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数字时代的青年  

——钟表发展与青年研究的文化意象①

作 者:

作者简介:
(西)卡莱斯·费萨(Carles Feixa Pàmpols),博士,西班牙莱里达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国际社会学学会第34研究委员会(ISA-34)副主席(负责欧洲地区的研究),罗马大学、墨西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客座研究员和青年研究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青年文化、体育、口述历史和暴力现象

原文出处:
青年探索

内容提要:

以青年研究的理论为工具来分析人类社会从古代向信息时代的变迁,与此同时来追溯青年期的历史与发展。首先从青年期起点的研究出发,通过时钟作类比,分析了沙漏、模拟钟表和数字表三种计时系统演变所对应的青年进入成年的三种替代模式;再把目光放向未来,对21世纪初出现的青年模型提出了多重悖论,并将之命名为“@代”;最后作为追溯的结语,回顾了包括泰山、彼得潘和银翼杀手在内的这些经历了漫长精神探索过程的银幕形象,对青年人的时间构建做出了诠释。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3 年 10 期

字号: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有这样的一段诗文:“就像树叶会发芽会枯萎,人也会走完自己的一生。当森林繁荣茂盛时,树叶有了生命。它们在春天里生机勃勃地生长,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而当寒冷的秋风来临时,它们黯然凋落。人生也是如此:有人出生,也有人死亡。”正如此诗文所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的一生也好似四季交替,折射着社会的变迁。

      一、生命时间的构建

      我们很难用一般的学术语言,详述社会文化结构历史的演变,比如每个社会由生命周期和一代代人的关系组成,因为涉及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概念和价值的深层变化。②这就是为什么对于上述过程人们更愿意用一些比喻来解释,从动态的图像及其比较中看到现实,如同一部部生动的电影而不是一张张平面图片。为此,笔者用时钟作比喻来帮助理解不同时间、地点的人从青年期进入成人期的各种机制。钟表用来测量时间的先后顺序,但也可以用来象征生物时间,尤其是社会时间。既然年龄可以表示由文化构成的人生阶段,那么,在通过人生某阶段时年龄就或多或少能成为大致的边界或惯常的通道,因此可以把钟表想象为这些边界和通道的象征。在这个前提下,钟表的演化历程就能用来说明生命周期的演化历史了。

      钟表,可以反映浓缩的历史文明。古埃及人把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并发明了日晷和沙漏。起源于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的60进位制数学体系,又把一小时划分为60分钟。到了中世纪,欧洲人发明了复杂发条驱动的表盘和指针,并不断地去完善。钟表被广泛地工业化生产,则要归功于美国和瑞士工匠的劳动。20世纪下半叶,以电子回路为基础的数字手表开始出现,并在日本厂商的推动下风靡全球。上述三种不同的钟表——沙漏、模拟钟表、数字表,象征着三种文化模式。沙漏从自然的或循环的时间概念衍生出来,主导工业革命前的社会;模拟钟表源自线性的或累进的时间概念,主导工业社会;数字表基于虚拟和相对的时间,出现于后工业社会。三种不同钟表能与社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三种不同方式相连。③

      1970年,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在她的经典论文《文化和承诺》中,根据代与代之间的交流模式假设了一个个象征性的文化模式:后喻文化,对应于早期社会和小宗教派系或思想团体,遵循“年轻人基本上向年长者学习”,时间是反复的,社会变化是缓慢的;并喻文化,对应于大国文明,遵循“年轻人和成年人都向同辈学习”,时间变得开放起来,社会变化加快;前喻文化,(直到米德写该论文时才刚出现)遵循“成年人也向年轻人学习”,“青年人以其对未知未来的前瞻性而肩负了一种新的权力”。米德的“拟”进化论模式有过于简单化的危险,但当我们把时钟作为隐喻来思考时则很有意义:后喻文化好比沙漏,用一种循环的眼光看待生命周期的延续,每一代人都从前辈身上传承文化;并喻文化好比模拟钟表,是一种线性视野的延续,每一代人都建立一种新的文化范畴;前喻文化就好比数字表,以一种虚拟的视野看待跨代关系,不同年龄群体的联系被颠覆,传承结构相互交叠。

      如果钟表象征个人对时间的测量,那么我们可以把跨代关系想象成社会时间。也就是说,每个社会在不同年龄间用来构筑人生各阶段的方法,会成为改变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指针。笔者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即我们可以用两个互补的观点来分析青年文化的内容:社会条件和文化意象。在社会条件中,青年文化由辈分、性别、阶级、种族和地域因素构成,被理解为一种权利和义务,界定了每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身份。在文化意象中,青年文化是一种对各种物质和非物质元素的整合,包括语言、行为模式、音乐、文化创作和焦点活动,被理解为具有意识形态和象征意义的属性,分属个人或社会团体。社会条件由社会主流文化和家长文化的相互作用构成。主流文化反映了更大社会范围内文化力量的分布;家长文化可以视为青年从父母和他们最初接触的社会环境那里所得到的一般的传统文化。同时,文化意象由宏观文化和微观文化的相互作用构成。宏观文化,在社会中是塑造和晓谕个体的依托,就像教堂和媒体。微观文化,是将塑造和晓谕策略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筛选并话语化的小群体,就像志愿团体和朋友圈。

      对每一种钟表而言,时间的测量揭示了社会条件和文化意象之间的联系。这可以为各年龄阶段边界和通道的不同转换模式作出一定的解释。于是就有了三种不同的仪式来象征这些转换:“通过仪式”(Passage Rites,指“自然”循环,校者注),基于前现代社会,以社会再生产机制为基础;第二种可以称为“线性仪式”(Rope Rites,指“流水线”发展状态,校者注),基于现代社会,以社会的转型机制为基础;最后一种,笔者建议可称为“全息仪式”(Holosection Rites,指真实虚拟,校者注),基于后现代社会,以社会性游牧机制为基础。④

      二、沙漏:“有机”的青年

      沙漏作为时间测量工具已经使用了数个世纪,它起源于古埃及。继日晷和水钟的发明和使用之后,埃及又有了精密漏壶,这三种类型的时钟后来传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沙漏的优势在于,不像日晷那样无法在夜间测量时间,也不像水钟那样要受温度影响。尽管也有设计上的弱点,如使用时易引起摩擦而不够精确和只能测量较短一段时间,但沙漏因其小巧实用而续存于世。⑤

      时间以自然为本,沙漏的功能得益于自然法则:地球重力使沙子落下,等所有沙子落到瓶底,再人为地把沙漏颠倒过来。日晷的原理反映了时间的自然循环,演绎了日与夜,光与影,起与落的交替。在早期社会和国度里,大多数时间概念基于一种循环的视角,将四季变化、星球运行与生命阶段相比较,这是一种生物时间所传递的感受。季节的变化对应着不同的年龄阶段,婴儿期是生命的春天,青年期是夏天,成年期是秋天,老年期是冬天。古希腊将时间之神称为柯罗诺斯,他是一位拿着镰刀和滴漏或水钟或沙漏的老人,最后吞噬了自己所有的孩子。据此寓意,时间好像由年份堆积成的一个人,正高举农具砍掉了已经结出果实的作物。沙漏代表一种循环的视角,可以用来比喻一代代人的生命循环,每代人都重复着前一代人的行为模式。这是人类历史上大部分部落、国家和农业社会都有过的年龄文化结构的类型。其显著之处对应的是低水平经济的重商主义。青年阶段,人的这一生命阶段通常不被社会认知,因此青年不仅没有出现在文化消费中——因为在供求关系中青年没有反馈,而且被社会有效地压抑而对文化创新几乎没有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