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忙人”现象折射青年社会心态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琦琰,上海大学社区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思政、青年文化

原文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微博忙人”现象的流行,是社会现实和网络传播的合谋:即空虚浮躁的社会心理、网络恶搞的泛滥及微博的普及;从传播的内容来看,被赋予了现代生活元素,反映了当前青年群体中的生活方式和流行文化。从这一网络现象的流行机理、传播内容分析入手,可见当前青年群体讲求个性创新、崇尚“娱乐至上”的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应该理性地认识和看待这一社会文化现象,以更好地把握青年的成长特点和思想趋势。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2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12)07-0030-07

      2012年3月,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在微博上疯转。这组图片的原图出自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登高》一诗的配图,原是杜甫侧坐望天的半身画像。经广大网友涂鸦再创作,“诗圣”杜甫摇身一变成为“微博红人”,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西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在网络上迅速爆红。继“杜甫很忙”之后,2012年5月,“包大人很忙”又火速走红,网友们围绕着包拯的“黑”,创造了一系列的段子。包大人红透微博,再一次掀起了造句热潮,相比“杜甫很忙”有过之而无不及。“杜甫很忙”和“包大人很忙”,前者以涂鸦为主要形式,后者以造句为主要形式,均在极短时间内成为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并被收录进“百度词条”,分别入选3月和5月“互联网十大热词”。这股网络热潮也投射到了现实世界——“为了画杜甫语文课本都脱销了”,“‘杜甫’现身上海地铁站等车”,“杜甫很忙”更是成网购关键词,定制T恤、徽章、启瓶器、手机壳等以杜甫为形象的各种产品在时尚年轻人中备受追捧。

      短短几个月间,李白、辛弃疾、关汉卿等历史名人也都跟风当上了“微博忙人”。如“李白不服气了”、辛弃疾举着“剪刀手”卖萌、李商隐穿上渔网丝袜小短裙、汤显祖打篮球、关汉卿骑摩托等各种名人涂鸦或以“忙”造句都是屡见不鲜。历史名人接二连三地以不同于传统的形象出现在网络上,通过微博的广泛传播受到年轻人追捧,俨然成为了“一场快闪式的网络狂欢”。“杜甫很忙”和“包大人很忙”,是这股热潮的集中体现。这一现象的产生和流行与青年群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青年人充当着这一现象的创作者、围观者和传播者。尽管已证实“杜甫很忙”最初出自于某公关团队的营销策划,但其一经出现即风靡互联网足以说明这一策划从根本上迎合了当前青年人的需求。同时基于该事件而引发的流行态势和影响效应,以及其后对其他历史人物的再创作,则完全倚赖于年轻人的自动自发行为。笔者从“杜甫很忙”、“包大人很忙”这一网络现象的流行机理、传播内容入手,分析这一现象背后所折射的当前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并进行价值判断上的思考和探讨。

      一、流行机理:社会现实与网络传播的合谋

      课堂涂鸦,并不是校园中的新鲜事,不少人在学生时代都曾经有过给课本中的人物插图涂鸦的经历。这种在校园中流行已久的“课堂亚文化”,不仅是枯燥课堂上的一种消遣,也是巨大学习压力下的自娱自乐,早已成为许多人学生时代的共同爱好和集体记忆。在校园中流行多年的偶然的个体涂鸦行为,一夜之间成为了网络流行事件,并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就其传播路径而言,纯粹娱乐搞笑式的课堂涂鸦被搬到了微博上,通过高度发达的网络信息传播手段得到了放大,引发网络热潮和集体围观,发展成为网络流行事件,而大众媒体的关注、介入甚至盲目炒作,触发了社会公众的兴趣点,则使这一现象上升为社会文化现象。“包大人很忙”的流行机理也大致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一定的社会现实是流行的内在根源和消费需求,网络则从传播技术和传播渠道上形成了最强大的驱动力量。归根到底,“微博忙人”的流行是社会现实与网络传播的合谋。

      (一)后现代文化的流行

      颠覆经典、解构权威的后现代文化,为人们创造了敢于甚至习惯于解构历史人物的文化生态环境。后现代文化是一般文化生产和商品生产的最终结合,它的典型风格是游戏的、自我戏仿的、混合的、兼收并蓄的和反讽的,它不喜欢传统文化那种纯粹的、自律的风格和语气。[1]各种戏说剧、恶搞剧、穿越剧的出现,具有后现代文化热衷“稗史的写作”(或对史诗的戏仿与嘲弄)的典型特征。在这样的文化生态中,年轻人通过涂鸦或造句的形式,对符号化的历史人物作出与众不同乃至另类的个性化解读,既是出于对名人形象解构的习惯,也是对教科书中千篇一律的古人形象的逆反。

      (二)网络恶搞的泛滥

      “恶搞”是年轻人最为热衷的一种网络娱乐形式,其强烈的草根性和娱乐化色彩,满足了青年实现自我、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恶搞即创作者通常会通过戏仿、拼贴、夸张等手法对经典、权威等人与事物进行解构、重组、颠覆,以达到搞笑、滑稽等目的。[2]自2006年登上“影响中国的十大文化热点”榜首之后,“恶搞”一直以顽强的生命力活跃在中国的流行文化领域,并成为年轻人中极具影响力的一种青年亚文化。随着不同形态、不同版本的“恶搞”作品出现,娱乐对象也从普通人发展到明星、名人,近期掀起的“微博忙人”就是典型地对传统历史名人的恶搞。用戏谑、搞笑的方式对权威、严肃的东西进行嘲讽,用“无厘头”的表现形式缓解自己的郁闷情绪,这是年轻人擅长使用的寻找快感的娱乐手段,并且在这种极富创意和独特个性的“再创作”中,实现受人追捧的满足感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三)空虚浮躁的社会心理

      当前社会的浮躁状态和浮躁表面之下的空虚,使得人们片面追求日常化的感官愉悦,在心理上倾向于接受轻松、娱乐、个性化的文化消费。当前转型期的社会现实让人们时常处于焦虑或迷失状态,“浅性阅读”、“快餐文化”、“娱乐至死”由此成为时尚。现代人的浮躁,表现为要求获得及时的满足而缺乏奋斗的耐性,盲目追随潮流而丧失了自立性的选择,追求感官刺激而忽视了精神生活的充实,一切凭感觉行事而取代了思考的作用。[3]网络上层出不穷的名人涂鸦或造句,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当前青年的集体迷茫和浮躁。他们不自觉地抵制思考,不自觉地排斥深刻的内涵的东西,转而喜欢感性的、轻松的、肤浅的、搞笑的甚至猎奇的、低俗的东西,越是感官愉悦的,越是轻松搞笑的,越是不需要思考的,越是受到欢迎,越是容易被接受。他们在对历史名人形象的解构和再创作中,排解空虚、无聊、寂寞的情绪,在自娱自乐的消遣的感官刺激中得到满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