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资金跟踪审计路径探讨

作 者:

作者简介:
闵志刚,江苏省南京市审计局。

原文出处:
审计月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011
分类名称:财务与会计导刊(实务版)
复印期号:2012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跟踪审计的范畴

       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对财政资金和公共资金分配和使用以及其他特定审计对象全程动态审计,是以预防性和建设性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审计监督模式。目前,跟踪审计主要局限于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严格意义上说,连续分配和使用的特定用途的财政和公共专项资金,甚至个人也属于跟踪审计的范畴。如领导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和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是领导干部跟踪审计的起点和终点。广泛意义上说,跟踪审计的范畴是由审计法所界定的审计对象以及审计对象的连续性共同决定的,两者缺一不可。

       二、跟踪审计的特性

       跟踪审计区别于年度常规性审计,主要表现为:

       1、审计视角不同。审计视角与审计对象所属审计年度呈同向变化。审计年度越长,审计视角越开阔,对审计对象的认知程度越清晰。年度常规审计,因审计对象覆盖时间较短,对某些事物的判断是局部和片面的,甚至有些审计结论和跟踪审计结论截然相反。在审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重大事项决策或者制度建设效果的评价,而年度常规审计因评价对象周期较短无法合理解决这一难题。跟踪审计更多的是系统、整体、全局分析和判断问题。因此,较常规审计而言,跟踪审计视野开阔,审计结论风险较小。

       2、审计类型不同。年度常规审计侧重于以现有的政策法规为依据,重点审计在资金分配或者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其不一致的地方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等,大多属于合法合规性审计类型。跟踪审计是在年度常规审计的基础上,系统评价该项目和资金的整体效益,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制度设计是否合理和规范等,大多属于绩效审计类型。

       3、审计效力不同。审计效力与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被审计对象的时间和覆盖范围成正比。年度常规审计的随机性一定程度助长了被审计单位和个人的侥幸心理,同时弱化了其遵守财经法规的自觉性,在一定程度表现为“他律”。跟踪审计时限的延长和审计范围的拓展,增强了审计无形约束力,逐步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能更有效发挥审计系统的免疫功能。

       4、审计时效不同。年度常规审计的特点是“秋后算账”,表现为审计时间的滞后性,对于“木已成舟”造成的损失难以挽回。跟踪审计的特点是“跟踪盯梢”,表现为审计时间与被审计对象的同步性,能有效做到亡羊补牢和未雨绸缪。

       三、跟踪审计的困境

       1、审计资源制约。目前,地方审计机关审计资源供给与审计需求矛盾突出,有限的审计资源还无法有效解决繁重的审计任务。如领导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比例很低,还无法做到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同步监督,更多的是离职后的监督。

       2、审计制度制约。跟踪审计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一些制度瓶颈尚未消除,还未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轨道。如对某项专项资金的跟踪审计,在审计通知书中已明确是对截止审计日期之前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对专项资金以后年度持续跟踪审计的法律依据,审计方式和方法如何实现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3、审计技术制约。更新审计技术及有效集中和整合审计对象资源是实现跟踪审计的重要途径。很多地方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水平较落后,被审计对象资源零散,这必然会加大跟踪审计的成本。另外,具有较先进联网技术的部分地方审计机关,其联网技术基本处于“一劳永逸”状态,在非审计期间,未充分发挥预警跟踪同步审计功能,基本“赋闲在家”。

       4、审计人才制约。审计人才是提升审计质量的核心要素。在现行审计环境下,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审计人员知识更新速度往往滞后于审计对象改革发展的变化。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持续学习能力不足、思维局限等矛盾较为突出,这严重制约了审计队伍的建设和审计质量的提高。

       四、跟踪审计路径的现实选择

       1、科学制定审计长期发展规划。审计长期发展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审计目标、审计重点、审计方式和方法、审计信息化、审计资源配置、审计人才发展等都是审计长期发展规划的子系统。在审计长期发展规划中,应营造开展跟踪审计的制度环境,另外,应明确跟踪审计的目标、内容、方式等,将其纳入制度化的轨道。

       2、合理界定跟踪审计范围。根据审计项目特性、重要性、连续性等指数,围绕审计目标和审计重点,优先确定跟踪审计范围。

       3、有效配置审计资源。专项资金立项、分配、管理、使用往往是由不同部门支配,现行审计机关机构设置也决定了专项资金在不同环节往往是由内部不同审计部门审计,甚至是由其他审计机关审计。如农业专项资金初次分配一般是由财政审计部门审计,农业专项资金使用是由农业审计部门审计,而农业转移支付资金往往是由下级审计机关审计。因此,专项资金跟踪审计信息往往零散分布于不同的内部审计部门以及下级审计机关。科学统筹审计项目、整合不同部门和机关的审计资源,能更系统、科学、宏观评价专项资金的使用,同时会避免重复审计导致的资源浪费。

       4、提升审计信息化水平。审计信息化直接决定了跟踪审计的广度和深度,在提升审计效率的同时,也有效缓解了审计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目前,很多地方审计机关实现了财政、地税、社保、公积金等部门的联网审计,为跟踪审计创造了较好的硬件环境。但是,目前还普遍存在联网审计功能不完善、预警功能不足、与被审计单位信息变化不同步,甚至闲置浪费等矛盾。充分挖掘联网审计的潜能是跟踪审计的必然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