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认识过程与唯物史观形成的逻辑同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宵前,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江苏教育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副教授,南京 210023。

原文出处:
学海

内容提要:

对思想史的考察可以多视角的,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也是如此。对人的全面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是贯穿马克思一生哲学研究的中心线索。以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和价值的揭示过程考察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和发展的轨迹,以马克思经典文本为依据,从一个新的视角描述唯物史观形成的路径,更全面地理解唯物史观的深刻内涵。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3 年 09 期

字号:

       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一条始终存在的线索是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和价值的揭示过程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演进过程是两条正相关的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认识从抽象到科学,使马克思最终创立了唯物史观。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把马克思发现的唯物史观直接指认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①。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和解决过程,与确立和完善唯物史观是同一线索,两者的同体过程在逻辑上是同构的。

       费尔巴哈代表了那个时代人本哲学的最高水平。马恩亦认为,只有费尔巴哈才是可以“认真对待”的,并且哲学新视界的确立也主要是针对费尔巴哈哲学的理论界定。这就是说,新世界观正是在“超越费尔巴哈”(列宁语)中创立的。②列宁这里说的“超越费尔巴哈”,超越了费尔巴哈什么?他所超越的就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这说明,把马克思对人的科学认识过程与他新世界观的形成理解为同一线索是合法的。

       对思想史的考察可以多视角的,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也是如此。在我看来,从马克思学说的最终旨趣指向“人的解放”这一点看,以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过程考察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描述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轨迹,是从一个新的视角更深刻地展示唯物史观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和过程。下面,我们将以马克思的重要文本为依据,以对人的本质认识过程为线索,考察马克思新世界观形成的轨迹,说明马克思是如何实现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最终超越,并以不断深化对人的正确理解为契机而达到唯物史观的高度,成为真正“以人为本”的哲学。

       一、两种逻辑的纠缠以及“人”的登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1844年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这一著名文本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其总体视角是政治立场评判,以人性的尺度来坚决地反对和否定私有制,以人本主义的哲学全面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这是一个激情有余科学不足的人本主义异化逻辑的建构。此时的马克思仍然是处于人本主义意识形态逻辑统摄之下。马克思对人的认识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登场。

       西方许多学者把《1844年手稿》看作是表现马克思人本思想的重要的著作,是“马克思学说中的最高峰”③,“被西方人本学的马克思主义者奉为宝典”④。很显然,这是一个误读。但如果仅从马克思对人的高度关注这一点上,这个判断是有一定理由的。《1844年手稿》贯穿始终的是“异化劳动”这一基本概念。关注劳动异化,从根本上说,就是关注人(无产阶级)的命运,探究人受奴役的根源,寻求人自由解放的道路。

       “异化”一词在黑格尔赋予它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后,在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并被广泛使用。马克思在沿用异化概念的同时,给异化概念注入了新内涵。费尔巴哈将异化只局限于宗教和思辨哲学等人类精神生活领域,没看到现实生活的异化,马克思则将之引入到现实生活,第一次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使之不再是脱离人们经济关系的纯哲学思辨,成为对人们现实关系的高度概括。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进一步摆脱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思辨性和抽象性的影响,尝试着向历史唯物主义方向迈进。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哲学范畴。从经济学的“劳动”出发建构人本主义异化史观,是马克思人本学逻辑与其同时代人不同的重要特点,也是马克思的人本学逻辑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重要区别。

       异化劳动理论建立在对一个基本事实即“工人同其劳动产品的反常关系”的解答上。这个反常关系的基本事实是:工人创造了一切,却又从中丧失了自己本应该拥有的一切,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而没有付出任何劳动的人,却从中得到了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一切。按正常逻辑,工人制造了劳动产品,劳动产品是劳动者的“作品”,体现着劳动者的智慧,劳动者与其产品之间应该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劳动应该是使自己更加幸福的手段。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事实却恰恰相反。正是在这一事实的基础上,马克思建立了批判资本主义的视角。异化劳动理论尝试用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的规定去解读上述事实:即劳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这样,人不仅同自己相对立,而且同他人相对立。异化劳动理论体现了马克思试图开辟一个有别于传统哲学人本学的新视角的努力,虽然这个努力还不是很成功。

       沿着异化劳动的逻辑,马克思开始了在人的本质理论方面对费尔巴哈的超越。马克思并非不承认费尔巴哈认为的人的本质的感性自然存在和属性,马克思真正批判的是费尔巴哈将这种自然关系视为人的本质的逻辑基础。马克思认为,相对于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才是现实的人更重要的具体“本质”。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马克思与费尔巴哈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费尔巴哈更多的强调人的自然本性,马克思虽也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个唯物主义的前提出发,但更多地着眼于人的社会关系,着眼于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自然界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以人类全体为对象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类意识就是人对这种共同性的认识,类意识使人有别于动物。马克思则将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不仅从理论上阐明人的本质,而且从物质生产的角度阐明人的本质,人的生产活动就是类生活。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叫做类本质,马克思则将类理解为社会,认为费尔巴哈的人类概念就是社会概念。在马克思的视域里,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就成了社会本质,类意识就成为社会意识,类存在就成为社会存在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