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知识转移作用机理  

——基于370家企业的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
邹波(1977- ),男,山东微山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技术创新;于渤(1960-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能源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理论;卜琳华(1974- ),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原文出处:
科学学研究

内容提要:

通过开展校企知识转移,提高企业知识存量,是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关于其内在作用机理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从6个构面构建了理论模型,对370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转移绩效与知识复杂性和内隐性、大学知识转移意愿和传授能力、企业组织激励和吸收能力、校企间关系信任、组织距离和知识距离等具有密切关系,校企知识转移绩效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强正相关关系。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校企知识转移绩效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2 年 11 期

字号:

      目前,在创新研究中被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互动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机构、组织相互作用、互动,并同时和外部环境发生联系,从而获得技术创新与研发所必需的知识和信息,以及选择创新的方向和可能性[1-3]。大学是知识创造的重要场所,基于其知识创造的独特优势,在世界各国大学都已成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大力倡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的背景下,通过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增加企业知识存量,进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

      围绕校企知识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一些研究:Arvanitis调查了瑞士2533家制造和建筑行业的企业,知识转移提高了企业研发密度和创新产品销量[4]。Hanel等分析了加拿大制造企业同高校从1997-1999年的合作,发现合作主要集中于知识型企业,并提高了企业的创新绩效[5]。Link等访谈了美国20位企业家、15位大学领导和20位科学家,发现校企知识转移的激励结构更具吸引力的大学知识转移效率更高[6]。徐升华等认为通过校企知识转移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校企知识转移研究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之一[7];芦亮通过研究发现,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校企知识转移对企业专利授权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同时校企研发合作相较于校企知识交易对于企业自主创新所带来的效用更大[8]。邹波等研究了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知识转移过程机制,在分析了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内化机制、保障机制及认知阶段、搜寻阶段、传递阶段、吸收阶段、创新阶段、反馈阶段之后,构建了过程—机制模型[9]。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尽管学者们围绕校企知识转移及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对二者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1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1.1研究假设

      (1)被转移知识的特性与校企知识转移绩效

      在知识管理领域,知识内隐性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Michael和Paul在研究大学—企业联盟的知识转移时指出,(企业)从大学研究中心那里获取隐性知识比获取显性知识更加困难,特别是在大学中的个体不愿意花费时间和努力去与企业员工进行沟通时,企业获取隐性知识更加困难[10]。知识复杂性可以从多个方面衡量,比如知识的新奇程度、错综复杂程度等,Reed和Defillippi认为,知识的复杂性越高,将使得知识转移的难度与数量上升,导致知识转移成本增加[11]。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2)知识来源方(大学)因素与校企知识转移绩效

      大学作为校企知识转移中知识的来源方,其知识转移的主动意愿会直接影响校企知识转移能否顺利进行。同时,由于大学与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知识距离和组织距离,大学研究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知识传授能力,所输出的知识才能够被企业员工领会和吸收。Hansen指出,意愿(willingness)与能力(ability)是解释知识转移问题的两个主要方面[12]。Grant认为,知识本身具有独享性,因此必须有公开的意愿和能力,才能使知识转移有效运作[13]。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3)知识接收方(企业)因素与企业知识转移绩效

      在校企知识转移过程中,企业员工是否愿意接收从大学转移来的知识,企业的激励措施是重要影响因素,Lathi和Beyerlein在关于知识转移的促进因子研究中发现,精心设计的具有激励性的报酬系统会推动知识转移的顺利开展[14]。知识转移同时包括知识的传递和吸收两个环节,如果知识接收方没有消化吸收转移来的知识,并不能称之为成功的知识转移,Michael和Paul研究发现,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与大学研究中心和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存在强正相关关系[10]。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4)校企间组织情境与知识转移绩效

      在知识转移的研究中,信任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影响知识转移的重要情境因素之一。Davenport和Prusak归结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时首先提到信任[15]。Szulanski认为,如果知识来源方的可靠性无法被接收方认可,则知识转移过程将受到影响[16]。知识距离是指知识的提供者与接收者之间拥有知识的相似程度,Hamel认为,为了使组织学习能够进行下去,转移双方的知识距离不能够太大[17]。大学与企业属于两类不同性质的组织,双方具有组织文化、组织规范、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差异,这些都构成了大学与企业间的组织距离,Simonin认为,当知识跨组织转移时,组织之间在企业实践、制度传承以及组织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知识转移的效果[18]。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存在较强的地理临近性,Lyles和Salk认为,地理或空间上的距离将会直接影响知识转移所耗费的时间和费用,知识转移双方的距离越远,致使转移的速度越慢,所转移的知识量也就越少[19]。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相关文章: