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忆到想像:艺术作为摄影时代的影像转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徐希景(1969- ),男,汉族,福建福安人,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摄影史、影像文化(福建 福州 350007)。

原文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在传统观念下,摄影被认为是真实时空中发生的事物和活动的复制品,是现实世界的纯粹反映,而数字影像的记录方式从实体的银盐变成了虚拟的像素,通过后期再加工合成或电脑绘图制作的影像把摄影从记忆中的现实空间转化为想象中的拟像空间,解构了传统摄影的确证和记录的本质,颠覆了摄影艺术纪实美、瞬间美的本体特性,重塑了当代影像艺术的创作与审美架构,步入瓦尔特·本雅明所预示的“艺术作为摄影”的时代。本文从传统摄影的本体特性切入,探讨数字影像技术对新闻摄影伦理观念的冲击,摄影艺术创作方法和观念的转变等问题。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12 年 05 期

字号:

       基于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催生了新型传播环境和影像文化生态,影响着摄影的创作与审美架构的重置。数字媒体成为当代艺术创作最热门的媒体,现代科技和人类艺术灵感高度融合而产生的影像艺术消解了传统的摄影艺术概念,无孔不入的后期加工挑战着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底线,摄影艺术的言教功能遭到普遍怀疑,这些都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影像文化时代的来临。

       一、摄影作为证据时代的颠覆

       在传统摄影观念下,摄影被认为是一种精确复制客观对象的技术手段和逼真再现客观对象的技术形式。诚如罗兰·巴特所说:摄影的真谛在于“这个存在过(此曾在)”,[1]“照片和拍摄对象是共生的”。[2]鲁·阿恩海姆在讨论摄影的性质时谈到:“即使是最富于想象力的摄影师,除了亲临那个可以实现他的设想的场所之外,也找不到别的替代方式。”[3]这些观点都道出了摄影与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的最本质的区别,摄影是引导人们进入现实的工具,是关于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的记忆,这使得摄影成为最民主、运用最广泛的大众媒体。而数字影像技术颠覆了我们已有的关于摄影——特别是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真实性价值,数字影像技术天衣无缝的编辑和改变影像的方式将使“照相机永不说谎”、“摄影作为证据”的观念打上句号。早在1988年,美国《时代》周刊出于和平的意愿,曾利用电脑合成制作了里根和阿拉法特、沙米尔握手和谈的照片,而以严谨著称的《国家地理》杂志为了使画面更加完美,曾使用电脑处理使金字塔间的距离缩短了。在数字技术背景下,文本可轻易被篡改,使得作者的本意发生了细微而有效的变化,新闻摄影的伦理学正面临着威胁。2004年3月11日,《EI PAIS》报摄影记者帕布鲁(Pablo Torres Guerrero)拍摄了一幅西班牙马德里火车站爆炸案的照片,在照片左下角处于前景的突出位置可以清晰地见到一块尸体的残片,而英国的《每日电信报》、《太阳报》,美国的《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纽约时报》的图片编辑在“道德和品位”的名义下对此图片前景中的尸块做了相应的处理,[4]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照片的现场感和真实性。另一个曾经广为争议的事件是:《洛杉基时报》派驻伊拉克前线的摄影记者布莱恩沃斯基在一幅伊拉克战争的照片中,为了改进构图、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用电脑合成了照片。[5]这件事情在国内外的媒体和广大读者中引起震动,也引发了对新闻摄影真实性问题的争论,特别是数字影像所引发的新闻伦理道德问题被摆上了议程。近年来,在国内外的重大新闻摄影比赛中,不断有获奖作品被指出通过PS改动或合成图片造假,如,首届“华赛”①自然及环保新闻类的金奖作品《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②、第二届“华赛”经济与科技新闻类单幅的金奖作品《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③、中央电视台《影响2006》年度新闻图片铜奖作品《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④,就是最具权威性的荷兰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也未能幸免,2010年的荷赛揭晓不久,荷赛官方网站就公布了一个声明:乌克兰摄影师斯蒂芬·鲁迪克(Stepan Rudik)的体育特写类组照三等奖的奖项被取消,原因是他修改了照片⑤。一些摄影师在名利的驱使下,或导演或修改或合成了新闻图片,引发新闻摄影的诚信危机,也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薇姬·戈德堡在《摄影的力量》一书的后记中所说的一段话发聋振聩:“一旦公众深信照片已不再是交流的可靠手段时,还有什么可以令人相信。”[6]

