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质感恩的青少年感恩量表的编制

——以自陈式量表初步验证感恩三维结构理论

作者简介:
何安明、惠秋平,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暨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所(信阳 464000);刘华山,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内容提要:

本研究提出了立足中国文化背景的感恩的概念并进行了理论建构,以此为基础,自行编制了针对特质感恩的青少年感恩量表。对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分析。结果表明:(1)特质感恩是一个六因素结构,包括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自然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他人恩惠的感知和体验;(2)自编的青少年感恩量表(Adolescent Gratitude Scale,AGS)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教育诊断和进一步研究的工具。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2 年 09 期

字号:

       一、引言

       感恩(gratitude)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之一,是一种被高度称赞的人类特质,历来为世界众多宗教所推崇,为哲学家、神学家所重视。古罗马哲学家Cicero曾庄严宣称:感恩不仅是最大的美德,而且是所有其他美德之源;Henry也曾说,感恩是根源于灵魂深处的最美丽的花朵(Haskins,2009)。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推崇感恩,知恩图报不仅是国人的千年古训,更成为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然而,现代心理学诞生以后却一直忽视对感恩的研究,感恩几乎成为心理学研究中“被遗忘的角落”(张利燕,侯小花,2010);直到世纪之交,由于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和推动,作为积极人格或积极情绪的感恩才开始引起心理学界的关注和重视。

       感恩的内涵十分丰富复杂,哲学家Adam Smith早在1790年就把感恩定义为“那种推动我们去报答的最迅捷和最直接的情感”。人类学家Komter试图通过理解“礼物的精神”来解释感恩。在心理学领域,Heider和Weiner把感恩看做是人们在接受某种有价值的礼物或恩惠时产生的一种即时性情绪,McCullough,Tsang与Emmons等人视感恩为一种心境,McCullough,Kilpatrick和Emmons认为感恩是一种美德,Watkins等人把感恩概念化为一种人格特质(Watkins,Woodward,Stone,& Kolts,2003),Wood等人则将感恩描述为积极心理特质的典范。目前,以McCullough,Emmons和Tsang为代表的相当一部分学者都把感恩看做一种情感特质,一种认识或回应恩惠的概括化倾向,称之为感恩意向或倾向(McCullough,Emmons,& Tsang,2002)。

       在感恩的理论方面,Adam Smith第一个对感恩进行了深入的心理学分析,他认为感恩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情绪之一,并提出了影响大多数感恩体验和表达的三种心理学因素;Heider和Weiner等对Adam Smith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改进,提出了认知情绪理论;Rosenberg提出了情感体验理论,认为可以从情感体验的三种水平来解释感恩,即情感特质、心境和情绪(Rosenberg,1998);Fredrickson提出了拓宽建构理论,认为感恩可以拓宽人们的思想模式,建构个体心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资源,从而做出大量有利于他人的行为(Fredrickson,2001);McCullough等提出了道德情感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道德情感,具有道德晴雨表、道德动机和道德强化物三种道德功能(McCullough,Kilpatrick,Emmons,& Larson,2001);Wood等人新近则提出了感恩的社会认知模型,认为感恩是在社会认知基础上产生的,包括特质感恩和状态感恩两种形式,利益评价在特质感恩与状态感恩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是特质感恩转化为状态感恩的内在心理机制(胡瑜,孙灯勇,2010)。相比之下,国内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尚缺乏有建树、有中国自己文化特色的感恩理论。

       无论国内外,迄今以感恩为主题所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也未臻成熟,以致测评感恩的工具或量表亦不多见且存在不足。国外主要有McCullough等人根据感恩情感体验理论中的层面观点编制的6项目感恩问卷(The Gratitude Questionnaire-6,GQ-6),Watkins等人编制的感恩怨恨和感激量表(The Gratitude Resentment and Appreciation Test,GRAT),Adler和Fagley的多维感激测量量表(The Appreciation Scale,AS)等。近年来,国内也开始关注感恩,但大多数感恩测量工具或者是翻译、修订国外问卷,如L.H.Chen et al.(Chen,Chen,Kee,& Tsai,2009)和孙文刚等人(孙文刚,汪金,韩仁生,2010)的研究;或者是依据国外理论编制问卷,如马云献、赵国祥等人的研究;只有申正付等人(申正付,杨秀木,赵东诚,韩布新,王婷,2011)的大学生感恩品质量表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色彩。他们所编制的问卷有从内容方面考虑的、有从对象角度设计的,量表定义、维度结构也有较大差异。

       基于上述考虑,为了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也为拓宽感恩研究领域,建立基于中国独特文化背景的感恩理论,编制一个结构合理的、适合我国青少年的感恩量表,就成了一项迫切的工作。这不仅可以为本土化和本土的感恩理论研究提供借鉴,而且可以为我国心理和教育工作者了解青少年感恩特征提供科学测评工具。

       从我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出发,参考、吸纳现有感恩理论的合理内容,移植、借鉴智力与情绪智力三维结构理论的框架结构,本研究从理论和操作两个层面对感恩进行了界定。在理论层面,把感恩定义为个体在认识到施恩者所给予自己的恩惠或帮助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感激并力图有所回报的情感特质,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是一种积极的、具有社会道德意义的人格特质;提出了感恩三维结构理论,该理论模型由“对象(他人、社会、自然)”、“内容(状态感恩〈即时性情绪〉、特质感恩〈持久性情感〉)”和“操作(感知和体验、表达和回报)”三个维度构成,可以细分出3×2×2=12种基本感恩类型(因素),这12种感恩类型(因素)既可视为一个整体,也可看做12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见图1)。在操作层面,感恩作为一种情感特质是个体即时性或持久性地感知和体验、表达和回报他人、社会或自然恩惠。该理论模型“内容”维度中所谓的“特质感恩”,是与“状态感恩”相对而言的,是个体持久性地感知和体验、表达和回报他人、社会及自然恩惠,是感恩的基本内容之一。鉴于状态感恩的情境性、特异性,作为系列研究的第一步,这里暂且仅针对稳定的特质感恩编制测评工具,即根据理论构想的感恩三维结构理论中的“对象”和“操作”两个维度(组合成6个因素或类型)开发青少年感恩量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