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在2012年7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之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突破口。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技术进步是产业转型升级与演化的根本动力。相对于某一特定技术而言,产业技术是技术演化到产业层面并且体系化的一种形态,是已经形成现实生产力的复杂性技术、制度化技术、竞争性技术、社会化技术[1,2]。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技术改造的支持,国家出台了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联合制定了《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发布了技术改造投资指南,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一些地方政府将国家产业政策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编制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规划,建立配套专项资金,积极支持和引导企业改造升级。2009-2010年中央投资共安排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约400亿元,安排项目8966项,共带动总投资10210亿元。[3]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在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中将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从自主创新战略高度重视产业技术体系的顶层设计。 1 我国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 1.1 完备的产业技术体系是中国迎接新一轮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技术革命的重要基础 一方面,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在新一轮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中,耦合经济周期与技术发展周期的关键构造。当前,世界经济格局面临着新一轮的分化组织与重新调整,其动力学机制在于经济周期和技术周期结构变化。以美国为例,二战结束后的60年当中,美国每一次技术变迁周期和经济周期互动的过程,从汽车产业向大型家电,从大型家电向微机和电子通信技术,从电子通信技术向互联网和高速公路这种形态的迈进,当技术革命周期处在高增长期,把经济托起来;当技术革命降至低谷的时候,产业报酬率又正好处在高期,就像一个螺旋的两个叶片,推动形成了经济的平均增长率①。而经济增长与技术发展的关键耦合性构造在于一国产业体系的结构与性质。同时,完备的产业技术体系是一国发展新的增长力矩的重要平台。 另一方面,从我国发展模式转型的实际出发,保持国内生产和技术体系相对独立性和完备性非常重要,产业技术体系发展和转型必须是能够满足大国经济发展需求的综合技术体系。从大国产业的国际地位要求和大国经济结构目标的需要出发,许多重要产业的发展和重大技术开发,以及在一些重要的竞争性领域保持产业技术的领先地位,是大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竞争的基础条件。同时,这也是我国在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过程中维护产业和国家科技安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4] 1.2 全球研发格局中企业研发比重越来越大,且越来越向大企业和前沿技术行业聚集 一方面,跨国公司研发投入占全球研发投入的超半数,根据2011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报告,2010年1 400强企业研发投入为4 560亿欧元,占全球研发的比重约为51.8%。[5]大企业在全球研发创新中扮演着突出和重要角色。以欧盟为例,2010年欧盟研发1 000强企业中,2/3来自于3个主要国家:德国、英国和法国。德国公司更是欧盟企业研发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这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些大型汽车公司如戴姆勒、大众和宝马。 另一方面,企业研发越来越向少数前沿技术行业聚集。全球研发投入,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企业研发越来越向少数行业集聚,这成为当今世界研发活动的一个鲜明特征。从2011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显示,在37个产业部门中,制药与生物科技,技术硬件与设备以及汽车与配件3个产业占全球1 400强企业研发投资的50.8%。前6个产业占70%,前15个产业占91.8%。从2004-2010年,虽然前3个产业的研发占比从55.3%下降到50.8%,前15个产业占比从94%下降到91.8%。但研发投入行业集聚度依然很高。[5] 1.3 国内行业共性技术研究近年有所缺失 上个世纪末,科技体制改革把研究所推向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或转制为企业或进入企业,或进入国资委,采用企业化管理的方式,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评价手段,加快了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取得了积极成果,但同时形成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缺失的局面。根据2011年《中央级科研机构改革与发展情况调查分析报告(技术开发类)》所述,1999-2000年国家对376家开发类科研院所实施了改革,有59家进入大学或转为中介,317家“转为企业”或“进入企业”,其中45家已无实体存在。[6]可见,改制十多年后,随着转制院所逐步消亡,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受到很大影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缺位(见图1)[7]。
图1 科技体制改革前后不同科研主体之间的关系 2 我国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面临的需求与存在的问题 2.1 对产业技术体系的战略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产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通过引进成熟技术快速形成生产能力,粗放式发展而忽视了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当前我国产业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遇到了两方面的制约:其一是产业基础的系统性提升,传统的以先进技术替代落后技术的企业技术升级策略无法解决产业基础的系统性提升困境,尤其对于一些产业集中度低的行业。其二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共性技术创新,产业共性技术是自主创新的基石,是核心竞争力的源头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