者开始对其进行研究。1985年,林卡在《青年研究》上发表《论代际变迁——兼论“代沟”的意义》,在文章中,他通过国内外历史发展的事实向人们阐述“代际变迁”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指出了人们应该如何看待“代沟”这一问题。随后在1986年,李新华在《当代青年研究》上发表了《“代”的时代——关于代际理论的手记之一》,从哲学的层面探讨了“代”带给人们的思考。此外,包括1987年出版的《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等书籍和文章,都为我国学者进行代际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于“话语权”问题的探讨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开始,当时较多的是从文学角度进行研究,例如对福柯话语权力的研究、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女权主义批评等。在2000年以后,对话语权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特别是从传播的角度结合新媒介的诸多技术形式,对“媒介话语权”有了较多的探讨。如2003年祁林发表在《新闻知识》上的《以BBS为例论网络话语权的有限性》、2006年丁未的《从博客传播看中国话语权的再分配——以新浪博客排行榜为个案》等文章,都讨论了时下发展迅猛的媒介对话语权的影响。同时,也有大批学者探讨了媒介话语权与受众话语权之间的冲突矛盾与牵制。例如《大众传媒与农民话语权——从农民工“跳楼秀”谈起》、《试论弱势群体媒介话语权的维护》等,都指出了某类群体话语权的缺失及其背后的原因。

      对“××后”这一社会现象的研究开始于对“80后”的研究,较早引起关注的是“80后”的文学作品。江冰在2004年《文艺评论》上发表的《试论80后文学命名的意义》一文是将“80后”这一概念置于文学中,阐论“80后”作家当时的文学写作心态与社会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到了2007年,对“80后”的研究成倍增长,而且研究的视角也不仅是关注其文学表现,更多的是将这一名词作为对一代人的群体指称。对“90后”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是将其作为一个群体来关注的。首先是从媒体开始,2007年,李建伟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火星文”究竟在说什么》指出“90后”一代的孤傲叛逆以及使用火星文的原因所在。2008年以后学者开始对“90后”的教育进行关注,多篇文章都论述了“90后”学生的思想特点及管理教育的问题。傅洪健和曹兴平在《新闻界》发表的《90后大学生媒介消费的特点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一文,对“90后”的媒介消费习惯作出总结;2012年徐雪野发表的《“80后”、“90后”被标签化与代际差异》,从代际角度出发探讨了“80后”和“90后”被标签化的现象,分析了代沟形成的原因以及代沟所造成的冲突和对抗;此外《代际冲突和独生子女的一代》、《代际冲突与青年话语的变迁》、《代际权利与话语“80后”社会评价的变迁——基于长沙、杭州两地的调查》等文章,都从代际的角度对两代人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

      综观20世纪80年代到当前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从代际的角度对一代人的关注越来越多,对标签现象的研究也增多,但研究这些现象的意义以及背后的原因并未分析透彻。因此,本文从代际理论出发,阐述媒介、标签、话语权对每一代人的影响,同时呼吁社会及媒体对新生代的宽容与理解。

      表达,作为人的主体行为和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必须得到社会的高度尊重。表达,不仅成就了人际交流和文化塑形,同时也形成了人的思想深度和情感态度。表达是否充分,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社会、一种文化乃至一个人的自由度和多元包容性。事实上,表达往往不自主,有很多表达不是单靠人的主体表达就能完成的。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无法表达自己。在缺乏社会性的表达工具和表达机会的前提下,我们经常被置于“被表达”的境地。被社会表达、被媒体表达、被他人表达、被代言人表达,不一而足。在这“表达”与“被表达”之间就形成了感性与理性交错的矛盾,形成了几代人中理解与误解之间的矛盾,也形成了媒体环境下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矛盾的存在并非坏事,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问题所在。

      21世纪初,大众媒体及社会对1980年以后出生的群体予以强烈关注。2004年后,“80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而这一词汇也逐渐演变为一代人的命名,泛指1980-1989年出生的中国年轻人。至此“××后”这一专有名词出现,并以10年一代的命名来划分不同世代,突出反映了中国社会急速变化所带来的代际冲突,表达出中国社会转型、媒体转型对不同世代的价值追认。

      大约在对“80后”的批判与认识持续了大约10年后,人们的目光开始转向“90后”,转向这一群稚气未干、涉世不深的毛头小孩,并以“过来人”的姿态对他们评头论足。然而,如今的媒体环境已不同于往日,“90后”亦可以借助社会化媒体发出他们激愤而凌乱的声音,以此对抗。因此,其间也就形成了对于“冲突与对话”、“表达与被表达”的深入思考。

      一、失语的“90后”

      沿袭“80后”这一专有名词的定义,“90后”本义上是指从1990年到1999年之间出生的中国公民,随着人们对“90后”的认识不断加深,“90后”这一名词更多体现出社会化的意义,是指这十年间出生的孩子大多有孤傲、叛逆、个性、不随大流的特质。由于他们一直处于青少年的成长阶段,因此,对他们的评价大多来自“长辈”和媒体。

      1.被乱贴标签

      标签是符号化的表达,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几个标签,但是对一代人贴标签应该始于“80后”,而到“90后”这一代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于是,我们看到在“90后”整个一代人身上有了“非主流”、“脑残”、“炫富”、“‘90后’是缺失真正偶像的一代”、“是金钱观不正确的一代”、“是没有远大理想的一代”等诸多标签。在社会学中,标签理论认为“给某事贴上越轨的标签就是尝试着对人行使社会控制……标签化也可以对人进行社会化:偏离人们的接受范围就意味着你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所不容”[1](P154)。另外,“标签通常会成为我们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促使我们走上越轨之路或是偏离越轨之路”。[2](P207)每一个人都有“初级越轨”,但只有被贴上“标签”,初级越轨者才有可能走上“越轨生涯”。所以这种乱贴标签的结果是导致他们在成长中认可这些标签,“90后”会认为自己就是“脑残一代”、“非主流一代”,从而做出一些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或者某些人因为要剥离这些标签而被认为是“异类”,他们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代价,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的正确评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