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卡片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2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新媒体与青年亚文化的变迁

       邵

      蕾

      新媒体把青年群体的关注从传统媒体上吸引过来,形成新鲜的文化刺激,从而在新媒体所提供的平台上激发与催生了青年亚文化的变迁,使青年群体在对新媒体的强烈兴趣中,更新已有亚文化形式并创造出以新媒体为依托的新青年亚文化;另一方面,每一种新媒体形式的产生,其最初的实践者和最热烈的追捧者总是那些处于非主导地位,迫切渴望被社会注意、理解和认同的青年群体,恰巧新媒体技术为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极为丰富的材料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可以说,青年群体对新媒体技术的分享和使用过程,是向主导文化争夺话语权,形成表达自身价值的途径、方式与空间,并更新、创造属于自身的文化方式的过程。

      摘自《当代青年研究》(沪),2012.5.16-22

       共青团的旗帜为什么如此绚丽

       ——析共青团的特殊功力及其运行规律

       黄志坚

      90年来,共青团组织开展的青年群众活动,遍及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青少年身心发展利益诉求等各个领域,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各级团的组织在开展活动的实践中,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1.每项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制订目标要审时度势,体察党的需要和青年的需求,提出可行的要求,防止目标要求不切实际。2.每项活动要体现青年的主体地位。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有利于吸引大多数青年参与,防止只能在少数人的小圈子里打转转。3.每项活动要有体现本项活动特色的生动口号。提出的口号要简短、鲜明、易记、上口、有鼓动性,善于提炼青年中的话语,防止提一些空而无当缺乏特色的大话。4.每项活动要在落实到基层上下功夫。开展活动的重心要放在基层,精心指导基层团的组织贯彻实施,防止上面轰轰烈烈,基层冷冷清清。

      摘自《中国青年研究》(京),2012.7.40-44

       公立初中流动和本地儿童学校适应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丁

      芳

       吴

      伟

       陶

      红

      对于初中本地儿童而言,其所在家庭子女的数量对他们的学校适应有显著影响,生活在有2个子女的家庭的初中生其学校适应最好。初中独生子女的交往能力较弱,而随着社会化不断发展,独生子女交往能力与非独生子女渐趋一致。初中独生子女尚处于人生发展的早期,互动的对象较少,所以交往能力较弱,学校适应也相对较差。对于有3个或2个以上子女的家庭来说,其经济负担较为沉重,家庭对每个孩子学习方面的经济投放较少,来自父母的心理支持也较少,不利于其学校适应。但是对于流动儿童来说,家庭里兄弟姐妹的数量对其学校适应无显著影响,面对家庭环境的窘迫,他们更加坦然,积极面对。

      摘自《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济南),2012.3.1-5

       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

       郭常亮

       闵

      靓

      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绝不是要复古。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把能够体现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化传统如爱国主义、和谐理念、仁爱精神、义务本位等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同时以此抵御和消解市场经济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要根据青少年不同的成长阶段进行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传统文化教育,如在幼儿园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孩子们进行基本的待人接物的礼仪教育;小学、初中阶段可以通过对《三字经》、《弟子规》及其他传统蒙学教材的选择,对孩子们进行礼仪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等,高中、大学阶段则应侧重“君子人格”的养成教育,以及民族自豪感的提升、民族自信心的激发、爱国精神的培养等。当然,各个阶段的教育内容并非决然割裂开,而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又在不同阶段有所侧重。

      摘自《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济南),2012.3.46-48

       成长的仪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青少年的性与性教育

       林晓珊

      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言,不管是正式制度中的性教育还是非正式制度中的性教育,实际上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需要两者的共同促进、互补缺漏,才能真正起作用。正式制度中的学校性教育,虽然在近些年来开展得有声有色,并逐渐成为主流化的教育模式,却未必是唯一的选择。而非正式制度中的性教育,虽然其话语权逐渐被前者取代,但仍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青少年性教育这一问题上,我们亟须国家层面对个人性权利的保障,尤其是对青少年作为性主体的尊重,也需要将性教育置于同辈群体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平等交流与轻松谈论,以此建构自身的性主体,而不必过于担忧非正式制度性教育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将青少年个体建构为性教育的仪式主体,也才有可能在现代社会中让青少年顺利渡过躁动不安的青春期。

      摘自《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京),2012.3.72-77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道德价值观教育途径探析

       李庆华

       高

      扬

      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引导和调控,将教育内容融于其中,从而使青年知识分子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影响,达到教育的目的。针对青年知识分子群体中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特点,采用恰当适用的教育方法和载体,构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和实用性较强的道德价值观教育体系。还要全面了解和加强对形势的研究、对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分清现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努力解决他们的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针对青年知识分子普遍关注的问题,研究其在不同环境和经历下形成的思想、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积极探索青年知识分子在不同阶段的思想需求和变化规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