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流是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产品的采购、生产、运输、流通加工、储存、配送、分销与信息交流等一系列环节的总和,目的是在流通过程中实现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保值、增值[1]。物流运作模式在工商业的成功应用为农业物流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业物流已成为推动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构建现代化农业物流运作模式势在必行。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先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并形成了与之配套的农业物流运作模式[2]。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物流运作模式大体分为三类: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西欧模式;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模式。日本与中国地理位置接近,都属于人多地少、农业发展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日本的农业资源和农业运营主体,与中国有着极强的相似性,因此借鉴日本农业物流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推广,将有助于中国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的发展。 一、日本农业物流的运作模式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经济高速增长及农业政策的推动下,日本的农业物流迎来了快速发展,形成两种主要的农业物流运作模式[3]:一种以农业协同组合(以下简称农协)为中心,另一种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两种物流运作模式共同作用,形成了日本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的雏形。 1.日本农协的农业物流运作模式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行了农地改革,确立了农业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但由于经营管理分散、盲目生产、供求关系失衡等问题,导致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都得不到保证,家庭经营的弊端逐渐显现[3]。为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1947年日本颁布了《农业协同组合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农协的特殊地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日本农协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组织、服务和运行机制,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构建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 畅通的流通渠道和庞大的运输网络是现代化物流系统的标志,日本农协正好具备了这两大要素。通过在全国设立分支机构,日本农协建立起自上而下覆盖全国农村的运营管理体系。这种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的组织结构,正是农业物流渠道建设的基础。同时,日本农协还是最主要的产地供货团体,依靠在农村的分支机构,日本农协形成了特有的组织化、规模化的物流运作模式,通过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解决了生产规模小、农产品销售分散的问题,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垄断力量[5],使农业物流市场从单纯的完全竞争变成了阶段性垄断竞争,从而有利于处于弱势的农业生产者(图1)。因此日本农协的农业物流运作模式不仅有利于农业实体流动,还能为农户带来更多的利益,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图1 日本农产品销售的利益分成 注:批发商部分主要是批发商收取的管理费。 2.批发市场的农业物流运作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农业物流供应链中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由批发市场发挥连接上下游企业、农户以及消费者的作用。其物流流程为农协将农产品运输到批发市场,再由批发市场将农产品出售给零售商,最后由零售商将农产品分散到销售网点,进入最终消费者手中。为了实现市场内农业物流的顺畅高效,日本的批发市场都配备了完善的存储、冷风冷藏、配送搬运等设施。以日本大阪的中央批发市场为例,作为日本第二大的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其每年的市场成交额在3000亿日元(100日元约合8.144元人民币)以上。每天有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其中大部分是由农协组织进入,批发市场再根据等级、重量收购这些农产品,然后由中间商,如大型连锁超市、零售批发商以及一些小型批发市场根据自身需求再进行选购。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大幅度削减流通过程中换装、组配的物流费用和交易成本,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6]。因此在日本的农业物流体系中,生产者、农协和批发市场三方之间形成的委托代理销售的运作模式,是一种以高度信赖为基础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图2)。
图2 日本农业物流模式的运作流程 综上所述,日本农业物流的流通渠道具有规范化、法制化、高效率等特点。日本农协在物流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尽管流通环节较多,但批发市场作为对农协模式的辅助与补充,采用拍卖、投标、预售等交易形式,保证了农产品价格的公开和透明,同时完善了农业物流的集散、结算、服务与信息等功能,提高了农业物流的流通效率。 二、日本农业物流运作模式的特点 1.农业物流的基础设施完善 日本拥有高度发达的水、陆、空综合运输网络,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转换顺畅并且效率很高,这与日本政府确立的海运立国战略以及对物流业的宏观政策引导有着直接的关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就致力于发展大型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集装箱码头,投入巨大的资金完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为农业物流的渠道建设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