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当代价值

作 者:

作者简介:
卢黎歌(1953- ),男,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周辉(1983- ),女,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陕西 西安 710049)。

原文出处:
理论学刊

内容提要:

道德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维度。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是无产阶级旨在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道德观。在当代,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既是现代人理性评估我国道德现状、妥善处理道德问题的根本依据,又是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原则,更是传递社会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价值诉求,仍然彰显鲜活的时代价值。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3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13)05-0004-04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关于社会道德状况评价的命题,有人用“感动与疼痛并存,谴责与反思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来勾勒,有人用“道德焦虑”、“道德缺失”、“道德冷漠”、“道德沦丧”等字眼来描述,虽然褒贬不一,但都映射出人们对当前社会道德现状的担忧,对良好道德风尚的渴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作为“对社会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的整体认识和系统看法”[1](P1060),是一种社会意识,成为道德体系的精神生产力,其理论的形成源于道德实践的发展与完善。那么,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道德理论?如果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又是什么?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当今是否还有话语权,时代价值体现在何处?

       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道德观的争论,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者曾在20世纪70年代就展开了别有成效的探讨。马克思主义道德论与非道德论各执一词,其中以罗德尼·佩弗(R.G.Peffer)和艾伦·伍德(Allen W.Wood)的论战最具影响力,他们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否具有理论基础、公正和意识形态作为论证的依据。伍德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非道德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坚持的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把道德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在其批判资本主义的著作中少见公平、正义、权利等抽象的道德善范畴和字眼,从而,伍德以道德善和非道德善为划分标准,得出马克思主义是非道德善的结论。佩弗作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拥护者,则坚定地批判伍德的道德善和非道德善划分标准的失误,提出应该以“规范的、可普遍化的、建立在考虑人类利害基础上的”[2](P188)标准作为衡量理论的基础,不能断章取义、曲解马克思主义批判道德的语句,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阶级性和对资产阶级道德的批判,不是排斥所有的道德,而体现马克思主义以全人类的解放为宗旨的真正的道德吁求。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者长达数十年关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激烈论争,对于我们更加系统深入地分析、掌握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对道德实践所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非道德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读。

       当今,在纷繁复杂的时空境遇下,我国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作为道德工程的高层引领,其本质在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人的自由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为旨归,其先进性、具体性和实践性的功能属性正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康德、爱尔维修等思想巨人道德理论的扬弃和超越。爱尔维修是洛克唯物主义感觉论的代表性人物,他运用唯物主义揭示社会生活,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肯定了爱尔维修的“人性理论”、“道德与利益统一存在的合理性”、“人是客观的存在”等唯物主义思想;同时,马克思也明确指出,人的社会性是“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面向全人类利益的价值导向”、“人具有改造现实世界的主观能动性”等观点,对爱尔维修的道德观进行合理的取舍。康德作为西方近代史的思想先哲,他把“恶”看作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自由的历史则是由恶开始的,因为它是人的创作”[3](P68)。而人又有向善的社会属性,这种“实践理性”会指引人们走向理想的善,由“恶”转向“善”的过程最终将使人类社会走向进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肯定了康德道德观的合理因素,继承了“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4](P15)的道德思想,坚持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则,把道德看作是人类精神和社会意识。但是,马克思更加清楚地看到,人类历史沿革的原动力在于经济利益,而不是道德。此外,马克思超越了康德“善良意志”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道德原则,将康德从虚幻的道德“彼岸世界”引向代表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现实的“此岸世界”。所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科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辩证地解释作用于客观世界,引导人们系统认识道德实践的道德理论,它并不是局限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是致力于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方法论和原则,倡导培育道德自觉、道德自信和道德自强,实现人的道德自由。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科学内涵

       经典马克思主义者扬弃宗教信仰论、天道器物论、自然本性论、生物进化论的道德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深刻揭露了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旧道德和伪道德,“研究视野由神转向人、从人的自然性转向人的社会性,并通过探究社会性进而深入到人的社会物质生产活动过程”[5](P23),进而阐明自由全面发展的无产阶级的道德观。

       (一)生产方式的变化催生新的道德观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认识到生产方式的变更会引起人与人关系的变化,继而催生新的道德观。他说:“人们自觉地或是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6](P434)马克思高举批判的大旗,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严重的人的异化现象,指出由此所产生的资产阶级道德观是狭隘的利己主义道德观,最终会走向灭亡。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批判,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揭露资产阶级永恒道德观的虚伪性,指出道德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其形成和发展是由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的,并伴随经济的发展而变化。资本主义世界以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为前提,其道德观也必将随着私有制经济的变化而产生新的道德观。在此基础之上,马克思彻底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纯粹的金钱与利益道德,阐释了无产阶级以共产主义的实现为毕生追求,以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为自身历史使命的道德观。

       (二)经济利益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对经济关系的反映,马克思关于经济利益关系的思考始于1842年在《莱茵报》工作期间,他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到有关的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6](P741)而利益是各种经济关系的实质内容,是引起冲突和矛盾的主要因素,所以,经济利益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从人的需要入手研究道德,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前提,更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基本条件,“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7](P31)。而人类对于自身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是利益形成的前提,18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爱尔维修曾意识到利益和道德的统一性,认为人追逐个人利益是自爱的表现,个人利益只有与公共利益相一致,这种个人利益才是道德的。但在马克思看来,爱尔维修所指的利益是狭隘的资产阶级的个人利益,其公共利益并不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同时,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出丑”[8](P103),具有社会属性的人,要想生存和发展就不可避免与利益打交道,利益是影响人类思想观念的重要因素,经济利益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