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性质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徐柏才,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4

原文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首先要对它的学科性质有深刻清醒的认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包括学科研究对象、学科特点和学科归属三个方面的内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如何按照社会成员民族观的形成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有效的民族观教育。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是阶级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民族性。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2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5707(2012)8-0008-04

      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系统研究对社会成员开展有效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有利于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首先必须对它的学科性质有一个深刻清醒的认识。为此,就要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研究对象、学科特点及学科归属做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探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要以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的内在根据、它所研究的特殊矛盾为基础来展开分析。

      (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尽管目前还没有这一称谓,但是其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则是由来已久的。

      自从民族产生一直到现代,不同民族之间总是在相互交往中发展关系,而且社会愈发展,民族之间交往的范围就愈扩大。在现阶段,特别是在多民族国家,都要制定出一定的民族政策,用以处理民族事务,发展民族关系。民族政策要顺利实施,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既可以依靠刚性手段,又可以凭借柔性措施。刚性手段主要是依靠暴力手段或者是政治、经济等政策性措施,柔性措施则是有针对性地对社会成员进行一定的民族观教育,使其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民族观念和意识,从而使社会的民族政策能顺利实施。为什么对社会成员进行民族观教育可以使民族政策能顺利实施呢?这是因为,民族政策总是在一定民族观的指导下,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相适应而制定的。社会成员将一定的民族观内化后,将会转化为贯彻执行民族政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民族政策的实施中,柔性措施能促使社会成员民族观的内化,而且影响更为深远。依靠暴力手段,既使能够使社会稳定,但绝对不会出现社会和谐。依靠经济、政治等政策性措施,也存在对这种政策性措施的认识和实践问题。要使政策性影响深入人心,也需要开展教育。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教育社会成员,注意加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教育。毛泽东曾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1]的伟大号召;邓小平指出了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江泽民阐述了“三个离不开”的重要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2];胡锦涛提出了“四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两个共同”(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指明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3]2008年,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联合颁发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2009年,中宣部和国家民委还组织编写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详细地概括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正是由于我们党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我们党对于社会成员开展的系统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实际上也就是对社会成员进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总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历史现象,这是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在依据。

      (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特殊矛盾

      毛泽东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4]所以,要分析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有没有特殊的研究对象,就要探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有没有不同于其他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促使社会成员形成正确民族观的社会实践活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前提是社会成员的民族观与社会所要求的民族观之间存在着差异,不能正确认识民族现象和民族问题,不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只要社会成员的民族观与社会所要求的民族观之间存在着差异,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就有存在的必要。因此,社会成员实际的民族观与社会所要求的民族观之间存在的差异,就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之所以这样认定,是因为:一是该矛盾贯穿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影响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只要这一矛盾不解决,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就没有结束;二是该矛盾是引发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其他矛盾的主要因素,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其他矛盾随着这一矛盾的解决而随之解决;三是这一矛盾规定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与发展的趋势,这一矛盾的性质、状态和水平规定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状态和水平。

      (三)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特殊的研究对象

      “社会成员实际的民族观与社会所要求的民族观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一特殊矛盾,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开辟了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构建了特殊的研究对象,即“研究如何按照社会成员民族观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社会成员进行有效的民族观教育,使其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民族观念和意识”。其他社会科学,尽管也涉及到对这一对象的研究,但都不是从人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层面进行的研究。例如民族学,虽然涉及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但它主要是研究民族社会问题、民族经济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民族文化问题和民族发展问题等;又如思想政治教育学,它虽然涉及到人的民族观形成与发展规律的研究,但它着重研究的是人的思想意识和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规律以及对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由此可见,探讨解决社会成员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以及对社会成员进行有效的民族观教育的规律,促使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探讨如何实现各个民族的社会成员对于本民族、民族共同体和国家的认同,就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特殊的研究对象。正是由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有着自身特殊的研究矛盾、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因此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展开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