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中心物流效率的国际比较及上海的改进策略

作 者:

作者简介:
骆温平,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 201306 骆温平(1960-),浙江杭州人,上海海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

原文出处:
科学发展

内容提要:

近年来,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上海在深水航道和集装箱枢纽港等硬件设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进一步提升“软实力”的任务也更为紧迫,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国际物流的效率或绩效的提高。鉴此,就上海与发达国家(地区)的国际物流绩效从六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相应提出改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物流绩效的建议。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2 年 12 期

字号:

       一、上海国际物流绩效与发达国家(地区)的差距

       (一)比较的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

       世界银行通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代表国家(地区)物流效率的物流绩效指数(Logistics Performance Index,LPI),指数由六个能具体体现国家(地区)当前国际物流状况的指标构成,分别是海关效率、基础设施、产业的竞争性与价格、物流产业的能力、信息跟踪能力、货运的准时性(图1)。

      

       图1 国际物流绩效指数(LPI)与构成

       (二)总体绩效排名

       根据2010年世界银行发表的报告,表1是全球前15名及中国等相关国家的物流绩效指数(LPI)排名。我国在全球155个国家与地区中的综合物流绩效的排名是第27位,得分为3.49(最高5分)。

      

       (三)上海与发达国家(地区)六个指标的比较

       利用国际物流绩效指标对上海(我国)与国际贸易物流世界一流的国家(新加坡、德国、荷兰)及与上海国际贸易物流相关及可能形成竞争性的国家(地区)(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上海在国际贸易物流效率上的具体差距。根据LPI的5点打分法(1分最低,5分最高),得到如图2~7的结果。

      

       图2 海关通关效率的比较

      

       图3 贸易与运输基础设施的比较

      

       图4 获得竞争性价格货运的便利性的比较

      

       图5 物流能力及物流服务质量的比较

      

       图6 跟踪及反馈货物信息的能力

      

       图7 货物在预定或预期时间到达收货地的频率的比较

       二、上海国际物流具体领域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一)上海口岸的过境管理效率

       1.现状与问题。上海口岸出入境管理效率存在时间较长、可靠性较差、成本较高的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改进的空间:口岸出入境管理机构之间的协调、无纸化通关、电子平台建设、通关查验、服务意识及业务能力、透明度、法律法规等。

       2.改进建议。(1)各机构间加强协调和协作。通关的现代化要求各部门之间形成单一窗口(Single Window),使得部门之间“无缝”连接,提高口岸通关的效率。在没有达到理想境界的时机和条件下,建议通关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机构应定期召开协调会议。(2)采用风险管理加进口后审查的机制来改善通关的监督和控制。采用风险管理加进口后审查的管理机制,目的是在为企业提供货物通关方面的优惠待遇的同时,也能加强对货物的监督和管理,寻求提高通关便利与加强货物进出口管理之间的平衡。(3)加强电子通关平台的建设。国外先进通关经验表明,掌握和运用电子和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信息资源交流和共享,对改善贸易环境有着重大作用。(4)加强立法的同时增强法律法规以及与海关事务有关的行政法令的透明度。根据世界海关组织(WCO)的调查,大约80%以上的监管机关面临着落后的立法工作所造成的困难。(5)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合作伙伴关系”是很多国家的通关管理及改革中实施的重要内容。超过80%的货物,其风险都是很小的。海关应该为大部分低风险的货物提供通关便利。

       (二)运输与通讯基础设施质量与可得性

       1.现状与问题。上海运输与通讯基础设施质量与可得性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第一,码头的分布较为分散;支线泊位与锚地不足;查验点等辅助设施不能满足需要,导致查验需要排队。第二,依靠公路进行集疏运的比例较高;铁路集装箱运能紧张,不能满足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对铁路集装箱集疏运的要求;铁路运输、水路运输之间无法实现无缝衔接。第三,小内河航道建设较为滞后,疏运量不足。第四,场站、仓库等基础设施面临结构性矛盾;仓储的空间布局不配套;物流园区的仓储设施成本偏高。第五,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不够充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