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知理路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忠军,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北京 100084,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 长春 130024;牟霖,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4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

内容提要:

本质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前提和基础。认知理路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知的关键所在,包括认知前提、认知起点、认知路径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知应以马克思主义本质观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思维方式,以“价值”为认知起点,确立“历史—人—社会”三维共进的认知路径。按照这一认知理路,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定阶级、社会和组织传创社会核心价值,确证、实现和发展社会成员自我价值的历史性精神生产实践活动。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2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2X(2012)13-0040-05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是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前提和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近年来,众多学者就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但总的来说,由于思维方式、研究向度、研究方法不同,即认知理路的不同,导致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常常出现分歧。因此,认知理路问题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关键。本文尝试从认知前提、认知起点、认知路径等方面厘清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知理路,以期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新认知提供逻辑支持和理论借鉴。

      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知前提

      全面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这一问题,须首先回答和解决两个前提性问题。其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否存在,如若存在,以何种形态存在;其二,运用何种思维方式来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关于事物是否有本质,学界的认识并不统一。概而言之,主要包括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本质观三种观点。本质主义相信任何事物都存在一个深藏着的唯一本质,并把人类认识,特别是现代以来所谓科学认识的任务规定为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唯一本质,认为事物的唯一本质不能通过直观或自然观察来把握,只有通过概念的思辨或经验的证实才能把握,而一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就把握或占有了真理。[1]反本质主义批判了本质主义对于事物本质的信念或假定,认为“本质概念是不足道的,或者我们永远不能阐明一事物的哪些性质是本质的或偶有的”。[2]与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本质观科学地回答了事物本质的问题,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这一根本属性是事物质的规定性,也即事物的本质。对于本质的存在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事物主要矛盾的变化,逐渐完成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当事物质的规定性发生了变化,事物的本质也就发生了改变,这一过程是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从本质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客观存在并且是唯一的、永恒不变的。这种机械的观点无疑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陷入僵化、绝对、片面的误区。从反本质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乃至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不存在”或“无意义”的,这将使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变为一个伪命题,使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引向“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可见这两种观点都无法真正破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本质观。按照马克思主义本质观,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内部具有的稳定而普遍的根本性质,它不但客观存在,并且作为根本依据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绝不是唯一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多层多维并不断变化发展的。

      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须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思维方式。本质问题说到底是本体问题,“若要整体性、全方位和深层次的、特别是作为一种终极性的关怀和追求,只能在哲学本体论思维的视域内才能运演和解读”。[3]一般而言,本体论思维方式可分为传统本体论思维和实践本体论思维。传统本体论思维用先验或超验的本体来解释世界,代表了人类不断超越自我、反思世界的意向和努力,这种绝对的、固定的、抽象的思维方式与现实世界是分离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彻底颠覆了传统本体论先验、绝对、彼岸性的思维方式,明确指出事物的存在不但是固我的存在,更是实践的、关系的、历史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为我们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根植于人类社会之上,由人主导并参与其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无法离开现实的、具体的、实践的人。而马克思主义实践本质论作为一种主体性思维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知提供了主体性依据。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处于复杂社会关系中的特殊实践活动,其自身也具有多个层次维度。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应从关系性思维进行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将人与世界、主观与客观的相互关系看成是多面的、多维的、多元的,这种多向的思维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知提供了现实基础。再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产生于社会实践、面对现实、立足需要、不断解决社会问题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知也要根据历史发展和时代需求,将“是什么”与“怎么做”结合起来,不仅要形成对本质的科学认识,更要以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变革和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将本体论指向了现实世界,这种变革的思维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知起点

      所谓认知起点,是指从何出发认识事物本质这一问题,是事物本质认识的逻辑起点。列宁在谈到逻辑起点时说:“在任何一个命题中,很像在一个‘单位’(‘细胞’)中一样,都可以(而且应当)发现辩证法一切要素的胚芽。”[4]即只有符合整体特点、包含全部矛盾萌芽的事物才能作为认知的逻辑起点,其确立的依据有三:“一是它是对象领域内最大限度的抽象规定;二是它是具有对象领域特点的抽象规定;三是它是具有对象领域全部矛盾的抽象规定。”[5]同样,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知的逻辑起点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最初始、最基本的范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