       因此,在数字成像技术时代,对图片的篡改变得异常容易时,新闻摄影工作者需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需要具备作为信息记录者与传播者的职业道德、伦理品格,滥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将会毁掉多年来建立起来的人们对新闻摄影手段的信任。当摄影的真实性不再被人们所接受时,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也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基础。

       二、摄影艺术本源权威性的瓦解

       摄影的瞬间纪实特性是摄影诞生的原动力之一,也是摄影的本质特征。罗兰·巴特在《论摄影的信息》中,把摄影称为“一种完美的、绝对的通过缩减,而不是改变物理对象所获得的类似物。”[7]约翰·伯格认为,“摄影和其他视觉影像不同之处在于,照片不是对主题的一种描写、模仿或诠释,而是它所留下的痕迹。任何一种油画或素描,不管它是如何的写实,都无法像照片一样属于它的主题。”[8]这些观点来源于早期的影像多是现实世界的纯粹反映,基于摄影是对对象的忠实复制。而数字影像既可以来自客观现实,也可以运用剪辑合成和电脑绘图的手法进行,强调人的情感存在而非世界的客观存在,这种创作手段直接破坏了影像反映客观世界的权威性,使得传统美学意义上的摄影受到严酷的挑战。

       传统摄影虽然也可以在暗房里合成照片,H.P.罗宾森、O.G.雷兰德的高艺术摄影和郎静山的集锦摄影就是一种绘画性的再创作,但是,他们毕竟是以人的现实经验为基础。而数字影像的记录方式从实体的以光化学为基础的银盐变成了虚拟的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像素,既可以来自客观世界,也可以随意更改照片的内容,还可以不受固有影像的限制,是纯粹的虚拟创造,创造出不存在于人的现实经验界的影像,完全是一种主观性的影像再创造。数字影像还通过混淆拍摄者、制作者和观者,混淆影像的客观现实性,最终使摄影艺术本源的权威性变成了泡沫。[9]数字摄影颠覆了摄影艺术纪实美、瞬间美的本体特性,彻底瓦解摄影艺术的本源权威性。

       在手工制作影像时期的摄影作品与外在世界的物象几乎是重叠的,是建立在对情节的美化上的;而电子影像时代的作品却是建立在运用数学化技术传达着模拟扩展和广泛重造上,摄影作品与外在世界的物象的关系变得不大,也可能没有任何关系。[10]

       三、摄影艺术创作从“观察”到“想像”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传统摄影受制于特定的技术条件,只能对拍摄对象、拍摄时机等进行选择、提炼,然后应用娴熟的摄影技术技巧,有时再借助极其丰富的暗房经验,才能把自己的创意物化为照片上的视觉形象。而数字技术给艺术摄影带来极大的创造性,开创了影像表现领域的新空间,真正步入了瓦尔特·本雅明所预示的“艺术作为摄影”的时代。借助数字图像处理及电脑绘图软件,摄影的再创作变得无所不能。“有了数位科技与机器人,生化科技工程已经逼近将自然与人工结合的边缘,现在的摄影已经可以进入想像,创造虚构的世界。”[11]它不仅仅是用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弥补在拍摄创作中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完成的许多遗憾。还使摄影“不仅能‘拍’见到的东西,还能‘拍’想到的东西,不仅能‘拍’感到的东西,还能‘拍’悟到的东西”,创作出非现实时间、空间中存在的视觉形象,大大丰富了摄影的表现手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