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12)03-0001-04 近现代设计的概念,最早应该成型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但因造物行为而产生的设计事物和审美思想,则古已有之;就如同其他很多事物一样,尽管彼时各种造物行为的叫法前后不同,却殊途同归,成为人类社会最本质的文明内涵。 中文中的“设计”一词虽跟“美术”、“工艺”、“雕塑”、“版画”等名词一样,都源自于日文,其使用时间不超过一百年。但绝非意味着中国人的“设计”仅有一百年的历史。就“设计”的本质而言,它在中国造物活动的发展历史中至少有五千年之久,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宏观上来看,中国人的设计智慧主要包含着“文化精神”和“造物技术”两大部分。所谓“文化精神”,是指人造物品中蕴含的关于“适人意识”和“审美取向”的抽象概念和共识标准;所谓“造物技术”,则指人造物品从创意构思到产生实现所采用的具体手段和具体方法。中国人的设计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充分反映了我们民族在造物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特征——我们把这种独有造物行为中的文化特征所包含的民族情结、国家意识、技术主张、艺术立场,归纳为中国设计的文化传统。 正如“文化”从来不是“文化人”的独有行为一样,“设计”也并不是“设计师”独有的行为。所有设计行为的动机、目的、利益,全部产生于人(包括设计者和设计消费者)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具体需求,与此同时,设计行为本身又会反过来深刻地影响人(包括设计者和设计消费者)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它们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设计的文化成分和价值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行为对人(包括设计者和设计消费者)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正面影响和改良作用。当然,这里的“人”,是指“文化”了的人,其“文化”的程度绝不是以会认多少字、会背几首诗来衡量。“文”,就是“人”,是人在心理上、生理上有别于其它生物独有的文明行为;“文化”,就是“人化”,是人的主观能动产生后,通过各种有形无形的媒介物对他人生产与生活状态所发生的影响力和作用力。 设计事物的文化含量,完全取决于这个设计行为自身对人的生存状态所产生的作用大小和影响程度。离开这个前提,就谈不上“设计文化”这个概念。至于设计事物具体的“传统文化价值”,那要看这件设计事物在“特定时空”内的影响和作用而定。我们之所以认为中国设计传统具有很高文化含量的民族精神文脉,正因为自新石器时代大农耕形成起,中国传统设计就一直是我们民族造物文明最主要的应用实体与承载方式,是中国人最凸显的文化特征。 所谓“传统”,并不是“古代”的同义词。在设计学范畴看,有个在散播范围、流传程度、延续时效等方面相对固定的价值评判标准,也就是流传上的延续性(时间长度)、散播上的广泛性(空间宽度)、影响上的文化性(精神的高度),我们把这个辨识文化事物“传统”属性的标准,称为设计文化价值的“三维尺度”。而且,这个“三维尺度”是随着人们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从来不可能有超越时空的固定标准存在。事实上,没有不断地更新、改良、进化,就根本谈不上所谓“传统”和“传统”的承传。在设计学的意义上,“传统”的定义可以归纳成这样一句话:传统是无数创新的链接。正如传统设计事物中的百分之九十九都属于改良型设计,极少有一拍脑袋就蹦出来的即兴式设计一样,优良的创新设计,都是在前人文化积淀基础上的创新思维的产物。对所谓的传统有了这样的判断尺度,我们便能在浩瀚如海的文化事物中准确判断出究竟哪些属于地道的“传统事物”,哪些仅仅是“古代事物”。《中国设计全集》(全20卷)的所有案例(主案例有三千个,拿来进行比较分析的延展案例涉及几万个)正是以这样的“传统”尺度作为采选标准。 认真梳理并很好地延传这些由中国设计传统所承载的民族文脉,对当今社会仍具有巨大的启迪价值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飞速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震惊的成就,以其总量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切不可为这个第二而沾沾自喜。当我们把视点聚焦在总量和个别,制造和创造等方面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就当前中国的产业结构本身,尤其是永远占据经济主体的民生商品部分,就存在着巨大的弊端。以需要进行设计的民生商品的“产业链”为例,欧、美、日、韩占据了“产业链”的头尾两端:技术发明和设计创意,经营物流销售,而我们则成了中段生产环节上全世界的“打工仔”,辛辛苦苦地挣点血汗钱。这个替人打工的主意,洋人早在四百年前就替我们“设计”好了——“来样加工”。这种模式不仅仅是规定了产品,更糟糕的是它禁锢了我们的思想和精神,限制了我们的创造力。打那以后,中国人就再也拿不出能够影响世界的产品来了。残酷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当今社会,中国人生产了全世界近一半的成衣和面料,却没有一款可以列入世界级的时装品牌;中国人生产了全世界九成以上的玩具,却没有一个中国设计院校开设的类似课程;中国人还生产了全世界80%的鞋子、90%的农机、40%手术器械、60%的五金和家用工具、70%的雨伞、95%的打火机……但迄今没有一款成为“国际名牌”。中国设计院校的“教育产业流水线”每年“生产”着全世界半数以上、且拥有各级文凭(博士、硕士到学士)的“设计师”,却没有一位能跻身任何民生商品或奢侈商品行业世界排名前十名的“国际著名设计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